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信息 > 财政预决算

关于嘉善县2007年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08-04-10 14:28 浏览次数:

关于嘉善县2007年1—6月份财政
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嘉善县财政局局长  沈恩达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就我县今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向本次常委会会议作一报告,请予审议。
一、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预算
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县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7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00855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5.37 %。1—6月地方一般预算完成6329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2.76%,同口径比上年执行数增长33.69%。主要收入科目情况:(1)工商税收收入5593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1.26%,同口径比上年执行数增长34.98%;(2)契税和耕占税537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71.69%,同口径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0.40%;(3)国有企业亏损补贴380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2.32%,同口径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7.28%;(4)专项和其他收入578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2.43%,同口径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3.54%。
2、地方一般预算支出
县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7年全县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88100万元。1—6月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068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6.18%,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6.60%。主要支出科目情况:(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29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9.19%,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5.44%;(2)教育支出1304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2.88%,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2.96%;(3)科学技术支出58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8.87%,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1.28%;(4)农林水事务支出277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2.61%,比上年执行数增长57.3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9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5.26%,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9.61%;(6)医疗卫生支出159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1.14%,比上年执行数增长40.14%;(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3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7.12%,比上年执行数下降11.03%;(8)环境保护支出53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2.42%,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2.98%;(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94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52.51%,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6.45%;(10)公共安全支出474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1.69%,比上年执行数下降1.6%;(11)交通运输支出63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7.90%,比上年执行数下降10.42%;(12)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212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3.34%,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00%;(13)其他支出363 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92%,比上年执行数增长332.14%。
3、上年结转及省补助专项支出
1—6月,上年结转及省补助专项支出2405万元。主要支出科目情况:(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1万元;(2)教育支出353 万元;(3)科学技术支出114万元;(4)农林水事务支出668万元;(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万元;(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万元;(7)环境保护支出112万元;(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14万元;(9)公共安全支出155万元;(10)交通运输支出13万元;(11)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 195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1—6月政府性基金收入2315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5.50%,比上年执行数增长4.49%(未完成半年度预算的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暂未入库和其他政策因素影响)。其中:(1)地方教育附加收入148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6.25%,比上年执行数下降51.49%(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征收政策的调整);(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970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8.65%,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7.35%(未完成半年度预算的原因主要是社保基金扩覆和自谋职业者缴费均在下半年入库以及医疗保险基金有所降低所致);(3)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132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9.63%,比上年执行数增长41.04%;(4)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42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9.88%,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33.86%;(5)散装水泥及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22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5.97%,比上年执行数增长56.74 %。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6月政府性基金支出2067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0.63%,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4.08%。其中:(1)地方教育附加支出70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2.06%,比上年执行数下降36.11%;(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944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8%,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6.36%;(3)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38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4.71%,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16.67%;(4)散装水泥及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5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6.12%,比上年执行数增长5.88%;(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9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82%。
3、上年结转及省补助支出
1—6月,上年结转及省补助基金支出2346万元,其中:(1)地方教育附加支出865万元;(2)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70万元;(3)库区维护建设基金支出8万元;(4)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1007万元;(5)水资源补偿费支出12万元;(6)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19万元;(7)养路费支出213万元;(8)散装水泥及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90万元;(9)外贸发展基金支出62万元。
4、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
1—6月,全县土地出让金收入37062万元,扣除四项补偿费11003万元,各镇(开发区、木业城)基础设施费5574万元,用地指标有偿调剂费1118万元,各项税费等3151万元,县得净收益为16216万元;土地出让金支出15836万元,其中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00万元,返还各镇(含开发区、木业城)支出7145万元,还本付息2808万元,各项省、县提留 3346万元。
(三)预算外资金预算
1—6月,县本级预算外资金收入9391万元,全额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为年度预算的59.17%,同口径比上年执行数增长39.30%;县本级预算外资金支出329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4.91%,同口径比上年执行数下降28.17%,其中:基本支出1573万元,项目支出1719万元。
二、今年以来财政税收工作的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财税目标任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嘉善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和上级财税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健全“三个三”工作措施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财税收支结构,深化财税管理改革,完善财税运行机制,全县财政收支持续稳定较快增长,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1—6月份财税工作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目标。
(一)做大做好收入蛋糕,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一是全面加强税源监控体系建设。根据我县行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调整了纽扣、水泥制品、木业等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制定了新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对全县范围内7700多户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开展了企业信用等级国地税联合评定工作;完成税务登记换证扫尾工作,全县已换发13556户,占应换税务登记户的99.13%。二是扎实开展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工作。至申报截止日,全县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申报人数达到1586人,其中外籍人员147人,超额完成省地税局下达的1530人的工作目标。申报的年所得总额43750万元,已纳税额7105万元。三是高度重视企业所得税征管。密切关注国家新一轮所得税分享改革动态,努力在改革中赢得主动。1—6月国、地税共征收企业所得税34048万元,同比增长91.23%。四是着力强化规费收入征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缴费登记制度,加强对缴费人的基础信息采集和管理;以税收化征管方式开展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和管理,按时足额完成征收目标。至6月份,各项基金费共入库26137万元,增长21.39%。其中三项地方规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集资)共入库5737万元;各项社保基金共入库19892万元,增长27.43%。五是坚持抓好契税、耕地占用税征管。进一步完善契税征管机制,认真执行好耕地占用税预征制度,1—6月全县征收农业“二税”537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0%,其中:耕地占用税1312万元,契税4065万元,分别完成省下达任务的65.58%和73.92%。
(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一是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全县2007年年初一般预算安排支农资金6980万元,比去年净增660万元。其中安排扶持花卉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重点推动我县花卉产业的发展。1—6月份实现一般预算支农支出362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完成年初预算的51.98%。二是大力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以推动“两大工程”建设为抓手,调整优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资金使用方向,以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促进科技进步。积极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建议,注重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三是大力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落实《嘉善县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用好三产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投资周期长,社会效益好的服务业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加大重点服务业项目资金支持。
(三)增加民生事业支出,保障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嘉善县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实施意见》和《嘉善县扶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资金补助实施细则》,对全县2005年度43个常规稳定性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村兑付了财政专项扶持,共补助资金298万元;核定2007年度需进行扶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补助的村有48个村,县镇财政应补助资金318万元。另外,做好农民补贴网建设工作,完成全县80000户农民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工作。二是推进社保体系建设。1—6月份组织合作医疗收入2418万元,拨付补偿资金1319万元。及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今年安排低保资金370万元,比去年增加100万元,平均每月有4800余人享受城乡低保补助政策。从2007年5月1日起提高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标准,已预拨优抚金36万元。1—6月份,已拨付失土农民养老金2750万元、失土农民安置费510万元;拨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五项基金15333万元。三是提高财政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1—6月份拨付教育事业费133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5%;科技经费支出7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3%;文化事业费512万元;拨付建设资金24112万元,其中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4376万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960万元,学校基本建设2141万元,城乡供水一体化1143万元,旧城改造9940万元;安排公共医疗卫生支出1042万元。
(四)深化各项财税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一是稳步推进部门预算。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上,结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全面实施,实行“二改革、二不变、一控制”的编制方法,细化部门预算编制,规范项目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加强经常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加强基础数据管理,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年初完成对66个主管部门共126个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重点解决好了预算内外资金的统筹安排改革。二是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加强采购监督。1—6月份实行招标37次,预算金额4626万元,实际采购金额4069万元,节约额557万元,节约率为12.04%。会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定期对定点供应商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管理。三是省级“金财工程—非税系统”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我县列入试点使用新版“金财工程—非税系统 ”的执收单位已达46家,上半年已开具非税票据近80000份,收费金额近4000万元,为全省“金财工程”的全面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开局。四是全力做好TF2006系统上线运行工作。经过二个月的努力,顺利完成《浙江地税信息系统》(TF2006)与旧系统的切换。至5月16日,全县6808户次纳税人通过网税系统申报,税费合计3906万元;实现“一户通”扣款13542户次,税费合计7835万元;个人所得税全员申报594户次。
(五)加大财政监管力度,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一是全面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做好政府性债务的统计分析和年报编制工作,并由预算安排,建立了1000万元的偿债准备金。成立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债务管理专题会议,积极做好县本级政府性债务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新增债务明确决策程序,同时每月提供本级政府性债务月报和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详实的数据。二是强化国有资产监管。认真做好对县工业局、商业局、物资局、二轻总公司撤销的资产清理和划分工作。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全县300多户行政事业单位和11个镇的财务和具体经办人员分批开展清查动员和软件培训,及时对各镇、部门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汇总、上报。三是开展资金专项检查和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对全县11个乡镇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选择了财政专项支出在50万元以上及以下的18个财政专项支出项目布置开展绩效自评;由财政局和民政局组建评价工作组,布置开展医疗救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四是加强基本建设资金会计核算操作流程管理。为改善基本建设项目财务核算与项目管理及财务监督缺位的现状,制定了《嘉善县财政集中支付(核算)中心基本建设会计核算操作流程(试行)》,对项目建帐、工程款支付、竣工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以及资金结余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目前操作流程实施效果良好。
三、当前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看,上半年全县经济发展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但当前财税经济运行中还面临诸多难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国家调控宏观政策、税制改革对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影响变数增加。今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人民币逐步升值、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部分出口退税税率调整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县部分主导产业和重点行业的经济效益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即将实施,势必会影响到收入结构的问题。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将在下半年全面推行,其中减免增值税和营业税、免征所得税也将带来财税收入的变化。另外,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回落、房地产税收增长存在诸多变数,要保持全年财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矛盾仍较为突出。
从财政运行情况看:一是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越来越大,财政支撑能力正在减弱。由于历史负担等多方面原因,我县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被征地农民重新选择养老生活补助统筹的政策即将出台,按照省政府做足做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的要求,势必会造成社会保障资金的大量缺口。二是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根据2007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以及财政实际应拨付资金情况看,由于新增项目支出增加而带来上半年实际执行结果低于预期,因此下半年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供需矛盾将十分突出。三是公共财政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事关民生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需求的不断增加,在政府财力有限,压缩和控制一般性支出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财政部门统筹安排财力,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的压力越来越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对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四、下半年主要工作
(一)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即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中心,发挥好财政地税政策的导向和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做大做好收入“蛋糕”。一是加大对“两大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财税扶持政策,调整优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资金使用方向,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支持重点特大型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二是继续助推现代农业发展。鼓励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贯彻好《嘉善县花卉产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和《关于加快发展我县花卉产业的意见》实施细则,加快花卉产业的发展和花卉产业档次的提升。 三是加快促进三产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认真贯彻县委关于发展服务业的有关要求,整合完善现代服务业的财税扶持政策,对我县要重点发展的物流业、专业市场、旅游业给予重点扶持。四是重视扶持循环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精神,通过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积极争取国债项目等方法,积极扶持循环经济发展。
(二)着力优化两个结构。面对当前财税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做好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和政府财力结构这两篇文章。具体要做好二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稳定的地方税收增长机制。搞好分税种、分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收入分析和预测,依法、规范、合理把握收入进度;积极调研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坚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与落实优惠政策并举;加强税源调研和税负测算,坚持“抓大不放小“,提高小税种在地方税收收入中的比重;着力扶持服务业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把营业税作为培植地方税源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以契税为“把手”的房地产交易税收一体化征管,强化契税、耕地占用税征管;积极应对中央对所得税征收体制的改革,关注改革信息,密切注视改革动向,掌握全省改革动态,调整征管工作新思路,在坚持“三个三”工作措施的前提下,继续加大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力度,同时涵养个人所得税税源。二是建立健全基金费收入征管办法。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社保费征缴改革方案,全面推广社保费“五费合征”办法;加强与国税等部门的沟通联络,促进两项教育费附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稳步增长等;继续做好“金财工程-非税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争取到年底使成功运行该系统的单位覆盖面达到80%,稳步推进政府资源性收入管理。做好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和纳入预算管理的工作,加强户外广告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努力增加政府非税收入。
(三)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即按照惠及全县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根据“存量调结构,增量优方向,增量调存量”的方法,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支出向“三最”倾斜。一是支持现代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确保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增长。研究出台有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切实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研究出台有关扶持政策,鼓励村集体建设标准厂房、农民工宿舍、农村服务业用房等发展物业经济,集约开发集体的农业资源,增加集体经营收入。大力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促进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二是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财政资金向公共领域倾斜,在保障政权建设支出的同时,确保科技、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法定支出,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农村卫生事业财政保障机制、提高农村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等;向困难群体倾斜,加快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建设,确保社会保障和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支出;向改善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如区域供水,旧城改造,城市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在财政支出管理上切实做到“控、压、保”。在有力保障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实施、政府职能履行、政权建设需要的基础上,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出国费等一般性财政支出,严格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过快增长,建设节约型政府。
(四)扎实推进四项改革。一是继续深化地税收入征管改革。认真落实税源间接控管的具体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TF2006新系统的各模块功能;加强行业典型调查,确定新的行业参数和指标,重新制定个体行业税收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纳税评估办法,建立健全行业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二是做好新一轮县镇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当前财税及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我县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认真细致开展调研,精心设计好新一轮县镇财政体制。三是认真落实被征地农民二次选择和做实职工基本养老个人帐户。针对当前社会保障资金缺口的压力,面对现实,扎实推进社保体系建设。加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努力增加统筹基金收入;逐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基数,调整养老保险的征缴方式。四是切实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各项措施。在县委统一部署下,全面落实我县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起县镇二级政府责任明确,经费投入以县财政为主,提高财政保障程度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经费投入新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五)继续加强五项管理。一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拟订《嘉善县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办法》,规范国有资产收益收缴行为;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核资工作,确保资产的真实性;做好全县范围内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资产2006年度产权登记检查及汇总工作。二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全面落实《关于印发嘉善县政府性债务管理实施暂行办法》,对新发生举借政府性债务的严格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同时,加强债务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预警体系,按照省政府确定的三个警戒指标防范政府风险;建立和完善政府债务归口管理制度,明确债务主体。三是加强财政监督和支出绩效管理。借助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强绩效评价工作的宣传工作;加强对绩效评价专家组成员的辅导和培训,组织专家选择进行项目指标设计;邀请人大、政协有关人员参与绩效评价,扩大绩效评价工作的影响力。四是规范各项减免税、费、基金的管理。认真实施《嘉善县地方税务局税费基金减免管理实施办法》,税(费、基金)的减免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集体审定”原则,以切实规范各类减免项目的申请、审批行为。五是加强执法监督。加强财税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财税法制机构及兼职法制员在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圆满完成今年各项财政税收工作任务,对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面对新的压力和挑战,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中共嘉善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以实干、进取、创新的精神,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顺利实现“十一五”的各项目标打好基础,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信息来源: 办公室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