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嘉善县“十一五”名牌培育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08-04-08 10:00 浏览次数:

为了推进质量振兴,实施名牌战略,引导、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名牌产品(包括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和省、市级名牌产品,加快我县经济品质提升,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浙委[2006]43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政府的大力引导,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坚持名牌培育工作与培植支柱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突出工业产品名牌的主力军地位,全面推动农副产品、服务业等领域争创名牌;强化质量意识和信用意识,突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以质量创名牌,以信用保名牌;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发挥名牌产品的集聚效应,以名牌产品为核心尽快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鲜明、产业化体系完整、企业集聚效应显著、充分发展活力的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嘉善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
我县名牌产品培育发展目标是:紧紧围绕“经济品质提升战略”,突出抓好对全县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点企业,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全面构建以企业创名牌体系、标准化体系、计量检测体系、质量评价体系、质量监管体系为支撑的质量工作新平台,进一步促进我县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推动嘉善产业的升级,提升我县企业的整体形象。通过5年努力,形成在全国同行业居领先地位的中国名牌产品1~2个,国家免检产品3~5个;形成浙江名牌产品20个左右,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农产品新增5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高新技术产品5个;形成浙江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产品1~2个;形成嘉兴名牌产品40个左右;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服务名牌1~3个。
三、培育原则
1、企业主体原则
要突出各级各类企业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名牌意识,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抓质量、求生存,创名牌、谋发展。发挥名牌产品的集聚效应,延伸产业链,促进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
2、质量优先原则。
名牌、免检产品的基础是质量,核心是技术。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依靠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科技进步创立名牌、免检产品。
3、坚持特色原则。
充分体现我县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特色,努力创立和发展区域经济特色优势,培育有发展前景、有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4、技术领先原则
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技术投入力度,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品种、品质,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扶优扶强原则。
通过“扶优、扶强、扶新”,有意识地培育一批在我县支柱性产业和区域经济中的龙头骨干企业,通过发挥这些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引导和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
6、梯度推进原则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嘉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计划、有步骤地筛选,确定重点培育扶持的产品,实施分类指导,形成一批争创名牌的产品群体,构筑梯度推进、动态发展的培育模式。
四、培育重点
1、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名牌
紧紧围绕我县“518工程”发展规划,加快培育精密机械、电子信息、高档纺织、木材加工、新材料等五大产业,以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不断加强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形成嘉善名牌集群。以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盛滑动轴承有限公司、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嘉善宝狮电子有限公司、浙江众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嘉兴西猛人造毛皮服装有限公司、嘉兴锦林木业有限公司、嘉善龙森木业有限公司、嘉善绿峰木业有限公司、浙江华悦木业有限公司、浙江裕华木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培育重点。
2、大力发展农产品名牌
围绕嘉善农业经济特色,建设浙北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要求,促进粮油、大棚菜瓜、食用菌、花卉苗木、畜禽、水果和名特优水产品等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扶持扩大农业标准化基地规模,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巩固提升现有名牌产品,重点培育嘉善县干窑粮油工贸有限公司、嘉善县锦雪农产品实业公司、嘉兴碧云花园有限公司、嘉善县惠民蜜梨科技产销专业合作社、嘉善龙洲绿色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嘉善汾湖水产有限公司、嘉善县丁栅镇农技服务部等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一批省、市名牌农副产品。
3、加快发展服务业名牌
重点围绕构建“物流嘉善、人居嘉善、休闲嘉善”,繁荣壮大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调整提高古镇游、生态游、休闲游、度假游等特色名牌,不断探索促进物流、信息、旅游、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培育浙江西塘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嘉兴远方物流有限公司、嘉善商城、浙北果蔬批发交易中心等,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竞争力强的龙头旅游商贸休闲服务企业。
五、主要措施
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加强对名牌发展战略的领导,强化名牌产品培育的工作体系,坚持名牌发展战略的政策导向,创造名牌产品培育和成长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在争创名牌产品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确保名牌产品培育目标如期实现。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名牌产品培育工作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加强对实施名牌战略工作的协调和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力推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名牌产品培育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2、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名牌工作环境。质监部门要发挥名牌产品培育工作牵头作用,科学制定名牌产品培育计划,统筹安排,认真组织落实,指导和帮助部门、企业开展争创名牌产品工作,努力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发改和经贸部门要把提高产品质量的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大对列入培育目录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加快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并优先将其列为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对象。科技部门要帮助企业积极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优先推荐其申报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或产品。工商部门要加大对列入培育目录企业及产品商标的保护力度,严厉查处他人假冒其商标和任意使用其商标标识的违法行为。环保部门要指导企业做好环保工作,环保和经贸部门帮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活动,推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农业部门要加大对列入培育目录的农副产品创建名牌的指导,组织实施全县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强有机农副产品和绿色农副产品基地建设,推广先进的种养殖科学技术成果,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商贸部门要以名牌战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名牌,加快培育新兴服务名牌,全面提升传统服务名牌。外经部门负责外引内联工作与名牌培育目录企业对接,加快名牌产品的成长速度,做好出口名牌产品的培育指导。金融、税务部门要在信贷、税收方面给予支持。国土资源、建设规划部门要在用地、规划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名牌企业及产品的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教育部门要优化教育结构,发展各类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为企业输送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员工。各镇、县经济开发区(木业城)要及时制定出具体的“名牌兴镇(区)”计划、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3、充分发挥企业在名牌创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列入培育计划的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名牌意识,充分发挥创名牌的主体作用,扎实开展创名牌的各项工作,成立争创名牌产品的工作机构,并制定争创名牌产品的实施计划,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奖惩。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快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努力采用先进工艺,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开展质量赶超活动,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努力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计量检测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严格产品检验;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追求卓越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加强对企业和产品的形象塑造和广告宣传,不断扩大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法加强名牌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强名牌意识,加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力度,做大做优企业,企业经营者要着力塑造企业先进文化,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4、实施名牌激励政策
县政府对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按照县政府“善政发[2005]132号”《嘉善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县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文件规定给予奖励。
5、营造培育名牌的良好环境
对列入全县名牌培育计划的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科研立项、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技术基础工作、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加强对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宣传力度,加大名牌产品的社会影响,形成全社会重视名牌、爱护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的良好氛围。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名牌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打假扶优”活动,切实保护名优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名牌产品保驾护航。各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要发挥桥梁作用,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评估等服务,积极推荐行业内重点企业申报名牌产品,指导帮助企业放大名牌效应,扩大市场占有率。
附:嘉善县“十一五”名牌产品培育发展建议目录(略)
二○○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     嘉善县“十一五”名牌产品培育发展建议目录

一、中国名牌产品培育对象10个
1、晋亿股份实业有限公司CYI牌紧固件;
2、浙江嘉善黄酒股份有限公司汾湖牌黄酒;
3、浙江凌龙纺织有限公司凌龙牌粗纺呢绒;
4、浙江长盛滑动轴承有限公司长盛/CSB牌自润滑轴承;
5、浙江众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图案)聚烯烃热收缩薄膜;
6、嘉兴银城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银城牌有机硅;
7、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Renesola牌太阳能电池硅片;
8、台升实业有限公司家具;
9、浙江拳王实业有限公司拳王牌配合饲料;
10、浙江双飞无油轴承有限公司ZOB牌滑动轴承。
二、国家免检产品培育对象10个
1、晋亿股份实业有限公司CYI牌紧固件;
2、浙江嘉善黄酒股份有限公司汾湖牌黄酒;
3、嘉善龙森木业有限公司(图案)木地板;
4、嘉善绿峰木业有限公司祁氏绿峰牌木地板;
5、浙江裕华木业有限公司鹦鹉牌实木复合地板;
6、浙江振大水泥有限公司振大牌水泥;
7、浙江拳王实业有限公司拳王牌配合饲料;
8、嘉兴兴惠电子有限公司OTP牌音箱;
9、嘉善宝狮电子有限公司SPL牌音箱;
10、浙江恒科实业有限公司COMPUPAL牌电脑音箱。
三、浙江名牌产品培育对象30个
1、嘉善宝狮电子有限公司SPL牌扬声器、音箱;
2、嘉兴西猛人造毛皮服装有限公司西猛牌人造毛皮;
3、浙江弘安纸业有限公司弘安(图案)牌瓦楞原纸;
4、嘉兴锦林木业有限公司锦林牌胶合板;
5、浙江恒科实业有限公司COMPUPAL牌电脑音箱;
6、浙江华悦木业有限公司Huayue牌木质门;
7、浙江振大水泥有限公司振大牌水泥;
8、嘉善龙森木业有限公司(图案)木地板;
9、嘉兴市豪能包装有限公司豪能牌啤酒标签;
10、嘉善绿峰木业有限公司祁氏绿峰牌木地板;
11、嘉兴兴惠电子有限公司OTP牌音箱;
12、浙江神州毛纺织有限公司鹿星牌粗纺呢绒;
13、嘉兴日辉木业有限公司鲸鱼牌集装箱用胶合板;
14、浙江大隆合金钢有限公司大隆牌合金钢;
15、浙江裕华木业有限公司鹦鹉牌实木复合地板;
16、浙江华鑫木业有限公司金兔牌胶合板;
17、浙江圣瑞塑胶有限公司shengrui牌聚乙烯醇缩丁醛膜片;
18、浙江庄驰服饰有限公司庄驰牌羽绒服;
19、嘉善龙洲绿色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龙洲牌中华鳖;
20、嘉善县干窑粮油工贸有限公司干窑牌大米;
21、嘉善县惠民蜜梨科技产销专业合作社惠绿牌蜜梨;
22、嘉善汾湖水产有限公司汾湖牌蟹;
23、嘉兴碧云花园有限公司碧云牌鲜切花;
24、嘉善县丁栅镇农技服务部东泉牌青虾;
25、浙江西塘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古镇旅游服务;
26、嘉兴远方物流有限公司物流服务;
27、嘉善商城商贸服务;
28、世博大酒店食宿服务;
29、罗星阁宾馆食宿服务;
30、浙江弥禧马检品有限公司出口服装和纺织品检品服务。
四、浙江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产品培育对象5个
1、晋亿股份实业有限公司CYI牌紧固件;
2、浙江众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图案)聚烯烃热收缩薄膜;
3、浙江神州毛纺织有限公司鹿星牌粗纺呢绒;
4、嘉兴西猛人造毛皮服装有限公司西猛牌人造毛皮;
5、浙江双飞无油轴承有限公司ZOB牌滑动轴承。
五、嘉兴名牌产品培育对象50个
1、港盛木业人造板;        2、民升木业人造板;
3、星龙公司受话器;        4、创兴木业贴面板;
5、电力冷弯公司配电柜架;  6、长寿牌电热毯;
7、天成公司磁性材料;      8、江南档案公司保险柜;
9、经纬办公保险柜;        10、包得利牌玻璃纤维布;
11、天马公司打印墨盒;     12、维克托公司粉末涂料;
13、诚达药化药物中间体;   14、银辉公司包覆丝;
15、天鹅牌羽绒;           16、中天轴承复合轴承;
17、三复公司滑动轴承;     18、长虹公司超市货架;
19、海力克千斤顶;         20、荣马牌工业甲醛;
21、悦达针织毛皮仿羊恙绒; 22、龙鼎公司混凝土管桩;
23、百牌锌粉;             24、可赛牌阀门;
25、青龙牌胶合板;         26、Ningxin牌混凝土管桩;
27、永田公司集装箱板;     28、远通公司混凝土砌块;
29、家家老丁头酱油、食醋; 30、益群木业人造板;
31、翠丰牌粮食大豆;       32、三洲牌南美白对虾;
33、锦雪牌茄子;           34、范泾草莓;
35、洪溪大白鹅;           36、汾湖滩果桑;
37、银嘉膳甜瓜;           38、小蜜蜂葡萄;
39、凝溪鸭;               40、西塘牌柑桔。
41、碧云牌葡萄;           42、大鹏牌植绒;
43、东泉牌柑桔;           44、汾湖牌青鱼干;
45、佳良牌大米;           46、富硒大米;
47、绿膳微型西瓜;         48、胜泰牌冷冻蔬菜;
49、浙北果蔬农副产品服务; 50、汾湖旅游休闲服务。

信息来源: 县质监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