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09-11-23 14:20 浏览次数:

一、回顾去年,发展态势保持良好

  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嘉善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两创”总战略,坚持走“开放兴县、创业富县、创新强县、和谐立县”的发展路子,突出“开放发展、创新提升”这一发展战略核心,积极应对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迎难而上,破难而进,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94亿元,增长13.5%;完成财政总收入30.07亿元,增长29.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亿元,增长27.1%;合同利用外资5.0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8亿美元,引进县外内资25.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84亿元,增长20.9%;进出口总额25.99亿美元,增长38.2%,其中出口16.83亿美元,增长2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16元,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11490元,增长13.5%。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优化结构,经济发展在转型升级中再上台阶。农业经济再显新成效,全年实现农业产值35.01亿元,增长4%。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增食用菌栽培面积300万平方尺、水果面积4418亩、花卉面积1018亩,改造标准化水产养殖塘8279亩。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效提升,全面深化订单农业信用体系建设,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体系不断健全,新增省级无公害基地5个、部级无公害农产品18个、国家级有机水产品2个。工业经济实现新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80.8亿元,增长25.1%。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转型的意见》及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严格项目准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数码电子、光伏能源等优势产业快速崛起,软件和LED新型光源产业快速聚集。切实加强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作,年产值超亿元、超10亿元和超5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91家、4家和1家。积极克服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深化“创业服务年”、“创新推进年”活动,强化政企联手共渡难关,及时采取措施,三次召开全县工业大会,出台“保稳促调10条”和“应对当前形势12条”,全年对企业拨付财政专项补助资金5939万元,减免政策性税费7241万元。服务业获得新发展,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8.21亿元,增长12.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19亿元,增长20%。积极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服务业投入31.5亿元。努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生产性服务企业15家。加快推进古镇西塘旅游模式的转型提升,积极发展以农家乐、生态农庄为代表的旅游新热点,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1.81万人次,增长29%,实现旅游总收入36.91亿元,增长42.8%。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开放创新,发展后劲在强化投入中不断蓄积。加大接轨上海力度,成功举办接轨上海论坛及农产品供沪项目洽谈会,争取到沪杭客运专线在我县设站。坚持引优引强,先后两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月”活动,全年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3个,引进总投资1亿元以上内资项目7个;坚持产业招商,数码电子、光伏能源、精密机械三大产业新设项目合同外资占全县总量的76.6%。引导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新兴市场,新增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性企业78家。大力推进“重点产业园、特色产业园、主体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产业新高地,县经济开发区启动生态化建设与改造工作,首期规划1.6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平稳推进,光伏产业园一期规划建设进展顺利,四大特色产业园和其他主体产业园功能日趋完善,全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11亿元,新增开发面积2475亩。全面部署开展“百日行动”和“项目推进大会战”,“双百工程”项目总开工率为92.5%,总竣工率为44.5%,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88.28亿元,增长19.1%。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启动运行电子电声、木业两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研发能力持续增强,新增各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23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05.57亿元,增长57.9%,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30.9%。深入实施品牌、标准化和专利战略,首次开展政府质量奖评选,全国钮扣标技委、全国润滑轴承标技委分委在我县成立,新增驰名商标2件,授权专利443件。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全年引进各类人才2659名。制订出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腾笼换鸟、退低进高”,全年列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项目75个,折算面积1956亩。切实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全年取得各类用地指标217.57公顷。积极改善金融环境,引入银行分支机构,新增2家小额贷款公司,开展银政企合作活动,全年新增各项本外币存款43.03亿元、贷款29.61亿元。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统筹协调,城乡建设在一体发展中扎实推进。进一步健全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积极推进旧城改造,探索实施“模拟拆迁”新模式,兴贤路、环北西路等“三房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全力推进新城区开发,世纪大道、阳光路等道路框架加快建设,乔克国贸中心等一批楼宇经济项目动工兴建。努力构建城市精细化管理网,巩固“两违”等专项整治成效,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出台《关于推进强镇扩权、积极培育现代新市镇的若干意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县客运中心,新建农村联网公路53.17公里,改造农危桥80座。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丁栅北部水厂完成设备调试,镇村管网建设有序铺开。切实加强电网建设,建成并投产220kV大舜输电变、220kV东云变主变扩建等工程。加大新农村电气化低压线路的改造力度,完成6个镇、39个村的改造任务。积极推进农村和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建成4个数字化示范村、82个数字化达标村和1个数字化社区。强化水利工程建设,新建标准化圩区5.1万亩,内河综合整治62.6公里,疏浚河道175.9公里。投入1200余万元,开展水葫芦专项整治,进一步健全河道长效保洁机制。启动第二轮村庄整治,建成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4个。积极探索农民居住集聚新路子,稳妥推进姚庄镇“两分两换”试点工作。大力推行“强村计划”,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等5个政策文件,进一步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基本完成上级下达的全年节能减排任务,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县创建验收,在嘉兴市率先实现省级生态镇全覆盖。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基本完成“县级环境监控系统集成与示范”重大科技项目的课题研究。加快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姚庄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新建污水管道111.6公里,7家重点工业企业的减排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着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完成常年生猪存栏100头以上养殖场(户)的治理任务,建成生活污水治理村35个。加强对年耗标煤5000吨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管,实施重点节能技术改造的企业35家。积极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新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6家,新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16家。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务实惠民,人民生活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改善。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入围中央文明委拟表彰的全国文明县城公示名单,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落实“以县为主”教育体制,巩固普及十五年教育成果。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工作, 减免义务教育杂费和课本费共3079万元。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顺利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切实加强,全县中小学标准化达标率达81.4%。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改造完成卫生院5所。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及时做好手足口病、“问题奶粉”等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不断提高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5.5%,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实时报销。启动第二轮农民健康体检,体检率达56.2%。全面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强化优质服务,计划生育率达98.6%。不断完善城乡文体设施,县室内游泳训练馆主体工程竣工,建成镇级图书馆分馆2个,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已达51%。积极繁荣群众文化,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45场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嘉善田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努力发展文化产业,设立文化创意园,省级以上文艺获奖作品19件。积极扩大就业,实现就业再就业60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40人。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扩覆征缴工作,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增养老保障人数3.82万人,养老保障覆盖面达70.9%,全年对7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基本生活补助金1292万元。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和低保人员物价补贴908.2万元,慈善救助救济496户,启动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县、镇、村(社区)三级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被命名为“浙江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推进信访工作“一把手”工程建设,努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清欠劳动工资2451万元。加强公安“三基”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治安大巡防等系列活动,圆满完成奥运安保任务,治安及刑事案件得到有效控制,刑事犯罪打击数上升30%。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十小行业”整治力度,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加强应急演练,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优化对新居民的管理服务,全面推广居住证制度。人防社区人口管理软件荣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为浙江省首例。启动综合档案馆建设,影印整理出版清光绪年间《嘉善县志》,圆满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来人口调查试点工作,外事、对台、侨务、地名、老龄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实事工程进展顺利(详见会议文件18号)。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改革服务,政府效能在职能转变中得到提升。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着手研究理顺服务业管理等五大体制,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评价等十大机制,完善健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等十大政策。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成立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创新为农服务组织形式,建立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在美国纽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浙江省纽交所上市第一股。启动省“农村保险服务村”试点县建设,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2008年度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农户参保率达100%。全力以赴支持抗震救灾工作,及时划拨灾后重建资金1012万元,捐款捐物总值达2849万元,组建援建青川指挥部,积极做好对口支援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圆满完成村规模调整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县行政村缩减至118个。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深入开展“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整合,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以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行为。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修订出台了《嘉善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积极化解行政争议。完善信用体系,推进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深化审批服务制度改革,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完善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加强行政监察,强化绩效审计,推进政府勤政廉政。成立县佛教协会,深化民族宗教事务工作。加强国防建设,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坚定信心,明确目标科学发展

  在肯定过去一年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形势: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继续蔓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运行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加速,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宏观环境的变化使我县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也越发凸显: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产业发展还不够协调,产业的集聚度还不高,自主创新的体系还不健全;土地、环境等要素制约越发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还很艰巨;城市建设速度还偏慢、标准还不够高,城市带动力还不够强,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还不平衡;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民生事业保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自身建设与科学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危”中有“机”,我们要善于从逆境中发现机遇、捕捉机会,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当前,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快速回落,国际消费结构和市场变化等,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对产业升级形成了巨大的“倒逼机制”压力,有利于我们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世界经济的走低,国际市场的低迷,有利于加快走出去、缓解资源约束,加快请进来、吸纳国际人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央和省委、市委对我县寄予了殷切期望,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实践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为我们增添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同时,我们更应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县已具备了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为有效抵御风险奠定了良好基础。对此,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更要坚定信心,特别要增强干部的工作信心、企业家的投资信心和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力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健康发展。

  按照县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我县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为总目标,以加快“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长三角中心区经济重地、主动接轨上海前沿高地、城乡一体发展先行之地”为总载体,加快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精致自然休闲区、现代农业精品区、现代农村样板区、和谐建设示范区和生态环境优美区。在2007年的基础上,到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年均增长20%以上,总量均实现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以上。

  ——建设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就是要加快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形成数码电子、光伏能源、精密机械、新型材料等产业新高地,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力争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80家;工业园区工业总量占全县工业总量的80%以上;企业科技人才、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销售收入比2007年翻一番,生产制造国际(先进)标准采用率达90%以上;培育10个以上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

  ——建设精致自然的“休闲区”,就是要利用嘉善的比较优势,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打造水乡旅游休闲基地、最佳宜居基地、商务会所基地。力争到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5%以上;年均新增服务业法人单位300家以上,年均新增服务业个体工商户300户以上,服务业从业人数年均递增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幅达到16%,零售总额实现翻番;古镇西塘建成国家5A级景区,大云生态旅游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

  ——建设现代农业的“精品区”,就是要以发展精品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体系。力争到2011年,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每个产业都要建设一定规模的精品示范区,区内全部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分别达到100%和30%,基本实现农业功能多元化、结构高效化、技术高新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机械化、产品精品化。

  ——建设现代农村的“样板区”,就是要基本形成农民收入长效增长机制,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到2011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8亿元以上,所有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50万元以上,培育形成20个左右在嘉兴市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强村”,建成15个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全县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建设和谐建设的“示范区”,就是要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城乡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事业更加均衡发展,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力争到2011年,基本建立与我县城乡一体化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全县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的农民体检率达到70%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85%以上;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建设生态环境的“优美区”,就是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力争到2011年,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县;建成清洁生产企业50家,全县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60%以上,全县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建成30个县级以上绿化示范村。

三、再接再厉,加倍努力攻坚克难

  2009年是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全面启动之年,是打造“四个地”、建设“六个区”的基础之年,是建国60周年大庆之年,也是本届政府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两创”总战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坚持“开放发展、创新提升”,突出“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把握“统筹兼顾、突破重点”,以“招商引资攻坚年、项目推进深化年、服务效能提升年”为抓手,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长三角中心区经济重地、主动接轨上海前沿高地、城乡一体发展先行之地”建设,加快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精致自然休闲区、现代农业精品区、现代农村样板区、和谐建设示范区和生态环境优美区,奋力开创“幸福和谐美好新嘉善”建设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1%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增长12%;合同利用外资4.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引进县外内资25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18%,其中出口增长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1.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4%以上,COD、SO2排放总量分别下降3.5%、3.6%。要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突出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开放带动,保增促稳,着力增强持续发展活力

  1、全力以赴保增促稳。把发展作为动力和源泉,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密切关注宏观调控的政策动向,切实加强经济预警分析,及早有效应对。健全经济金融风险处置机制,防范资金链断裂风险。结合发展形势,修订和完善一批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开展企业清费减负专项治理,及时兑现各项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暂停等政策,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外贸出口、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扶持力度,最大程度为企业减负、松绑、排压。积极引导企业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内部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着力培育管理创新型企业队伍,树立一批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强化信息指导,积极帮助企业做好贸易摩擦应对工作,规避国际贸易风险。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积极引进培育新型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入,全年力争新增贷款25亿元以上。

  2、合力推进开放合作。以“大三通”为契机,以“巩固台资、拓展欧美、发展中东”为目标,以招大商、拓国资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三资”招商,着力深化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和企业招商,着力推进三次产业招商的齐头并进,着力引进效益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力争引进总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10个,引进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10个,重点争取央企和驻沪国企的重大成套设备项目落户我县。鼓励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引导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嫁接;鼓励企业“走出去”,巩固传统出口市场,拓展境内外新兴市场;鼓励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推动境外商标注册,不断提高出口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主动参与上海“筹博”、“办博”活动,加快临沪沿边开发,做足做深零距离接轨上海文章。切实做好对口支援青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3、着力扩大有效投入。切实加强平台建设,大力促进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块联动开发、错位发展、集约利用,全年力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亿元。致力加快“三区”建设,推进省级开发区组合园区建设,带动周边工业功能区的功能配套及开发;完成电子信息产业园出口加工区审批,建成围网和监管大楼;加快光伏产业园建设,争取早出形象、早出成效;着力推进四大特色产业园和魏塘机电产业园等其他主体工业功能区建设,加速培育产业集群。加强管理和服务,深化工业园区建设达标升级活动。强化项目推进,突出“四个一批”工业项目,着力打造“百亿工程”,力争项目开工率90%、竣工率50%和投产率40%。以政府项目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加大现代服务业和精品农业的投入,促进投资由工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并重转变。加快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开展“365”节地行动,加强土地开发和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全年完成节约集约用地1250亩。

  4、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创中心二期建设,积极筹建软件产业园,争创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深化科技创新“六个一批”示范企业培育工程建设,新增各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18家,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保持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以上。积极争创省级高新技术园区,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快集聚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深入推进“质量兴县”工程,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力争中国名牌零的突破,新培育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8个以上。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新培育国家标技委(分技委)1—2个。大力实施专利战略,全年授权专利400件,新认定专利示范企业8家。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大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

  (二)坚持产业拉动,融合发展,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5、深入实施“精品农业发展工程”。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完成播种面积40.4万亩、产量17.5万吨,启动建设20万亩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深化善沪两地产销合作,建设一批供沪农产品定点生产基地。积极实施省级现代农业高效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大力提升蔬菜、食用菌、水产、花卉等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五大精品产业区。继续推进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示范工程,新建8500亩标准化水产养殖塘。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订单信用农业,新增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努力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机制,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引进筛选培育新品种80个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整合农业品牌,力争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38万亩,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

  6、深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工程”。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抓手,大力发展数码电子、光伏能源和精密机械等重点优势产业,加快形成产业新高地;积极培育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加速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纺织服装、五金机械、木业家具等传统产业,全年技改投入和设备投入占比均达到50%以上,力争实现工业产值1200亿元。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扶持发展一批特色小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支撑工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338”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程,力争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120家,其中超20亿元企业3家,超80亿元企业1家。支持企业走上市发展之路,争取新上市企业1家。

  7、深入实施“服务业跨越工程”。做大做强休闲旅游业,大力发展“高铁”经济和“温泉”经济,科学规划沪杭客运专线嘉善南站周边区域,全面规划建设大云生态度假旅游区,积极创建西塘古镇国家5A级景区,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位,全力推动国际农商城购物游景区建设。积极整合现有高星级宾馆酒店资源,做大做强会务经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开展“主辅分离”试点工作,突出服务外包和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引进和组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加快推进新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特色经济形态,促进和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理顺服务业管理体制,组建服务业发展局,健全服务业发展机制,编制完成《嘉善县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合力。

  (三)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兼顾,着力加快城乡一体发展

  8、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县域总体规划、中心城市近期建设等规划,加快形成县域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全面启动沪杭客运专线嘉善南站及连接线、跨海大桥北接线前期、善江一级公路拓宽等工程建设,改造农危桥80座。加快内河航道建设,重点抓好湖嘉申航道和南星港桥航道改造工程。启动城乡供水二期工程,建成南部6个镇的供水主管网,实现地面水供给的全覆盖。扎实推进电网建设,抓好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嘉善段)、220kV星轮变、110kV丁栅变和新农村电网电气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快扩建县垃圾应急填埋场二期,深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新建标准化圩区5万亩,新疏浚河道160公里。

  9、巩固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开展新区建设“攻坚年”和旧城改造“提升年”活动,加速城市面貌的改变。加强新区拆迁工作,强力推进城市路网框架建设,基本形成“五横十纵”道路框架,大力推进客运中心、新华书店、电力大楼等项目建设。合理确定旧城区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的区域、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段进行改造,有效缓解行路难、停车难等问题。完善市政设施,实施天然气利用工程,推进集贸市场改造升级。以“五百米见绿”为目标,切实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加快数字城管建设,深入推进“两违”和开放式小区整治,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现代新市镇培育,形成梯度分布、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10、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第二轮村庄整治工程,继续推进现代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工作。扎实做好姚庄镇“两分两换”试点工作,加快首期自愿置换的农户搬迁,支持有条件的镇借鉴姚庄经验,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以项目扶持为重点,切实加大“强村计划”实施力度。抓紧修编完善县域村庄布点规划,按照“1+X”的总体要求,合理调整设置村庄布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万亩以上,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积极探索发展小额信贷和农村联保贷款、住房贷款、信用贷款,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村。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确定试点村先行试点。

  (四)坚持监管驱动,强化治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1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县建设为龙头,推进生态镇、村创建,力争80%的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镇标准。抓好《嘉善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实施,创建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力度。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加强农田废弃物处理,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积极推广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方式,深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完成生猪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户)的治理任务, 新建畜粪收集处理中心5个。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水平。

  12、强势推进节能减排。组织实施循环经济“1020”示范工程,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力争省控以上重点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比例达到100%。深入实施节能降耗“5151”工程,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投入。倡导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将节能工作向公共机构、商贸、建筑等领域延伸。通过限制、整顿、培育等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狠抓工程减排,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和热电企业的脱硫改造工作。加快城镇污水支管网和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乡生活污水的收集率。

  13、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全面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强化“飞行监测”,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深入推进环保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工艺性废气以及造纸、电镀等行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加强环境在线监控中心建设,确保在线监控企业和监控点正常运行率达到95%以上。严格项目准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五)坚持协调互动,加大投入,着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14、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巩固普及十五年教育成果,继续扩大优质高中资源,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切实规范民办学校特别是新居民子女学校的办学行为。进一步健全帮困助学机制,扎实做好帮困助学工作。强化教育投入保障,继续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教育装备现代化,重点加快嘉善四中、第二职业高级中学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强师工程,加快名师名校长的快速成长。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15、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扎实开展“卫生强县”创建工作,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工迁建县第一人民医院,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技术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查。健全疾病防控体系,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做好全国合作医疗监测点试点工作。继续组织实施好第二轮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确保受检率达到70%。大力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完善县、镇、村三级监督网络。

  16、繁荣发展文体等事业。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县体育场、水上训练中心二期工程。努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艺术中心的使用管理,切实发挥龙头作用。实施农村文化活动繁荣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建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增强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新创作群众文化活动节目20个以上。加强竞训工作,备战十四届省运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6%以上。关心下一代成长,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快综合档案馆建设,认真做好外事、对台、侨务、统计和史志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科普等事业健康发展。

  (六)坚持民生推动,以人为本,着力提高社会和谐程度

  17、以充分就业富民。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广泛开展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活动,力争新增5000个城镇就业岗位,帮助2100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切实加强“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创业技能培训,突出“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全年完成专业技能培训3000人。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完善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引导全民创业。

  18、以社会保障利民。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网络信息体系。继续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工作。以“五费合征”为抓手,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社会保障从城镇为主向覆盖城乡转变、从职工为主向城乡居民转变。探索建立和完善城乡复合型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各类养老保险(统筹)政策之间的衔接。探索农村居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养老保险办法。积极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19、以社会救助惠民。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和规范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低保救助差距。深化分层分类救助,实行针对性救助。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产业,提升县老年公寓整体水平,加快社会福利养老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和“星光老年之家”建设,深化城乡一体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城乡困难家庭安居工程,建成5000平方米廉租房和3.2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改造农村危旧房183户。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实施民生工程助残项目。健全慈善事业发展机制,进一步扩大慈善救助范围,提高救助力度。

  20、以平安创建安民。高度重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切实做好信访和“县长电话”工作,加大对重点疑难信访案件的办理力度,夯实基层维稳基础。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加快城乡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不断提高破案率。创新形式,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服务和保障功能。深入推进“十小”行业专项整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确保实现三个“零增长”目标。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加强应急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全面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健全企业欠薪预警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推进新居民居住证制度改革,加快实施分层次、分类别管理服务。巩固国防建设,做好人民武装工作,深入开展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活动。依法加强民族宗教工作。

  (七)坚持服务主动,优化环境,着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21、解放思想促改革。进一步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解放思想,切实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立足实际,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制订《嘉善县科学发展规划》,全面谋划、准确定位、科学布局“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扎实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理顺政府投融资等管理体制,加快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机制,抓紧出台精品农业发展等政策,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22、恪尽职守优服务。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把政府管理职能转到公共服务上来。加强公共财政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完善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加大效能监察力度,坚决破除机关部门“中梗阻”现象,主动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全面开展“蹲点服务年”、“无会服务周”活动,落实县领导重点跟踪服务和专门督查制度,帮助企业坚定发展信心,第一时间化解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23、求真务实抓落实。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精神,完善干部目标管理考核激励政策,认真落实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积极倡导只争朝夕、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加强政务督查和绩效评价,对看准的事、决定的事,定一件、抓一件、成一件,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切实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了解政策落实、维护民利的情况,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4、依法行政重规范。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的工作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完善裁量标准,严格处罚程序,落实相关配套制度,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健全政府行政决策机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定、专家咨询、社会公示等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

  25、干净干事树形象。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强化监督检查,切实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新一轮惩防体系构建。全面推行部门预算,进一步健全政府投资监管体系,不断深化县、镇两级招投标统一平台建设,加大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重要环节的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勤政廉洁的良好政风。切实加强有效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努力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建设节约型政府,增强过紧日子意识,严格控制行政成本,集中财力保障民生、促进发展。

信息来源: 县府办(县外事办、县金融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