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嘉善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新区白水塘以北区域已初具规模。按照县委县府进一步加快新区开发建设要求,县住建局于2010年启动了新区白水塘以南区域的规划编制工作,到目前为止新区(南区)规划已编制完成,即将上报批准实施。
为提前做好新区(南区)道路命名工作,进一步提高嘉善县地名命名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文化品位,建立完善规范有序、高效标准的地名体系,满足当前城市建设和未来持续发展的需要。县住建局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地名标志设置的相关规定,拟定了城市新区(南区)8条新建道路名称的命名方案。
为了让道路名称更加科学、合理,现向社会各界征求城市新区(南区)道路命名意见和建议,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道路命名原则
1、要尊重历史、通俗易懂、好找好记。
2、含义健康,一路一名,不重名重音,用字准确规范,避免用生僻字。
3、道路名称特色鲜明,突出自然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城市规划等特点。
4、一般不用人名、企事业单位及产品商标名称命名。
二、征求意见日期
2011年3月22日--2012年3月31日
三、反映方式
如对拟定的道路名称有不同意见或建议,欢迎社会各界对命名方案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反映请写明命名理由。联系人:金先生,联系电话:84033370,传真:84022573,电子邮箱:jsyggh@foxmail.com。(来信请寄嘉善县住建局规划科,并在信封正面写上“地名征集”字样)
四、城市新区(南区)道路命名方案
1、规划纬一路,现拟名凤南路。
案由:位于原凤桐乡(公社、港)之南。
2、规划纬二路,现拟名甘泉路。
案由:此路继续往东,有村名“甘泉”,再往东便是温泉所在。
3、规划纬三路,现拟名龙正路。
案由:明代著名清官陈龙正墓地在此路附近,因而得名。
4、规划纬四路,现拟名益康路。
案由:根据新区南区规划,此路附近规划布局健康产业用地。
5、规划经四路,现拟名同善路。
案由:弘扬“善”文化,“善”字系列路名,魏塘原有“同善会馆”。
6、规划经五路,现拟名亦善路。
案由:弘扬“善”文化,“善”字系列路名。
7、规划经六路,现拟名兴善路。
案由:弘扬“善”文化,“善”字系列路名。
8、规划站前路,现拟名南站路。
案由:此路正对高铁嘉善南站,道路南端与站前广场相接。

城市新区(南区)道路命名示意图
附:嘉善城市新区(南区)规划简介
嘉善县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2年3月22日
嘉善城市新区(南区)规划简介
嘉善城市新区(南区)位于中心城区南端,是城市空间“南拓”的主要发展区域,随着沪杭高铁的通车,将该区域直接提升到长三角区域共发展的大平台上,成为嘉善县的南大门,具有重要的区域战略地位,成为接受上海辐射的前沿阵地。
城市新区(南区)规划区范围东至平黎公路、西至城西大道、南至沪杭高铁、北至白水塘路,总面积为14.2平方公里。整体规划结构为“一带、一环、四节点”,“一带”是指中心河与油车港沿线功能复合、建筑特色鲜明的“V字型”形象展示带,“一环”是指依托油车港、中心河、伍子塘和白水塘形成城市滨水活力环,“四节点”是指串联于活力环上的重要节点,包括高铁门户区、水乡商务区、生态湿地休憩区和生命港湾区。
城市新区(南区)规划以“打造沪浙门户、实现沪嘉同城,建设低碳新城、凸显水乡风情”为总体定位,充分利用高铁产生的“同城化”效应和“溢出”效应,以健康产业为主导方向,充分吸引国际国内技术转移,积极发展新媒体、新娱乐产业,重点建设医疗城、中国静港、新媒体产业园等项目,配套完善高端商务休闲娱乐设施,打造“面向长三角、融入大上海”乐居低碳水乡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