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开发区(街道),各有关部门:
现将《嘉善县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实施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日
嘉善县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实施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快我县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真正做到文化惠民、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根据《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浙文社〔2011〕4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经过前期准备与申报,2011年12月浙江省文化厅和浙江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公布了全省7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10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浙文社〔2011〕80号文件),我县的“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嘉善模式”作为示范项目之一名列其中。此项我县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创建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终为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模式做有益指导。
2005年8月,在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的指导下,成立了嘉善县“信合”群星艺术团。该团由嘉善县农村合作银行(当时名为嘉善信用合作联社)冠名,业务上受县文化馆管理,文化馆馆长兼任群星艺术团团长,艺术团内设:舞蹈队、戏剧曲艺队、综合乐队、声乐演唱队和文艺创作组,成员大都为文化系统职工和学校教师,共120人组成,90%为年轻人。这支队伍集全县文艺精英于一体,具有一定的艺术功底和演出水准,既坚持业余又能经常性开展文艺演出,同时还承担了全县性大型文艺演出的任务。在成功打造“信合”群星艺术团的启示下,2006年起全县各镇、街道纷纷成立乡村业余文艺团队,走出一条“文化部门搭班子、文艺骨干共参与、社会各界来资助、以奖代补促壮大”的新路子,较好地破解了农民接受文化培训难、农村编排文化节目难、开展文化活动难的“三难”局面。
2011年,《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浙文社〔2011〕40号文件)的出台,为我县创建“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嘉善模式”示范项目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在活动组织体制上有所突破、在组织形式上有所创新、在参与对象上有所拓展,初步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分享的格局。
二、指导思想、创建目标和基本途径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府关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决策部署,以满足百姓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贴近群众实际,创新活动模式,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文明素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创建目标
1.推向纵深发展。通过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一系列工作机制和抓手,指导和推进“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嘉善模式”活动进一步完善,逐步优化以“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嘉善模式”为代表的基层文化活动建设,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优质的文化生活环境。
2.完善制度建设。通过对“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嘉善模式”活动实践中的问题分析,总结经验,探索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管理和协调机制,探索繁荣农村文化之路,对嘉兴市、全省及我国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农村文化活动进一步走向繁荣,推动基层文化活动的机制创新。
3.保障文化权益。通过对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扩大由“信合”群星艺术团为龙头的乡村业余艺术团队的品牌影响力,树立基层文化活动良好的社会形象,吸引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争取政府更有力的支持;从而保障公众文化权益的获取,满足公众文化需求。
4.提供推广模式。通过对本示范项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提取经验,反复论证,理论指导实践,为浙江省提供可借鉴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农村文化活动组织机制、协同机制、长效机制的有益模式。
5.培养专业队伍。通过开展“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嘉善模式”活动,加强基层文艺人才的培养和组织基层文化活动,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在基层文艺骨干的积极参与下,为乡村文艺团队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文艺人才,建设一批组织健全、活动正常的乡村文艺团队,进一步夯实基层文化基础。
(三)基本途径
全县各乡村艺术团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努力实现创建目标:
1.演出。“信合”群星艺术团全年献演确保60场次,力争80场次。各镇、街道乡村艺术团确保送演出到各自的行政村(社区)1 场,同时,有条件要举办区域性的文艺活动。
2.创作。要依托县文联、各镇(街道)文化站,每个艺术团年创作节目不少于5个、编排高质量的新节目不少于2个。
3.辅导。一要继续行使好文化馆业务骨干与各镇、街道的联谊制度;二是文化馆继续开展好各类培训班,年培训班不少于25期;三是借助大专院校实力雄厚、人才充足的优势,提高本县艺术表演的整体水平。
4.管理。一要抓好各乡村艺术团新鲜血液的补充,及时将一些新生力量充实到队伍中去;二要完善各种制度,提高骨干人员的积极性;三要加强各艺术团的交流,定期交流、研究艺术团在管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三、主要举措
(一)加强领导,强化认识。要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形成各有关部门共同合作,全社会大力支持,各镇、街道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把“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嘉善模式”项目作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民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名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为使活动顺利有序有效开展,要将“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嘉善模式”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由县文化局、县文联牵头,各镇、街道共同参与,统筹协调全县“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嘉善模式”项目建设,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每一次演出均确定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明确各自的职能和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和工作措施。同时县财政安排“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嘉善模式”项目专项资金,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精心策划,创新内容。“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建设嘉善模式”项目要结合党的中心工作,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设计、策划好每年的活动,每年年初要制定下发活动计划安排,围绕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确定活动主题,明确活动宗旨、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时间和活动主要内容。要紧紧结合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需求,确保“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嘉善模式”办出新形式、创出新特色、产生新成效。以“贴近本县实际、迎合市民特点、满足百姓需求”为宗旨,紧紧围绕镇村的特色文化,精心策划好每次活动,使每次活动办得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加。按照“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方便群众”的建设原则,充分发挥我县阵地设施建设面广、量多、质好、方便的特点,分别建立和完善以“30分钟群众文化活动圈”为主要内容的县域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和“15分钟群众文化活动圈”为主要内容的镇域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依托县、镇(街道)、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每年举办由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参加的各种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要将历年来“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建设嘉善模式”系列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民间文艺优秀成果统一进行深加工、精包装,使其既具有农村的原汁原味和乡土气息,同时又形成嘉善民间文艺的品牌、特色。
(三)以人为本,提升素质。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具有本地区特色文化,宣传健康、科学的生命方式以及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嘉善县“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建设嘉善模式”项目的落脚点。因此,在抓好协调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不同人对社区文化的不同要求,最大限度丰富农村文化的内容;要加深文化底蕴,使百姓生活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要充分发挥县级业余艺术团带镇级业余艺术团、镇级业余艺术团带村级(社区)团队的“传、帮、带”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人员,培养骨干,提高才艺,提升素质,营造充满生机的文化氛围。
(四)政策引导,扶持规范。加大对乡村艺术团建设的扶持是乡村艺术团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嘉善县拟在2012年年底之前,分别出台《嘉善县关于对乡村艺术团管理办法的若干意见》、《嘉善县关于乡村艺术团考核的实施意见》、《嘉善县关于对优秀文艺骨干奖励的实施意见》等一批旨在加强艺术团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推动嘉善县乡村艺术团的规范化、健康化、制度化发展,真正形成乡村艺术团建设的嘉善模式。
四、创建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3月)
1.拟定《嘉善县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实施规划》,成立嘉善县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创建工作班子。
2.根据《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建设标准》分解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嘉善县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工作计划。
3.召开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座谈会,为召开文化强县工作会议做准备。
4.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5.落实创建经费。
(二)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2年11月)
1.召开全县文化强县推进工作会议,就示范项目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发动。
2.各镇(街道)、有关部门根据《嘉善县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实施规划》制定分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3.实施嘉善县2012年“十万农民种文化”与乡村艺术团“送文化”下乡相结合系列活动。
4.加强嘉善县“信合”群星艺术团和各镇(街道)艺术团建设,尤其是要进一步规范“信合”群星艺术团的管理,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5.做好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工作。邀请省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莅临督查指导,为制度研究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6. 定期召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保证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7.做好创建宣传资料制作及信息报道。
8.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及时进行自查自评,形成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报告,11月底前完成创建工作各类资料的整理。
9.组织赴艺术团队建设先进地区学习取经。
(三)总结阶段(2012年12月)
1.各项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归纳好验收汇报材料,做好验收前的准备工作,迎接省检查组验收。
2.对创建工作进行总结,召开创建总结大会。
3.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嘉善县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重大事项专题研讨,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财政投入
争取政府支持,加大财政对创建工作的投入力度。县财政投入不少于300万元保障示范项目创建顺利进行,其中文艺团队专项补助资金不少于50万元。
(三)加快制度建设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相协调,符合文化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加快推进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四)加强舆论引导
加大舆论宣传、引导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短信平台、平面广告等形式多样的载体,广泛宣传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成果,强化公众对示范项目创建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激发各艺术团参与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使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