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县气象局2016年行政审批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17-01-11 15:20 浏览次数:

 县气象局2016年行政审批工作总结

    本年度,气象审批服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有力支持和指导下,以“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总体要求,坚持以“公开、便民、廉政、高效”为服务宗旨,积极对接“零审批”、“零土地”审批事项改革,认真履行行政审批各项职责,提高办事效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根据县行政职能部门审批服务绩效考核考评小组《关于开展2016年度县行政职能部门审批服务绩效考核办法》要求,我局对照考核细则认真做好自评总结,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化“互联网+气象政务服务建设

深入贯彻省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理念,切实落实好“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专项督查工作要求,推进行政权力一站式网上运行。抓好行政权力事项的管理维护,在上报《气象部门行政权力信息采集表》的基础上,指定专人做好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库许可事项的下载和本地化维护,针对国务院对中介机构服务清理的最新文件,及时做好后台行政许可事项内容更新,确保政务服务网网上办事的权威性。配合抓好嘉善县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相关工作,对涉企投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许可事项进行标签勾选分类,做好平台“项目赋码”栏目上线运行培训测试,及时向县审批中心报告政务服务网审批事项修改,配合做好行政许可事项权力基本码省市级和地方业务平台统一,推动推进政务服务网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纵向贯通。抓好政务服务网便民服务事项建设,浙江政务服务网嘉善平台的气象子页面实现短期天气预报、5天中长期天气预报、气象生活指数、台风实时路径、农业气象、海洋水文预报、天气灾害预警等在线查询,气象证明实现网上申请办理,打通省公共服务中心气象证明网上端口,提高了政务服务网的实用性。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根据国务院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的要求,在去年大幅度调整防雷检测服务收费标准以及取消行政审批前置要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防雷装置竣工验收行政许可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报告,防雷装置检测报告不再作为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竣工验收的前置条件,“防雷装置跟踪竣工检测”中介服务转为受理后的技术性服务,并取消此项经营服务性收费。

    三、加强事中事后服务监管

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后的事中事后监管方式配套出台《嘉善县气象局关于加强企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服务的实施细则》,《细则》重点围绕项目“开工之前、建设过程、竣工验收、批后监管”四个主要环节,对每个环节中气象行政监管和防雷技术服务的责任工作、时间节点、监管(服务)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强化了项目从备案登记后到集中验收前的“真空期”防雷事中监管的融入,使事中事后监管更具可操作性。

积极参加由县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办公室牵头开展的全县工业企业违规建设项目确权工作。全年派遣名防雷专家对8家企业进行现场踏勘和验收,现场向企业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方案,得到企业业主的欢迎和好评。在部门联合验收会议上,与县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办公室和各部门共享企业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办理进度,为并联审批提供便利。

四、加强气象社会管理,助推“平安嘉善”建设

切实履行防雷安全、施放气球安全等各项监管职能,气象审批服务窗口加强对项目申报材料的审核,严格把好防雷和施放气球安全第一关,今年窗口共受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159项,防雷装置竣工验收109项,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活动审批38项,出具整改意见书107份,落实整改107项,整改率达到100%。G20杭州峰会和乌镇互联网大会期间,开展空飘气球排查管控与封存,做好施放气球资质单位和资格人员信息登记和公安局备案,施放气球许可严格执行局领导集体审定机制,落实施放气球每日巡防人员。同时联合安监、消防等部门开展全县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对全县61家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装置安全性能、防雷安全责任制建立等进行巡检督查,对安全隐患进行现场整改指导。该工作在全市巡视检查中得到市级督查组的高度肯定,相关工作信息也在省、市气象局网站予以报道

    继续做好“零审批”、“零土地”审批改革工作

“创新高效”的方式继续做好嘉善县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以及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服务工作。今年积极做好凯嘉电脑、远方物流加油站等项目的预验收工作,在参加全县企业疑难问题会商会议,为魏塘、姚庄乡镇的多家企业提供“零审批备案、绿色审批通道”等解决方案。截止目前,16“零审批”签约企业中有9家企业自主合法依规办理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并取得了合格的评价意见书“零土地”技改项目中,目前有索菲亚家居、丰贸群家具2个项目取得了合格的评价意见书。

    全力优化审批服务软环境

    不断优化气象审批服务软环境建设,切实按照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的要求,对行政许可服务科工作进行了充分的授权,行政许可服务科成建制进驻审批中心,全面承担本单位行政许可事项的集中办理工作。在审批服务方面,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限时办结制”、“一审一核”制等相关制度,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开展模拟审批、并联审批等方式不断提升气象审批效率。据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气象审批窗口行政审批办结率达到100%,在电子监察系统中未出现红牌、黄牌等警告,行政许可项目平均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提速90%以上气象部门服务对象回访满意率达到95%以上,得到服务对象一致好评,本年度气象窗口凌静同志荣获审批中心二季度服务明星称号。

    七、以“规范管理”落实防雷综合治理整改

严格按照政事分开的要求规范防雷行政许可与技术服务工作,派遣在编人员到审批中心窗口驻岗服务,切实做到气象行政审批窗口与防雷技术服务窗口和人员“两分离”。积极开展气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上一年度气象行政执法案卷从法律法规引用、文本格式、签字日期、内容装订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自评与整改,进一步提高气象执法案卷规范性,提升依法行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下一阶段,县气象局将紧紧围绕“强素质、增效能、优服务”的工作目标,以更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高的效率,进一步提升气象审批服务整体工作水平,具体工作有以下几点:

一是气象行政审批职能主动对接 “四张清单一张网”。全面落实不再审批改革,扩大“不再审批”覆盖面,推进防雷行政审批工业企业项目“零审批”制度扩大到所有项目。

是积极探索防雷安全等气象行政监管队伍建设。参考其他地区的一些模式,不断健全地方气象事业机构,以此来建设专业监管队伍,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履行好监管职能。

是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争取省气象局同意,试行气象行政执法纳入县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改革。

是完善防雷人才培养和保障政策。进一步优化防雷岗位设置。制定防雷机构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防雷人才队伍建设。探索防雷队伍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相关人员经费列入公共财政预算,确保防雷减灾事业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 县气象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