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发展和改革局2020年工作思路 嘉善县发展和改革局 2019年12月 2020年,县发改局将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谋划水平,推进县域生产力布局优化 一是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在总结好“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嘉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并做好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总体方案的融合对接,重点突出两点:编制“六个重大”清单,强化面上统筹与具体任务衔接;科学合理设定的具体目标,突出预期目标的指导性。同时建立并运行好全省规划管理系统。二是聚焦示范区先行启动区,谋划县域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核。以示范区建设近期有显示度为目标,牵头协调各部门做好各项规划的有机衔接。聚焦先行启动区板块,谋划推进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落地,推动先行启动区建设早出形象,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核,带动县域及周边的发展。三是以县域一体化理念,整合发展资源,补齐平台建设短板。抓住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契机,合理规划产业平台布局。深入实施平台优化提升工作,突出主平台建设,将更多发展资源要素向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和“113”产业主平台倾斜。 二、紧抓项目实施,推进投资高质量 总要求是实施“四大行动”、实现“六大目标”。 1.锁定投资工作年度“六大目标”。一是投资总量上,围绕嘉兴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紧盯有效投资,实现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力争同比增长20%。二是投资质量上,着力优化四项投资结构指标,实现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交通投资均同比增长20%以上。三是项目谋划上,谋划六个“十大”工程,即十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十大生态绿色项目、十大公共服务项目、十大未来产业项目、十大传统产业提升项目、十大服务业项目,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省市县长工程谋划5个以上,落地率不低于50%,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45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4个,当年度新增省重点、省重大产业项目4个以上。四是项目审批上,在全县平台全面完成区域规划环评、能评、压覆矿、地质灾害、水土保持、防洪评估等6 项区域评估完成率达到100%。五是“标准地”供地上,全面实施“标准地”供地,推进“标准地”数字地图应用,全县域工业用地全部实行“标准地”出让。六是机制创新上,探索建立土地出让项目“储地”、“净地”、“供地”三大环节创新机制,实施用地指标预拨机制。 2.大力实施投资工作“四大行动”。一是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将全面进入施工期,实施有效投资倍增行动。以“六十千亿”工程为重点,争取投资增速翻番,力争增长20%,推动嘉善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二是围绕高质量投资,实施投资结构优化行动。补短板、找差距,确保高新技术投资、交通投资、生态环保投资增长20%,全力激发民间投资,确保增长15%以上,进一步优化四项投资结构指标。三是围绕项目快速落地,实施项目审批提效行动。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方式方法,促进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四是围绕投资效益提升,实施投资效益评估行动。以更快速度、更高标准、更优服务推项目,探索标准地项目绩效评估,合力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达产、早见效。 三、聚焦招大引强,推进服务业强县建设 年度总工作目标是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一是对标一体化区域,实施服务业发展赶超计划。做到发展水平看齐,跑赢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项目落地和开工入库进度,加强协调项目前期疑难问题,帮助企业加快开工建设。推进中意国际合作园区、西塘八九间二期、大云番薯藤有机生活度假区等前期项目尽快落地,推进信息科技城A区二期、融易创业创新中心、凯鸿智能公路港等项目尽快投入运营。力争全年服务业投资增长20%,快速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GPD比重。产业结构对齐,对标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产业结构,加快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努力实现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年争取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聚焦科技服务业,抓住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机遇,共建跨区域多层次产业创新合作平台,提升G60科创走廊、各类科技园区合作水平。总量规模聚齐,加大规上企业、龙头企业培育。聚焦商务服务业,以瑞悦广场、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的载体,加大中固人力、新狮人力等龙头企业培育,逐步建立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提升发展会展服务,加强与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等地的对接。聚焦文旅服务业,推进西塘古镇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文化旅游新高地,加快推进高品质商贸业发展。做大做强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进口免税商品直销中心,做优做特万联商贸中心、银泰百货、星悦城等商贸综合体。二是全力推进服务业招商。实施服务业招商引资一盘棋。统筹全县服务业招商平台和项目,组织开展楼宇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专题招商活动。聚焦未来产业发展,依托驻沪工作部、驻京办等资源优势,紧盯引进世界500强、国内外行业领先和隐形冠军企业,更大力度、更高频率主动出击外出招商、合作招商、活动招商,全力谋划、洽谈和签约优质项目尤其是特别重大产业项目。争取全年引进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3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5个以上)。三是全力打造服务发展平台。推进重点服务业“3+3”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推进西塘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推进恒天祥符荡文化艺术项目、宋城演艺谷等大项目建设,打造综合保税区B区进口商品集聚地。长三角科技商务服务区突出科技创新和影视文化“双核心”产业定位,推进上海人才创业园积极参与承接上海人才资源转移和人才项目落地,加快形成要素和人才的集聚地。两大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力争在年度排名中前移20位次。大云旅游度假区推进景区拓展扩容,加快推进云澜湾温泉二期、歌斐颂巧克力二期等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度假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中国归谷嘉善科创园、嘉善现代物流集聚区、嘉善科技文化创意园三大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围绕人工智能与健康医疗、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逐步形成区域发展特色。 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城乡统筹 一是特色小镇培育创建有新成绩。归谷智造小镇争取通过省级特色小镇验收命名,申报省数字化示范(试点)园区;加快西塘互联网小镇、干窑机器人小镇景区创建和项目推进,确保一个小镇通过市级特色小镇验收命名。枫南小镇争列市级特色小镇。 二是小城市培育试点保持优势。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姚庄镇、西塘镇2个省级小城市和天凝镇市级小城市考核继续保持全优,领跑省市。 三是营商环境建设有新提升。健全“企业服务直通车”运行机制,深化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水平。 四是一体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新突破。积极参与长三角信用体系一体化建设,与青浦、吴江建立统一的公共信用评价标准,实现基础信用平台互联互通,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跨区域信用工作格局。 五、落实统筹协调,推进区域合作、能源管理工作 一是推进扶贫协作。加强与对口地区的产业合作和消费扶贫。加快推进嘉善-庆元-九寨沟“飞地”产业园建设,确保明年上半年全部完工,同时做好项目落户工作。共同推进庆元—嘉善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建设,做好产业园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推进消费扶贫,充分发挥好善源公司、政采云平台等线上线下的消费扶贫载体,大力引导企业、政府机关、老百姓采购结对地区农特产。 二是做好能源相关工作。狠抓能源"双控",确保完成上级下达能源“双控”目标任务。强化过程管控,加强研判分析和预算化管理;深化能源领域改革,完善用能权交易办法,推进区域能评和区块能耗标准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开展项目节能审查、节能监察和能源行政执法;推进煤炭削减,完成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改造任务。 三是发挥好驻沪、驻京工作优势。以项目招引为抓手,服务全县主平台,充分发挥“窗口、桥梁、纽带”作用,按照市驻沪联络分配的招商任务,制定招商计划,开展精准对接,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人才服务为抓手,以“善贤驿站”为平台,联合我县各主体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一系列乡贤主题活动,推动乡贤更好地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