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回应关切 > 新闻发布

通稿:嘉善县生态绿色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20-07-28 20:42 浏览次数:

实录

问题一:我们关注到,根据方案,我们将制定《嘉善县公交发展专项规划》,那么目前该规划编制进度如何?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答:目前,《嘉善县公交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基本编制完成。它是指导嘉善公交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该规划结合上位示范区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吸取国内外先进公交城市案例经验,根据嘉善公交现状拟定嘉善县未来的公交发展模式和目标,同时提出了近期公交改造提升措施。

规划提出,完善建立“三网多廊”的公交结构,“三网”指三网融合,轨道、中运量、公交网络融合;“多廊”指铁路、轨道廊道、地面骨干公交廊道,地面微循环通道。

规划以探索建立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为主要建设任务,即探索谋划对外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于一体的现代轨道交通,对内以中运量公共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定制客运服务、出租车、公共自行车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

规划至2035年,公交的出行占机动化分担比从15%提升至50%,将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从5.2标台提升至10标台至2035年,示范区三个“半小时”公共交通出行圈将建成,高速铁路半小时到达长三角主要城市、市域轨道半小时到达长三角示范区主要节点城市、公交半小时到达县域内任意乡镇,公交系统运营服务能力显著改善,服务精准性显著提升。

问题二:根据《嘉善县生态绿色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接下来我县在推动公交车优先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答:公交车优先发展实质上是百姓优先,大众优先,多数人优先,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

根据公共交通三年行动方案,到2022年,公交车生态绿色化运营达到100%,主城区公交站点300米、500米半径覆盖率分别达到60%、90%,公交线路总长度增长30%,公交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提高10个百分点。为此,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新增优化公交线路。目前,全县共有公交线路65条(含辅助公交1条)。在接下来的三年计划中,每年新增5条线路,主要体现在:学校辅助公交线路,园区辅助公交线路;毗邻公交线路;社区微巴线路等。预计到2022年底,公交线路可达80条,可更好满足群众出行。

二是加快清洁能源车辆更新。全面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淘汰传统燃料公交车。截止目前,嘉善在册营运车447辆,其中柴油车96辆,天然气车154辆,新能源车辆124辆。根据公共交通三年行动方案要求,2020年新增(更新)50辆纯电公交车,50辆氢能源公交车,计划于2020年10月投入营运,2021年、2022年每年计划新增25辆新能源公交车,同时淘汰全部燃油公交车,到2022年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比例将达到100%。

三是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公交规划确定的场站布点,进一步加快城西公共交通枢纽、子胥公交停车换乘站建设,目前,嘉善在天凝、洪溪、丁栅、大云等地共有公交场站17处,在运行管理的公交候车亭有577座,其中港湾式公交站点262处。根据规划,我们将建设“一主三辅”停保场,1主为嘉善客运中心,3辅指姚庄汽车站、城西公交停保场、西塘公交停保场,同时合理新增站点并优化各站点的布局以方便群众上下客。

四是增加公交财政补贴。对原有成本规制政策进行优化完善,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县交通局会同县财政局将制定出台新一轮公交财政补贴政策,实现政府补贴与提升公交服务质量、激发企业内部动力的有效结合。2018年,县政府财政补贴公交公司1.27亿元,2019年政府财政投入1.51亿元。今后三年,县财政将持续按比例增加对公交的投入,不断改善我县公交车运行的硬件设施和提升服务标准,让全县百姓切实感受到公交发展带来的快捷和方便。

问题三:我们关注到现在城市公交站点候车亭形象有了很大改观,还配置电子信息站牌,请问,这样的改造对老百姓的出行带来哪些便利?今年还有哪些公交便民服务方面的措施?

答:根据县委县府推进民生实事工程相关要求,2019年,我们对城区325个公交站点进行了候车亭智能化改造,增设了电子站牌,增加了USB充电口、共享WiFi等功能。这些信息化技术和公交的有机结合,为市民提供了更智慧安全舒适的乘车体验。具体来说,就是:

乘车服务更智能化了。市民通过站点电子站牌和“公交行”手机APP查看公交线路和车辆位置的实时信息,乘客在出行前、候车中、乘车时都能随时随地了解公交车辆换乘候车信息。另外,我们还和与阿里巴巴合作,将公交信息系统接入高德平台,市民可以通过高德地图快速查询嘉善公交公司运营的公交线路首末班时间、站点、车辆实时位置、剩余站点数和预计到站时间等信息,使公交出行变得越来越便捷。

公交候车亭更美观了。点亮公交候车亭,给夜间候车的市民带来安全感,同时也成为了城市道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也是嘉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方式。今年,我们还将对20条镇区县道沿线共计300个公交站点进行候车亭的增设和改造,对200余个站点安装电子站牌,建成后居住在乡镇的老百姓也能和城区的市民一样实时掌握公交出行信息。

今年,我们还将推出公交便民服务新举措,实现两大重大转变:从固定点位向线性流动转变,从走进来向走出去转变。

一是推出了公交流动服务车。7月1日,嘉善公交流动服务车开进了陶庄镇大明路中心卫生院,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公交IC卡的售卡、充值业务,老年卡、敬老卡现场办理及充值业务,受到了百姓的连口称赞。公交流动服务车的推出是变传统的“走进来办业务”为“走出去送服务”的一种实践,不仅方便了老百姓,也丰富了嘉善公交为民服务的内容。下一步,嘉善公交将继续保持公交流动服务车的“流动性”,提高便民服务的“直达性”,不但要定期前往各个乡镇,甚至要走进各行政村、社区等,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是完善公交车支付设备。目前公交车上有支付宝支付和刷公交卡支付两套设备,下半年,我们将实行“多机合一”,增加微信支付功能,实现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一体功能,通过支付便捷化提高公交服务质量。

三是增加公交运力投入。招标采购新能源纯电动及氢燃料公交车共90余台,预计年底前到位。配合县城区公交专用道及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设置,在早晚高峰时段适时增加公交运力投入,加密学校、医院、企业、机关单位等重点地段的公交班次,进一步缩短市民出行时间和换乘时间,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

问题四:我关注到,6月8日,嘉善开通了首条学校定制辅助公交线,从嘉善中学(百合春天)开往浙师大附属学校,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致好评。接下来,是否有更多的学校辅助公交会开通?像这样的定制化、个性化的公交运行方式是否还会有?

答:首条学校辅助公交专线6月8日正式开通试运行。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周边道路的拥堵,也为学生家长解决接送难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学校周边交通流量监测情况,研究开通实验二小、嘉善四中定制学校辅助公交线路。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线路设置,增加车载信息设备投入,提高营运安全性,让学生坐车更方便,让家长老师更放心。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学生乘坐辅助公交,共同为嘉善生态绿色发展出一份力。

另外,为响应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多方式、多载体服务,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质量。

一是开展线路个性化定制服务。根据《方案》要求,谋划县域旅游专线、工业园区定制公交等特色线路。我们将研究利用杭州湾大桥北接线二期高速开通部分乡镇的城乡定制快线;结合周末美丽乡村旅游需求,开通乡村旅游专线等。

二是探索社区微巴特色公交服务。积极开展论证研究,以服务社区人群为对象,以社区为单元,以社区道路为通行路线,通过走街串巷形式,为居民提供学校、商场、园区点对点的公交微循环服务。

信息来源: 县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