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开发区(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农业农村局):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我县冷空气活动较频繁,且12月中下旬、1月中旬至2月中旬,出现强寒潮或超强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概率较高。为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农业防御应对工作的指导意见》(浙农种发〔2021〕12号)和《转发省安委办省减灾办关于进一步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嘉安委办〔2021〕80号)文件要求,扎实做好冬季灾害性天气应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安全,现就做好我县农业生产应对冬季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谋划在先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具有影响面广、处置难度大、对群众生活影响重等特点。各地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防灾夺丰收”“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提早谋划准备,细化防范措施,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把灾害影响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预案做得更完备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做到早研判、早谋划、早动手,切实抓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千方百计把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降到最低。 二、强化保供、加强田管 根据各镇(街道)农业产业布局,挖掘冬季农业发展潜力,努力扩大冬种播种面积,切实抓好蔬菜、瓜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保供工作。突出小麦、油菜、鲜食蚕(豌)豆、马铃薯等粮油田间管理,充分利用“三园”地套种旱粮、蔬菜等作物,加强冬季蔬菜瓜果和食用菌生产。针对拉尼娜现象可能带来的极端低温、雪灾等严重自然灾害,选择抗逆性强的粮经品种,做好速生叶菜等短生育期蔬菜种子调剂,指导农民提早安排应急保供蔬菜品种生产,分类落实田间管理措施。 三、精准监测、及早预警 县农业农村部门将加强与气象、应急、水利、粮食、供销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第一时间获取灾害性天气发生及变化趋势信息,及时组织专家会商,分析研判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种植业、渔业生产、畜禽养殖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带来的病虫害风险,加大调查广度和频次,分析研判区域内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时提出防控指导意见,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各镇(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要及时通过广播、电视、农民信箱、钉钉群、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广泛发布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做好充分准备,打好防灾主动仗。 四、做好防范、制定预案 各镇(街道)要制定完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防范应对工作预案,细化实化分灾种、分产业、分作物的防灾减灾技术措施,通过技术培训、提醒警示等方式,提高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防灾减灾意识,切实消除侥幸心理,加强风险隐患排查,重点关注涉及人身安全的渔船、农家乐、设施农业等领域,聚焦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按照排查一个、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的要求,实行排查整改清单式闭环管理。提前做好应急物资准备,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储足储好必要的种子、种畜禽、兽药、饲料、肥料、农药、药械、农机具、柴油、排水机械、加温设备等各类救灾物资,加强救灾物资管理和需求调度,做好余缺调剂,确保灾害发生后农业救灾应急物资供应充足。加强抗灾救灾人员力量准备,及早分类组建抗灾救灾专家技术队伍,充分引导农业社会服务组织做好抗灾救灾准备。 五、做好指导、强化服务 充分发挥“三联三送三落实”载体作用,建立领导和技术团队包区包片的包干指导制度,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落实农业生产防寒防冻害技术措施(具体技术措施见附件)。指导农户抓住晴好天气,及时采收成熟瓜果、蔬菜等农作物。出现灾情时,要迅速统筹力量,组织救灾指导组第一时间深入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加强灾后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监测防控,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处置,严防疫情扩散流行。切实做好受灾地区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和监管工作,坚决防止灾后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发生。要认真做好灾情核查,积极协调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加快灾后农业保险理赔,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促进灾后尽快恢复生产。 六、关注产销、强化值守 各镇(街道)要指导农户以市场为导向加强鲜活农产品生产与调运,及时分析研判,帮助掌握产销信息。帮助做好保鲜冷库、市场的对接服务,引导蔬菜经纪人、配送企业、商超等购销主体根据蔬菜上市情况定向采购,推动电商企业扩大生产基地直采规模,畅通农产品流通,提高运输效率,加快灾前抢收农产品快速上市流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农资和农产品市场秩序,严防借机哄抬涨价物资、违法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发生。与此同时,低温雨雪天气发生时,各镇(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要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值班制度。要第一时间掌握有关情况,第一时间应急处置,做到灾情早发现、早处置,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附件:农业防寒防冻害技术措施
嘉善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12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农业防寒防冻害技术措施 一、小麦。冬季连阴雨会影响小麦播种进度,造成烂根烂种、苗小叶黄、生长不均匀等。一是选择耐抗品种,提倡免耕种麦。选择抗病性强、耐渍抗冻的小麦品种。提倡免耕种麦(稻板麦),以保留前茬土壤孔隙体系,上下相通,排水畅通,使雨水快速渗漏,提高抗旱防渍效果。二是开好沟渠,及时清淤疏通。播种后,开好麦田畦沟、腰沟、围沟等三沟。俗话说“麦子一条沟,从种管到收”,做到一方麦田、两头出水、三沟配套、沟沟相通,降低地下水位,杜绝无沟种麦。对长期失修的深沟支渠要清淤疏通,做到排水畅通。三是加强灾后管理,补肥防病。灾后早施巧施苗肥,促进麦苗恢复生长。加强病害防控,灾后及时喷药。此外,还可喷施植物抗逆增产剂等增加小麦植株抗逆性。 二、油菜。一是优选品种,巧施腊肥。油菜品种抗寒性差异大,应选择抗寒性强、生育期中熟的品种。重视肥料管理,增施有机肥,搭配磷钾肥,增强油菜抗冻能力。二是清沟降渍,控水保温。低温来临前,及时清沟,清除渍水,减少土壤含水量,以提高地温。若土壤处于干旱条件下,可在冻前灌水,缩小低温骤降引起的昼夜温差;也可采取叶面撒施草木灰或碎秸秆等措施。三是及时摘薹,施肥促分枝。若冬前气温偏高,会导致油菜提前抽薹,对于生长旺盛且起薹的油菜,选择晴天及时摘薹,并追施尿素,促进分枝发育。四是重视灾后管理,促进恢复生长。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摘除冻叶和冻薹。受冻油菜,可视受冻情况,在晴天喷施叶面肥缓解症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培土,补施追肥,加强病虫害防控,促进油菜恢复生长。 三、蔬菜。一是清沟降湿。利用晴好天气对露地和设施蔬菜田间进行沟渠清理,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田间积水造成渍害;大棚内全畦覆盖地膜,沟内铺干稻草,降低棚内湿度。二是防寒保暖。注意设施蔬菜保温,检查棚膜破漏,早晚适时闭棚,温度高时适当揭膜通风,调节棚内温湿度,增加光照。气温降到5℃以下后采取多层覆盖保温,必要时采取电热加温、补光灯应急增温补光等措施,尤其要做好蔬菜育苗场所的保温工作。露地蔬菜可采取束腰捆扎、浮面覆盖遮阳网、稻草等防冻。三是加强管理。做好在田蔬菜整枝、打叶、吊蔓、施肥、喷药、培土等工作,寒潮来临前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抗寒力。冷空气过后根据茬口安排,适时播种育壮苗,适期移栽促成活,合理用药防病虫,并注意药物使用安全间隔期,提倡交替用药降低抗药性。四是灾后管理。雨雪冰冻天气过后,及时做好通风见光降湿、喷药防病、冻伤病株清理等措施,严格控制浇水,骤晴天气应采取适当遮阳,防止植株秧苗凋萎死亡。 四、果树。一是灌水保温,熏烟增温。在寒潮来临前树盘灌水保湿,树冠喷水增湿或喷布抑蒸保温剂减少水分蒸发。根据天气预报,有霜冻的傍晚,在果园四周用柴禾、枯枝落叶、杂草、锯木屑等进行熏烟增温,每亩约3~5堆。二是做好树体保护。采用石灰水涂白枝干、稻草包裹树干、培土覆盖根颈和遮阳网覆盖树冠等方法来防止果树树体受冻,尤其要注意对幼年树的保护。寒潮来临前,束捆枇杷花,将枇杷花穗下部的叶片向上束裹花穗,或将大枝相互捆拢,也可将花穗套袋,减轻花穗冻害。三是做好设施防冻工作。认真检查大棚葡萄、柑橘、热带水果等栽培的大棚设施,及时修复破损的棚架和覆膜,加固和绑缚大棚,防止因覆膜破损或被风吹开而受冻。棚内温度过低时,采用人工加温。 五、花卉。一是加强防冻保温。在育的种苗、盆花及部分年宵花卉、名贵花卉做好入棚保温工作。年宵花需加强加温工作,尤其是低温来临时,夜间注意连续加温,防止棚内温度骤变产生冻害。二是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加强温湿度管理,控制好土壤和基质的水分,浇水应选择在晴好天气且日最低气温回升至5℃以上时,并严格掌握浇水量,做到适当补水即可,在寒潮来临时应停止浇水。三是加强灾后管理。及时清沟排水和清理有冻伤的植株,并喷施药剂防治灰霉病等病害发生。 六、畜禽。一是及时检修栏舍设施。畜禽养殖场(户)要对畜禽舍和设施等作全面检修和加固,防止畜禽舍倒塌;对水管等要用保温材料等进行处理,防止管道破裂影响供水。二是加强保温保暖。及时关好畜禽舍门窗,适当增加饲养密度,使用垫料的畜禽舍要加厚垫料,采用保温灯等设施进行取暖,保持舍内干燥温暖。三是做好通风。注意畜禽舍的通风换气,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开窗通风,让畜禽舍内空气保持清新,降低畜禽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四是调整饲料。日粮中增加一些能量饲料(如玉米、油脂等),以保证能量消耗,提高畜禽机体本身的御寒能力;适当加一些维生素C,以防应激。 七、渔业。做好设施设备防冻,加固棚架、投饵机等设施,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加强养殖设施保温;加强早晚巡塘,维护池塘及塘埂,防止塘梗漏水;强化池塘水位管理,提前加注新水,提高水位;提前适时捕捞,降低养殖密度,适当开启增氧机,增加上下水层的交换,保证溶氧充足,避免水质恶化;在结冰水域,凿穿冰层,形成通气孔,防止水面大面积结冰;投喂优质饲料,加强营养,提高防病抗病力,对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喜温品种,在水温降至13~15℃时易形成冻害,及早出售。 八、设施大棚。一是加固棚架。提前检修设施大棚骨架,维修更换严重锈蚀的钢管或老化断裂的竹竿,采取拉线、设临时支架等措施加固设施,防止积雪压坏设施结构。二是及时扒雪。及时扒除棚上、库房屋顶等积雪,采取增温融雪、应急破膜等措施,防止积雪压塌大棚设施、库房。 九、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食用菌,在低温寒潮期间可在新风机内部加装预热装置,避免工厂化蘑菇等出菇房温度剧烈波动,如果条件允许,对新风温度进行自动控制。
善农[2021]121号 关于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农业防御应对工作的指导意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