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嘉善

医疗帮扶结硕果 对口支援惠民生!9位来自九寨沟的脊柱畸形患者成功完成手术
发布日期: 2022-11-02 10:04 浏览次数:

8月20日,嘉善县——九寨沟县“重塑人生脊梁”荣盛援藏健康关爱基金项目在四川省九寨沟县中藏医院正式启动。9月9日,首批9名九寨沟脊柱畸形患者赴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就医,他们中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56岁,年龄较大的6名患者均为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脊柱畸形。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9名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任何并发症,他们重新挺起了脊梁,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今年8月,嘉善援派干部胡水根在浙江省发改委挂职期间,主动对接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与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推动成立了嘉善县——九寨沟县“重塑人生脊梁”荣盛援藏健康关爱基金项目。同时,积极联系九寨沟县发改局、卫健局、医保局、妇联、残联等部门,摸排相关人员情况。8月19日,萧山区中医院的10名医生受邀赴九寨沟开展为期3天筛查工作,确定了第一批,共16名符合条件的患者,他们均患有强直性脊椎炎或脊柱侧弯等症状,且都有残疾证。首期9名患者的资助标准为每人由医保及其他各种补贴支付后,仍需自费的部分,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预计每人为5-8万元不等。 

小乐乐可以自由奔跑了

小女孩乐乐今年9岁,在数学方面是个小学霸,每次谈及数学时,她都两眼发光,自信满满。但是,一说及体育运动,她就像个瘪了气的球,提不起劲。原来,乐乐是一名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运动后会出现胸闷气急等不适症状。每次上体育课,老师都会对她特殊对待,可自立自强的她不甘心,总想挑战自己,想象正常人一样自由奔跑。今年8月,萧山中医院重塑人生脊梁团队走进九寨沟,让乐乐看到了一线希望。通过筛查,乐乐来到萧山中医院接受了脊柱畸形矫形和胸廓成形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护士阿姨,我也可以奔跑啦。”乐乐像正常的小朋友一样在病房里玩耍嬉戏,术后的她侧凸矫正效果非常好,胸廓畸形也得到了明显的改观。

术后,小乐乐在病房走廊内玩耍

李阿姨不再气喘了

“现在走路精神倍儿棒,再也不喘啦!”李阿姨今年36岁,是一名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加上有哮喘和支气管炎病史,走几步路对她来说堪比登山。每次爬完一层楼,她就胸口闷,气急明显,感觉自己跑了一场马拉松。不仅如此,由于脊柱畸形导致李阿姨后背变形,走路难看,这让她经常遭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连应聘普通的服务员工作也是阻力重重。

由于李阿姨的脊柱畸形较为严重,角度较大,经过仔细评估,将分三期手术进行治疗。9月26日,李阿姨接受了第一期头盆环牵引手术,现在的她每天像“天线宝宝”一样走路锻炼。带着头盆架虽然给她带来很多不便,但是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10月22日,李阿姨接受了第二期弯胸廓成形手术。经过两次手术后,李阿姨的状态越来越好。“护士长,我现在感觉身体状态挺好的,虽然装着这个牵引架有点不习惯,但是我的气喘症状明显好了,身高也在慢慢长高,我信心满满,我会勇敢接受第三次手术,让自己重获新生,迎接最美丽的蜕变!”李阿姨说道。

小乐乐和李阿姨正在进行肺功能锻炼

周大叔重拾生活的信心

“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挺直腰背,成为家里的劳动主力军。”周大叔今年50岁了,是一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患者。他生活在一个10口之家,家里的开销主要依靠他和儿子。这两年,由于脊柱后凸的角度越来越大,腰骶部的疼痛逐渐加重,周大叔已经无法在外打工,只能在家休息。眼看着自己在家不但帮不上忙,还要拖累家人,周大叔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让自己的病尽快好起来,他四处求医,但是,尝试了多种方法都无济于事。

“医生,谢谢你们,我的背不痛了,睡觉都特别香。”9月21日,周大叔在萧山中医院接受了脊柱矫形手术。术后,他的脊柱弯曲角度得到明显改善,脊柱整体角(T5-L5)由术前56°改善到术后的5°。周大叔直言,现在连睡觉都变香了。对他来说,抬头挺胸、仰望蓝天,不再是奢望,新生活正向他走来。相信不久的将来,他又可以外出打工,为家里的生计添砖加瓦。

周大叔重拾生活的信心

嘉善县——九寨沟县“重塑人生脊梁”荣盛援藏健康关爱基金首期为3年,每年投入100万元,定向用于藏区脊柱畸形患者公益救助,具体救助对象为经医院筛选、甄别、核准,患者有意愿进行手术矫形治疗的低保户、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难家庭脊柱畸形患者或持有残疾证的生活困难患者,接下来,将不断有符合条件的九寨沟患者前往杭州治疗。该基金的设立和启动,不仅见证了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浙川卫生健康对口支援工作,彰显了浙江省对九寨沟县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也为藏区的广大脊柱畸形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成为了推动九寨沟县健康扶贫工作发展、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推手。


信息来源: 县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