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近日,G60沪昆高速大云出口北卡口一如往常忙碌,车流如织中,一个挺拔的身影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卡点一线。疫情面前,大云镇人武部副部长程钢没有退却,反而更加谨慎。每天数千辆的卡车从这里经过,逐车、逐人查验信息的工作压力可见一斑,“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程钢总是要求自己查得细致再细致一些;而对一些重点地区流动人员,程钢则会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做好劝返工作,确保应返尽返。 
疫情骤起,高速公路入口既是一道“门”,更是一层“关”。自今年3月中旬开始,程钢便带头冲锋在该高速卡口。清晨的日出、夜晚的凛冽寒风下,都有他“疫”无反顾的坚定身影,“常常忙起来就是通宵,连喝水的时间也没有。”这几天气温升高,不一会儿就忙得头是汗,程钢总是淡然而坚定地表示:“疫情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况且我还是个退伍军人,身体好,能坚持!” 一个卡点就是一道生命“屏障”,只有守住了关卡,才能控制住疫情,对于这一点,程钢心里很清楚。但守关卡的“仗”并不好打,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需要时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每个路过的人都可能会有自己的难处,我们唯有以真心换真心,用真诚和服务赢得大家的理解。”程钢深谙,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铜墙铁壁一般的“硬核”防线,更需细致入微的温情守护。 就在前几天,一位病人需要每周三次前往上海进行血透,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先的节奏,这让他和他的家人焦急万分。“血透病人等不起!”正当全家六神无主之际,程钢赶紧记录下病人的基本情况,并向社区报备申请,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为其畅通了生命路,让病人在防疫“硬核”之外,感受到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浓浓温情。“感谢你们的帮助,我们一定积极配合遵守防疫要求!” 
防控疫情是一场不能懈怠的赛跑。对于流动中的车辆和人员,是去还是留?要处理好这些扑面而来的棘手问题,绝不是拍脑袋就可解决的事。特殊时期、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孩子患白血病急需前往上海化疗,家人在嘉善住院病危、亲属省外赶来……程钢总是不畏繁难,忙前跑后地办理备案手续,为他们畅通就医路或返家路。“有问题,责任在我。”程钢说,“坚持底线原则不能动摇是前提,对来往人员信息核实清楚后,该移交的移交,该隔离的隔离。但非常时期,不能一味劝返。”对这些特殊个案,程钢从不生搬硬套,而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哪里有危险和困难,程钢就冲往哪里。不仅守好卡口“最前哨”,还要护好医学观察点这道防疫“隔离墙”。随着近日大云镇临时医学观察点的启用,程钢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观察点的工作细致而繁琐,风险还不小,容不得半点差池。“隔离人员离家在外时间一长情绪难免有波动,平时必须多留意他们的精神状态。”在程钢看来,观察点对隔离人员来说就是临时的“家”,宁可麻烦自己,也要让隔离人员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家”的温暖。 将心比心,有求必应,程钢将点滴关心关爱融入到观察点服务保障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他还专门创建了微信群,及时了解隔离人员的各类需求,确保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应。一名隔离人员此前脚受了伤,程钢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为其跑腿买药,让对方感动不已;有隔离人员心情焦虑烟瘾犯了,程钢主动和他谈心让对方心绪平缓下来……几天相处下来,在隔离人员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中,逐渐看到了笑容,他们还常常会在群里用“谢谢”“辛苦了”来表达感激之情。 
不仅每周要有两三天坚守在高速卡点,还要每天到临时医学观察点报到,连续作战,程钢的双眼总是布满了红血丝,和儿子也已许久未见。但程钢总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共产党员理应冲在前锋,义无反顾!”他用自己的坚守,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滚烫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