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长三角陶庄智种产业示范园内,农技人员正在田间考察水稻结穗情况。今年,园区承接了各大科研院所74个品种的水稻试验,目前已全部进入灌浆中期。 “总体来说,今年长势比较平衡,丰产性品种发挥较好。杂交水稻目标产量850公斤,从目前来看大有希望。”陶庄镇金穗粮食专业合作社农技人员孟兴中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长三角陶庄智种产业示范园作为省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承担了多家全省知名农科院所的繁(制)种任务,面积达507亩。借助省市县三级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园区搭建起了新品水稻科研试验展示平台,形成从制种、种植到销售的种业全产业链,让一颗颗良种走向田间地头。 “通过试验研究,解决水稻怎样更高产、更省工、更节能、更优质、更环保、更高效等问题,实现水稻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促进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孟兴中表示。 2021年,陶庄镇提出了“2343”种业产业规划,启动建设长三角陶庄智种产业示范园,目前已有9个种业项目成功投产。今年,全镇水稻繁(制)种面积达5290亩,较2022年增加21%,杂交稻制种攻关田亩产打破“浙江之最”纪录。 “经过水稻试验,了解每个品种的抗病害情况、产量情况,判断是否适合在嘉善推广种植。”陶庄镇副镇长王刚说,今年,陶庄镇常规稻繁种已覆盖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73%,为嘉善打造浙北粮仓“核心区”提供种子保障。 今年,陶庄镇还将持续深入推进现代种业“11256”工程,即打造1条种业共富产业链、1个万亩种业公园、2条种业游览路线、制(繁)种规模超5000亩、种业产值超6000万元,为美丽农田披上新装,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芯”动能,使“研、产、销”数字化农业产业新模式的辐射范围逐渐从长三角延伸到全国。 一直以来,我县在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入推进省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加快建设稻米全产业链项目,推进浙粮“数字”粮仓建设,持续夯实我县作为浙北粮仓“核心区”的坚实根基。 “我们将从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关系调整、整合资源品牌建设三方面发力,打造浙北粮仓‘核心区’。”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舒羽介绍,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将在全县打造一个万亩种子基地和一个万亩成品米销售基地,以及若干个万亩高产示范方,“今年20多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开工率100%,投资完成率超过80%。” 今年,县委县政府把建设浙北粮仓“核心区”列入全县高质量发展十张金名片,明确利用三年时间,安排建设项目76个,总投资21.6亿元。重点围绕全域“高标农”、种业“芯片”、主体培优、服务提升、米业品牌五大示范工程,依托浙北平原粮食大产区和嘉善“鱼米之乡”区域资源优势,打造“种子种苗+先进装备+米业全链+综合服务+三产融合”模式,集中展现生态绿色、辐射服务、品牌驱动和共富引领的稳粮优粮核心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