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嘉善

四敢争先·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丨守绿换金 打造江南水乡绿色生态系统
发布日期: 2023-10-09 16:03 浏览次数:

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近日公布,我县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入选,成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全国唯一两次获批的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今日起,推出【四敢争先·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系列报道,讲述在争当国家示范的道路上,嘉善紧扣农业现代化主题,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

这几日,嘉善县天凝镇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加紧进行工程建设。“项目于5月底进场施工,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10月中旬完工。”施工方负责人黄彬告诉记者。

天凝镇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农场农旅融合项目是2023年天凝镇高标准农田叠加项目中的重要一环,总面积340亩,投资约395万元,通过对稻渔综合种养数字化设施、管理平台、基地节点等工程建设,打造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学原理,除了构建生态养殖区,该项目还设置了尾水综合治理区,其中包括沉淀池、曝气池、过滤坝及生物净化池等,通过生物、物理处理技术,养殖尾水将达到《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

项目所在地原先是一处鱼塘,去年,天凝镇通过非粮化整改复耕工作,对其进行改造提升。“我们在四周开挖土沟,进行水稻种植及鱼、蛙、鳖养殖,鱼类的排泄物能为水稻提供养料,田间生长的杂草也能作为鱼类的饲料,实现‘双水双绿双收’。”天凝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俞文昊说。

“稻渔共养”作为一种将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的新型高效立体种养模式,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能大幅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绿色化生产,具有显著生态效益。

“我们上周刚投入了1.5万尾鱼苗,预计11月下旬就能长成了。”俞文昊表示,后期这片农田将会在春夏季节进行水稻种植,在秋冬季节进行渔业养殖,综合提高亩均产出效益,并通过农旅融合项目增加其附加属性,让“稻+”模式在这里落地生根。

“小循环”转动“大生态”。天凝镇通过打造“高标准农田+稻渔种养模式”“高标准农田+农旅融合”的循环农业模式,为产业链高效融合发展按下了“加速键”,预计年产值可达600万元,总效益达150万元。

近年来,嘉善县围绕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业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我们计划到2023年底,完成2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的推广,同时,也在积极争创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为嘉善县农业绿色发展出一份力。”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陆立刚表示。

此外,嘉善县还成立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班,统筹开展对肥料农药、水产养殖尾水、畜禽粪污、农业废弃物等的污染源防控和治理工作。同时,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2022年,秸秆直接还田面积31.5万亩,还田量约10.6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28%;实施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16.3万亩、建成县级绿色防控示范基地27个、创建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3个,西塘镇红菱村被评为首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2022年,嘉善县建成农田退水“零直排”面积2.9万亩,按照规划,到2025年,嘉善县将建成农田退水“零直排”面积9万亩,争创农田“零直排”全市典型。


信息来源: 县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