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总书记强调,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作为示范区的政法机关,理应肩负起服务保障国家战略实施的政治使命。同时,不同区域的交界地带,很容易成为平安法治建设的洼地,成为制约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短板,青吴嘉三地是沪苏浙一市两省的交界处,人流、物流、资金流跨域流动频繁,商业贸易融合交织,曾经“一地一政策”“一地一标准”问题在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存在,给企业和群众带来诸多不便。为此,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党委政法系统秉持“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平安是最大的民生”的理念,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积极开展跨区域协作。2020年8月,三地建立高质量平安法治一体化合作机制,明确8方面22项合作重点,携手打造“C位长安”品牌,以高质量的平安法治建设维护示范区长治久安。 二、创新做法 三地政法系统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大关键词,构建“1+1+N”协作格局。1个框架协议统领:签订《高质量平安法治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明确8方面22项合作重点;1个工作品牌挈领:共同确定以“C位长安”作为品牌名称,合力守护示范区长治久安;N个协同效应引领:在解决跨区域治理难题、深化执法司法制度创新、优化政法公共服务等方面累计形成了99项阶段性创新成果。 1.深化联合党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主心骨,全面深化“党建联盟”,充分发挥联合党建机制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政法铁军,护航示范区建设。三地联合打破行政壁垒,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交流机制,互派党员干部、业务骨干挂职交流,不断锤炼建设“C位长安”的核心战斗力。 2.坚持并肩担当。始终把牢“生态绿色”这一主基调,打好示范区碧水净土蓝天保卫战。联合出台“共护绿水青山”28项措施,首创警长、河长、检察长“三长联动”机制,对“三难管”地带实施联防联控联治,合力守护示范区最美生态画卷。2020年以来共排查、办理公益诉讼案件近460多件,是之前的3倍以上。三地干警成功破获了“6·11”特大跨省非法倾倒固废、“5·2”非法捕捞等有影响力的案件。 3.共享科技智慧。始终握紧“数字赋能”这一主动脉,紧紧拥抱数字革命。由嘉善牵头,建立“长三角示范区执行在线”,在全国首创跨省域执行数字协同,三地累计发起协作事项296项,办结224项,被最高法院写入关于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司法报告。 4.树牢为民情怀。始终站稳“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阵地,竭力、倾情打造长三角“民生幸福圈”。聚焦示范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平安联防、案件联办、矛盾联调等便民惠民举措。如建立示范区社区矫正与检察监督一体化协作机制,在全国率先提出破解办法,先后保障示范区263人次因生产经营等需求请假外出,获最高人民检察院充分肯定。 三、取得成效 三地政法委总牵头,构建“1+5+N”议事机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便民惠民举措,累计形成了99项创新合作项目。相关经验做法获中央、省、市领导充分肯定,被《法治日报》《人民网》等近30家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一是在协作中出实招。99项合作机制都是硬核举措,招招切中要点,步步精准到位。比如,重视思想上的一体化,以政治引领、党建先行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成为带动三地工作融合、促进情感融合、实现发展融合的最重要的抓手。二是在工作中创实效。三地政法系统坚持改革创新,通过统筹谋划,紧密协作,确保各项举措在落实上得到坚强保障,取得显著成效。如“示范区执行在线”实现了跨省域、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行政权与司法权线上协同,以往需要3至15天的办理时间,现最快可缩短至5分钟。三是在创新中得实惠。聚焦办案和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不断深化改革实践创新,全力攻坚克难,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新期盼。比如,出台“共护绿水青山”28项措施,47个跨界河湖等得到有效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