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嘉善是唯一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同时,嘉善还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可谓绝无仅有。 肩负“展示窗”“试验田”“桥头堡”的新使命新定位,奋进新一轮示范点和新三年示范区建设新征程,嘉善将如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精彩篇章?怎样开辟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从县域层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摸索探路?
作为嘉善最隆重、最盛大的经贸活动 每年的善洽会都有风向标意义 
首次在春天举办的2023年善洽会,更是憋足了劲儿—— 签约67个项目,总投资近900亿元,签约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 2500亿元,是嘉善不断趋近的里程碑——在一体化示范区嘉善片区发展规划中,嘉善规上工业总产值到2025年要力争达到2500亿元左右。而2022年,嘉善规上工业产值首破2000亿元大关。 2500亿元,更是嘉善迭代升级的新目标——在新一轮“双示范”建设中,再造一个工业嘉善。 善洽会,彰显再造一个工业嘉善的雄心壮志;后善洽会,更能看到今年嘉善拼经济的逻辑与主线。 “回头看”,才能更好地“向前进”。 自2003年以来,嘉善已举办19次善洽会。但这次有点不同。 受疫情影响,2022年善洽会未能如期举行。在防疫政策调整后,嘉善一改在“金秋”举行善洽会的惯例,赶在正月召开了春天里的善洽会。 县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冬强表示,这次善洽会为嘉善招商大突破年营造了良好的开局,有助于嘉善经济总量快速提升,也是聚焦开放提升,实施地瓜经济提升能级“一号开放工程”的有效实践。 总量提升、开放提升,招大引强无可替代。 
早在去年12月29日召开的县委务虚会上,“关于重大项目招引如何突破的问题”就是焦点之一。时隔9天,1月8日召开的县委全会明确提出“要聚力大招商招大商”。正月初九,全县三级干部大会更是将招商大突破年列为三个年行动之首。 一脉相承的工作思路,预示了今年嘉善大拼经济的一大动向——大干招商。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孤立系统的“熵”不会减小,最终会变得无序和混乱。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开放,通过招引为县域经济注入外力,从而保持活力。 “地瓜理论”告诉我们,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大。 嘉善连续20年列全省利用外资十强县的成绩同样告诉我们,招大引强是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经济的生命线。 嘉善产业链仍然不够全的现状更加告诉我们,嘉善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招大引强,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增加产业粘附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再观此次善洽会,不仅彰显了嘉善大干招商的决心,更透露了嘉善招商思维的变化—— 史无前例地为11个“产值超百亿项目”专属签约,展现了既要百亿投资更要百亿产值的“产值招商”导向; 10位杰出善商逐一上台表彰,鼓励企业家发挥“链主”资源优势,促进以商引商、以企引企; 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分批签约,锚定主导产业精准招商。 “只有持续招大引强才能保持动能不减,必须要以超常规的思维、力度和举措,集中招引一批具有带动性、引领性的大项目,为未来3~5年打实基础、筑强根基。”全县三级干部大会精神掷地有声。 头部企业引领腰部发力 
11个产值超百亿项目;8个投资额超亿美元项目,20个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和高端制造项目;9个科技人才项目……排列此次善洽会的项目数,呈现“橄榄”结构——两头尖、腰部宽。 “这次一共签约了10个项目,既有产值超百亿的大项目,也有涉及通信电子、新能源产业的专精特新项目,是做大做强做持久的新起点。”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产投公司副总经理周俊说。 要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平衡性和发展性,对县域来说,橄榄型的企业群落更加稳定、更有活动、更可持续。 龙头企业是做大总量、做强产业的主抓手—— 立讯、日善2家头部企业持续做大做强,成为打造数字经济千亿产业集群、国开区产值千亿园区的领头羊; 兰钧、富鼎等龙头企业加快向百亿产值企业迈进,百亿企业梯度队伍加速成型; 格科、禾芯为龙头的一批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带动80多家半导体企业集聚集群发展。
从嘉善十多年工业发展趋势看,龙头企业已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也要看到嘉善工业腰杆子还不够硬的实际—— 在全县906家规上工业企业中,10至100亿元产值区间的腰部企业只有20家、占比2.2%,产值515亿元、占比25%。 “如果没有新的龙头拉动,明后年增长态势就很难保持”,县委务虚会早有清醒认识。 
如何推动企业群落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演变?我们从此次善洽会上看到了路径: 招引大项目提供新增量,聚焦通讯电子、新能源等产业链精准招商,紧盯“链主型”企业、百亿级龙头企业补链强链,聚焦专精特新壮大腰部企业…… 而早于善洽会之前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思路与措施更加清晰—— 把握20%的企业贡献80%产值的“二八定律”,紧盯“链主型”龙头企业; 把握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招引细分领域中最优质的头部企业; 把握强链补链的“木桶原理”,围绕重点产业链,引进相关核心企业20家以上,打造“上有乔木、中有灌木、下有底栖”的产业链生态; 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省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以上; 加大企业梯度培育力度,实施“十大百亿企业”培育工程,新培育百亿企业2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以上、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家以上。
嘉善需要头部企业的引领力,也需要腰部企业的支撑力、“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的爆发力。 
除了工业项目签约,此次善洽会还签约了万象汇CBD、沪杭高速TOD文旅综合体等11个城市发展类项目,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创新成果转化验证中心等四个创新载体揭牌落地,体现出再造一个工业嘉善的系统性——产业、城市、科创、人才等要素的联动。 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产无创不存,创无产不灵。从产城融合发展到科创产业联动发展,嘉善用系统思维不断刷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认知层次,“我们招引龙头企业、科创载体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发展产业和科创,还可以扩充人口、做大城市能级”—— 把507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城市,一体谋划推进南部高铁新城CBD、中部中新新城TOD、北部打造祥符荡EOD、老城复兴,建设江南韵、文化味、现代化的中等城市,才能发挥嘉善作为上海大都市圈12个全球功能性节点之一的作用; 全力推进科创绿谷研发总部工程、浙大智慧绿洲工程,保持长期投资的耐心、“久久为功”的定力,才能迎来科技创新的大爆发; 绘好“人才地图”精准引才,在金融扶持、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上持续发力,打造青年发展型县域,做优人才生态。
项目招引、企业服务、平台打造,拼不仅是硬件,更在于营商环境。在善洽会签约的很多企业家都已深刻了解嘉善的营商环境。 从落户到量产,浙江翠展微电子有限公司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让公司总经理彭昊对在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信心倍增,又投资了15亿元IGBT模组新项目。 “我们有技术优势,并与行业内排名靠前的新能源车企有了良好的合作。”彭昊说,在嘉善政府服务下,产能将持续释放,努力成为这一细分行业的龙头。 营商环境就是企业家的口碑,企业家的口碑就是干部的素养、眼界、实干。 由此,更能理解嘉善开展勇当“展示窗、试验田、桥头堡”奋进“双示范”新征程大学习大讨论大担当活动的深意—— 要触及灵魂、解放思想,做“不平躺”干部,以思想上的变革、状态上的提升、气质上的狼性,焕发一种狠劲,把自己逼入绝境,向着最高目标勇猛前进; 要创新方法、比学赶超,全面激发干部的创新潜力,勇于打破常规、主动求新求变,变路径依赖为模式创新,变事事找惯例为大胆创先例,努力破解“双示范”建设过程中的新题难题。 再造的不仅是一个工业嘉善,更是一个全新嘉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