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嘉善

嘉善开启3个月“清除模式”!寄生虫多达6000条,千万别碰!
发布日期: 2023-06-28 16:36 浏览次数:

近期,不少嘉善市民反映在家附近的河道里又出现了福寿螺的踪影,嘉善县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立即展开福寿螺专项整治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628152030.png

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对本土水环境和物种的破坏很大,2003年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资料显示,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3000条,多的达6000条。福寿螺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很强,一只雌螺一年两代能繁殖幼螺32.5万余只。

微信图片_20230628152124.png

在罗星街道鑫锋村的河岸边,不少芦苇、石壁上可以看到一团团的“粉色”螺卵,密密麻麻,非常恶心。河道内还可以打捞上不少比田螺体型更大的成年福寿螺。

9db777bdaea2479f93be1da4209bfe86.jpg

“福寿螺的危害比较大,一方面是它大量繁殖之后会造成生态失衡;另一方面的危害是它对秧苗影响比较大。另外,福寿螺容易寄生大量寄生虫,如果误食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陆立刚说。

目前,嘉善县福寿螺主要生长在内港河道、溇浜、沟渠、湿地公园等浅水区域,以及少量农田中。

老百姓应该如何辨认福寿螺呢?陆立刚介绍:“福寿螺还是比较容易辨认的,福寿螺的口比较大,尾巴相对来说扁平一点。而本地田螺尾巴比较尖,而且口比较小一点,圆整一点,两个看起来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微信图片_20230628152010.png

村民沈雪芳说:“福寿螺看起来有点像田螺、螺蛳,但仔细看还是不一样的,我们都能认得出来。这个东西寄生虫很多,村民们都不会弄来吃。”

微信图片_20230628151955.png

每年4-6月和8-10月是福寿螺产卵期、繁殖期,陆立刚表示,目前,嘉善县各镇(街道)正在对福寿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全力降低福寿螺的危害。嘉善治理福寿螺的主要方法有是人工铲卵拾螺、稻田内采用杀螺胺等杀螺剂开展化学防治,以及通过结合冬春季鱼种增殖放流,试验探索养鸭等进行生态防治 。


信息来源: 县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