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规划信息 > 其他规划

2023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 2023-06-30 15:52 浏览次数: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等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浙江省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嘉兴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推进方案(2023—2027年)》,以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九大行动为主线,坚持“四敢争先”,创新深化、塑造变革,奋进“双示范”建设新征程,奋力开启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全民健康促进行动

1.主要目标指标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0%以上,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低于8.7%,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达47%,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102元以上;力争培育健康浙江行动省级样板1-2个,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人数达9.4万以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开放率达80%以上,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达25%以上,家庭医生居民签约达29万以上,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85%以上。

2.重点工作举措

(1)构建卫生健康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将卫生健康重点指标纳入健康嘉善建设考核重要内容,开展健康嘉善行动“一镇一品”建设,加快推进重要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价工作,形成具有嘉善特色的评价模式。

(2)深入推进国家级健康县创建。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提升系列行动,持续健全健康教育网络,有效整合健康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健康学校、健康机关、健康医院、健康企业等健康细胞建设,全面推进营养健康食堂创建。组织开展科普演讲、技能竞赛、科普创作比赛和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提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力。以健康讲座、健康指导服务、急救技能培训、中医药知识普及等为主要内容,开展“622”订单式“千场”健康教育巡讲“五进”活动,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覆盖率达100%。

(3)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高质量发展。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构建慢性病防、治、康、管的整体融合发展模式。按照《浙江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开展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银牌创建。发挥慢性病“三级预防”工作优势,深化医防融合、体卫融合,至少3家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慢性病一体化门诊。高标准实施慢阻肺筛查、心脑血管高危筛查、血脂异常管理等项目,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民健康氛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均达62%以上。做好一老一小“明眸皓齿”工程,为老年困难群体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为适龄儿童实施窝沟封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筛查干预,协助教育部门做好学生正脊项目,全面建立中小学生健康档案。

(4)做实做优惠民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城乡居民“三免三惠”活动,为9.4万名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为1.25万名7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为1.6万名户籍居民提供免费结直肠癌筛查。高质量完成县民生实事项目,为2.5万名45-54周岁户籍居民免费提供无创基因肠癌早期筛查,为2.0万名户籍高危人群免费开展颈动脉血管彩超筛查。完成浙江省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项目,为1.0万名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疫苗。

(5)全面推进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制定《嘉善县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规范开设精神心理门诊,根据需求建立病房,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精神心理科门诊。开展“医校心理援助”计划和精神卫生“百千万”服务基层行活动。开展抑郁症、老年痴呆等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完善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爱站建设。丰富完善“善美心灵”服务平台,抓好科普宣传活动和经验总结,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以上,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6)落实《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退休临床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生、专科医生等加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优先签约十类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数增加1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70%以上。

(二)实施公共卫生安全行动

1.主要目标指标

提升法定传染病监测敏感性,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保持较低水平;以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规范设置公共卫生科,探索建立疾控监督员;有效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平战结合”机制,组建9支卫生应急队伍和1支综合救治应急队,建立一支20人背囊化基层医疗应急小分队。

2.重点工作举措

(1)做好“乙类乙管”监测预警。保持疫情防控指挥决策和应急处置机制处于激活状态,做好特殊时间节点和不同阶段疫情防控措施。平稳有序做好“乙类乙管”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医疗机构发热患者监测、新亚型毒株病例健康管理等机制,快速识别和监测毒株变异情况。做好发热门诊、流感哨点医院、社区哨点、养老机构、学校和病毒变异监测和分析研判,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策略。

(2)持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遏病亡”,实施医疗救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健全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体系,完善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机制。有序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研究制定必要可行的医疗物资储备方案,推动完善分级分类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制度。

(3)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坚持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分级分类开展健康服务,基层社区配强急救力量和“五包一”队伍,千方百计防重症、降病亡。抓住关键区域和机构,针对农村区域医疗短板,压紧压实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监管防护举措,确保重点人群集聚的机构、场所、点位各项措施到位,保护脆弱人群安全健康。

(4)稳步推进疾控体系改革。积极稳妥落实疾控体系改革任务,优化疾控、监督机构职能配置,推动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深化规范化建设内涵。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筹建高通量测序及分析平台,力争初步具备病原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分析技术能力。加强疾控专业人才招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网络培训、入职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完成疾控机构公共卫生队伍流行病学调查培训。抓好《2023年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任务清单》《2023年卫生健康行政执法效能监测指标》落实,开展卫生健康领域风险研判和集中整治,进一步推进“数智卫监”建设,提档升级卫生监督队伍能力和依法办案水平。织密夯实公共卫生“三级网络”,开展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队伍公共卫生专题培训。

(5)统筹做好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控。加强急性和输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监测防控,加大入境人员登革热、疟疾等输入性传染病监测和筛查。巩固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控成果,进一步完善科学补碘长效机制,强化碘营养水平和病情监测体系;开展春秋季查螺灭螺工作,持续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

(6)建立艾滋病分子传播网络监测体系,建立警医协作艾滋病精准防控工作机制,强化高危人群、高传播风险病例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持续巩固艾滋病疫情低流行水平。开展“无结核社区”试点项目工作,争取提早实现消除结核的防治总目标。落实《浙江省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实施方案(2022—2030年)》,新报告抗体阳性者的核酸检测率达85%以上。按要求做好国家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认证评估工作。

(7)推进精神卫生工作。结合“除险保安”和护航杭州亚运会要求,指导开展异常行为人员排查管理,做细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随访、评估、分类、分级干预、健康体检、精神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工作。力争使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达到5‰以上,规范管理率90%以上,规律服药率80%以上,面访率90%以上,体检率80%以上,预防和减少患者肇事肇祸案件发生。

(8)拓展“浙里急救”功能。贯通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救护车达到预通知全覆盖,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有效衔接。推进急救知识技能培训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

(9)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推进巩固国家卫生县(镇)创建工作,推动卫生创建向健康单元建设升级。加强病媒生物防制效果监测和评估,做好罗星街道病媒生物防制水平A级巩固和魏塘街道A级创建,其他镇(街道)做好B级复审工作,积极创建无蚊社区。巩固提升省卫生村、省健康村“满堂红”成果,大力开展除四害样板村建设。

(10)加大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全面贯彻落实《嘉兴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22-2025年)》,以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为重点,纵深推进职业健康保护专项行动,助力营商环境提升。完善职业健康领域风险提前化解机制,推进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落实属地职业健康监督执法辅助职责。广泛开展健康企业建设,抓好争做“职业健康达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活动。

(三)实施县域医疗卫生提升行动

1.主要目标指标

千人床位数5.6张、千人医生数3.6人、千人护士数4.0人,县级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占比40%,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达到国家服务能力基本标准,40%以上达到推荐标准,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建成县妇幼保健院,完成魏塘街道、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工程,新增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医学生35人,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新增巡回医疗点7个,65%以上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至少拥有1名执业(助理)医师。

2.重点工作举措

(1)深入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深化县域医共体人财物一体化管理,优化医共体绩效考核方案,加强医共体内人员统筹调配使用,推进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至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优先保障基层卫生人员需求,开展县级骨干专科医师能力提升等专项培训,加快建设县域学习共同体。完善“总额预算、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等医保政策,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连续的县域健康服务新模式。

(2)全面实施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七大行动”。启动市县共建重点学科、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强县域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针对群众需求和主要外转病种增设二级学科、发展亚专科,积极推广介入、腔镜、微创、体外膜肺氧合等技术。县一院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三四级手术占比分别达到30%、15%、25%以上。

(3)纵深推进县镇村一体化急救体系建设。深入构建“村(社区)急救哨点-镇(街道)急救单元-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治疗”的县域“五环”急救链,编织嘉善特色急救网络,打造县域急救体系建设全国示范样板。全面推进院前急救一件事“微改革”,推动关口前移、力量前置,院前急救复苏成功率继续保持全省县域第一。实现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镇(街道)全覆盖,新增应急救护培训师资50人以上,对800名“村村救”志愿者开展医疗救护员职业技能项目培训,救护员培训发证人数达2万。

(4)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以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标准为支撑,完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全科、儿科和中医科等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家庭病床建设。完成魏塘街道、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工程,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新增巡回医疗点7个,重塑升级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造全域15分钟的医疗服务圈。

(5)推进基层特色专科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康复、护理能力,逐步提供与医共体建设相适应的住院服务和适宜手术。推进与居民健康需求、疾病谱等相适应的基层特色科室建设,打造“一镇一品”“一院一特色”。2023年推动创建市级基层特色专科3个。

(四)实施医学高峰攀登行动

1.主要目标指标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三级乙等医院达到B++等级,国考名次稳步上升。县级综合(中医)医院每百名卫技人员年科研经费达到20万元以上;县三级和二甲综合(中医)医院重症床位占总床位数的比例分别达8%、4%以上。

2.重点工作举措

(1)推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嘉兴医院项目落地建设。高水平推进县级医院建设,持续深化县一院与浙大二院的合作。建成县120急救中心,加快推进区域急诊医学中心、县护理中心等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接轨沪杭优质医疗资源,2023年推动成立2-3个名医工作室或专科联盟。县中医院成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进一步拓展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合作深度。推动县一院成为嘉兴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

(2)启动实施新一轮市级、市县共建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按照“强核心专科、抓重点专病、补薄弱专科”的思路,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推动省级龙头学科、市级共建学科(专科)与胸痛、卒中、创伤诊治中心建设。到2023年底,新增市级共建学科不少于3家,市级重点专科1家,县级重点专科7家。

(3)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县中医院通过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评审,县二院通过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复评,县三院通过二级甲等专科医院复评。两个医共体牵头医院主要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达到三级医院水平,促进全县二级及以上医院医疗质量同质化、医院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升县级医院管理骨干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科学健康运行。明确县级医院功能定位,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提升病例组合指数(CMI)值和高相对权重(RW)值病例占比。

(4)全面深化星级法治医院创建行动,建立卫生健康事业单位依法执业风险提醒机制,提升公立医疗机构依法管理、依法决策、依法运行水平。

(五)实施优生优育保障行动

1.主要目标指标

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巩固在历史低水平,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8个;新增社区托育机构不少于15家,新增具备临时托、计时托功能的托育点(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或向日葵亲子小屋不少于12家;严重致残致畸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每千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生数达1.2,建设公共场所五星级母婴室2个,四星级母婴室4个。

2.重点工作举措

(1)推动建立“幼有善育”奖补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市相关优化生育政策的部署,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建立社会分担机制,减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女性产假期间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落实生育登记制度与人口监测预警“周通报、月统计、季分析、年研判”机制。

(2)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推进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标准化建设。每个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备专业从事儿童保健、妇女(含孕产)保健的医生各2名,至少配备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的儿科或全科医生1名。

(3)深化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优化婚孕检、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服务项目。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方案,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免费筛查病种由4种增至29种。推进0-3岁婴幼儿发育监测筛查和干预,筛查率达93%,对可疑发育异常及早干预。

(4)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编制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以省、市、县民生实事为抓手,加大普惠托育服务资源供给,普惠占比达到55%。建成基层“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3家。

(六)实施老年健康支撑行动

1.主要目标指标

每千名老年人医疗机构康复护理床位数达5.5张;建成1个县级安宁疗护病区;40%以上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积极争创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培育1家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2.重点工作举措

(1)落实《浙江省“十四五”健康老龄化实施方案(2022-2025年)》和《嘉兴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嘉善县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社区、居家康复护理服务。按照《浙江省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评价标准(试行)》,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规范化率达75%及以上。

(3)做好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开展老年糖尿病患者眼底筛查530人、口腔健康及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评估10600人、痴呆综合防控212人、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36850人。

(4)深入推进安宁疗护工作。成立县级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组建安宁疗护专业团队,建成1个县级安宁疗护病区,提档升级具备设置条件的3个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房。探索开展“居家-社区-门诊-病床”多元一体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5)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依托县级老年健康(医养结合)质量控制中心,持续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七)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行动

1.主要目标指标

新增1家三级中医医院,100%以上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六类十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建成1个基层旗舰中医馆。

2.重点工作举措

(1)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各医疗机构中医科为骨干,打造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全方位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县中医院成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和人才培育能力。

(2)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建设。推进县级医院高层次人才和基层高素质人才队伍体系建设。创新方式,强化师承教育,优化带徒晋升、带徒科研机制,做强师徒学科团队建设。通过举办中医药科普和义诊活动等形式,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3)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县中医院升格为三级中医医院。依托全国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加强县域中医药龙头学科建设,推广基层适宜技术,进一步提高全县医疗机构中医药诊疗和处方占比。到2023年底,县中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达到17%,国考排名达到前38名,创建1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成1个基层旗舰中医馆。同时,保持全县基层中医类执业医师配比达到20%以上,每千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5。

(八)实施数字健康高地建设行动

1.主要目标指标

力争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县级平台测评达五级乙等,达四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2个以上;“浙江健康数据高铁”覆盖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及6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使用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决策应用。

2.重点工作举措

(1)以“浙里护理”为重点,加快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构建从预约线上诊疗、智慧医保结算、线下居家护理、药品配送到家等线上线下一体联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闭环。力争“浙里护理”接入机构达到4家以上,年服务量超过5000人次。

(2)鼓励支持各级医疗机构探索创新“未来医院”和“未来医疗”的典型场景。分级分类建设星级智慧健康站,鼓励支持未来乡村(未来社区)加快推进智慧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

(3)迭代升级120指挥调度系统,为接线员首接负责制创造平台支持和技术支撑,指导呼救者进行现场自救与互救,有效填补专业院前急救力量到达前的“空窗期”。推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协同,打通各平台之间的“信息孤岛”搭建数据联通渠道。完成县域急救联合质控平台建设,实现全链条信息即时分析、质控数据实时动态显示、医疗质量监管反馈等多项功能,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各环节工作效率及质量,促进整体工作可持续提升。

(4)加快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疾控、智慧肿瘤信息系统建设;提升智慧卫监建设成果,上线“婴浴无忧”项目,推广医疗机构院内感染重点环节风险智控在线项目;进一步固化预防接种“一件事”改革项目成果,加快长三角示范区预防接种互联互通和打击非法行医项目建设进展。

(5)推广使用爱国卫生(病媒生物)信息管理系统。以病媒生物智慧化专项防控为切口,通过发挥监管部门、单位主体、PCO公司、群众联动协同,打通病媒生物防制的各个环节,完善工作网络体系,实现病媒防制全生命周期的监测与服务。

(九)实施“三医”协同治理行动

1.主要目标指标

公立医疗机构异地结算开通率达80%;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和人员支出占比分别达到34%和45%,全面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2.重点工作举措

(1)协同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住院DRG 疾病分组方案,优化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持政策,开展中长期康复按床日付费。

(2)协同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推动基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优化新技术新项目医保支持政策。落实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

(3)联合出台《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决定办法,建立健全人才、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薪酬总量专项激励机制,充分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4)持续深化卫生健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严格规范卫生健康行政执法,贯彻“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行“首违轻微不罚”等柔性执法制度和非现场执法,优化简案快办等现代化执法方式。

(5)认真贯彻落实清廉医院建设五年行动计划,高标准推进县一院、县中医院2家“县级清廉单元示范点”建设,全面开展示范点、展示点和培育点建设。强化数字赋能,逐年提升县域公立医院清廉指数,深入实施公立医院“院科两优 德医双强”工程,聚焦“阵地、品牌、活动”精耕细作,厚植医院清廉文化。聚焦重点领域、关键少数、风险环节,深入实施重要在建工程“红色工地”创建行动,加强对医院党组织书记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监督,完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严肃查处药械购销和医疗服务中收受回扣、“红包”等腐败问题,深入开展收取“耗材回扣”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构建巡查一体化工作格局,制定《年度巡查工作方案》,开展驻点巡查,及时发现整改问题,适时组织“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

(十)加强系统党的全面领导

1.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突出政治忠诚教育、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面向系统全体党员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综合运用勇当“展示窗、试验田、桥头堡”,奋进“双示范”新征程大学习大讨论大担当活动,全方位开展“十百千”大学习大宣讲、“六问六破”主题大讨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医院、进两新组织、进青年人才活动等,结合“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推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举措在全县卫生健康系统落地见效。

2.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部署要求,高质量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依托“习近平浙江足迹”现场教学项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嘉善片区的生动实践等特色教学资源,组织开展重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的联系点、考察地等实地访谈学习活动。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结合“四敢争先”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作示范、勇争先”承诺践诺、“敢为敢闯、互比互拼”擂台赛等活动。

3.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援中非中国医疗队队员重要回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等为重点,制定《年度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探索建立“个人自学+学习研讨+集中学习”模式,全面推行中心组专题式领学、研讨式互学,建立学习质效旁听制度,结合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高质量完成调研报告,推动“第一议题”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4.深入实施“红船领航·善医先锋”工程,着力打造“一院一品”“一支部一品牌”。着力健全党建统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机制,对照“党建强、融合强、服务强”的红色医共体目标,推进县域医共体共建、共管、共享党建新模式,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作用,推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成熟定型,开展“一进五好”支部创建,每年按20%比例动态评选“五星”党支部。

5.完善意识形态责任落实工作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落实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意识形态、宗教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层层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强化对讲坛、论坛、年会、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等阵地的管理。深入开展意识形态专题教育培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研判,党委牵头每年专题研讨意识形态工作、宗教工作2次,分析政治生态2次。

6.突出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健全党支部参与科室管理和重要事项决策机制,加强“双带头人”培育和“双培养”工作,提高公立医院科室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占比,创新党支部参与科室管理和重要事项决策的方式方法,重要议题坚持党内先研究,做到事前充分论证、事中科学决策、事后督促落实,保障重要情况党内先知道,重大问题党内先讨论,不断提升支部管理效能,打通党的领导在医院的“最后一米”。

7.强化人才支撑,推动卫生人才政策体系更新迭代,指导公立医院进一步研究完善配套引才办法,打造更优人才生态。建立健全全闭环的工作推进机制和人性化的服务机制,持续推进“四个互认”和三地高峰人才联合激励计划,分级分类落实医学类人才引进补助,完善荣誉激励机制,全面强化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选育管用链式机制,锻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卫生健康团队。

8.全面加强局机关政务新媒体和各医疗卫生单位新媒体运营管理,树牢全系统“一盘棋”思维,形成网上宣传合力,内容上精准定位,形式上严肃活泼,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专业信息,讲好卫生健康故事。加强网络舆情发现和跟踪研判,完善舆情监测预警、报告转办、快速反应及指导处置机制,持续提升网络舆情引导处置能力。

9. 强化除险保安,全面做好杭州亚运(残)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维稳安保工作。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精密智控机制和应急处置体系。以消防、危险化学品、建筑设施等为重点,全面排查整治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推动“智安医院”建设提质增效,不断提高医院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巩固提升平安医院建设成效。完善保密工作制度,增强保密意识,加强保密管理,筑牢保密工作防线。完善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度,深入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进一步压实反诈工作责任,强化反诈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信息来源: 县卫生健康局(县计生协会、县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