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示范点 > 五个先行区 > 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嘉善上榜!“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
发布日期: 2023-07-10 17:45 浏览次数:

 近日,2022年度全省“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活动揭晓最终获评名单,嘉善县获评美丽浙江十大样地(县级单位),嘉善县陶庄镇获评美丽浙江十大样地(乡镇)。

获奖名单.jpg

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的评选,比拼的是一种大生态的概念,涉及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城乡协调发展等方方面面。近年来,嘉善以“双示范”建设为契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迈向共同富裕等方面成效明显。

①示范引领治水先行

嘉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优化水环境、做好水文章是重要内容之一。嘉善实施控源截污、生境改善、构建水下生物群落等一系列清水举措,对南北祥符荡191万平方米的水域进行水生态修复。

祥符荡全景图-2.jpg

“以前,这边杂草丛生,乱糟糟的,我们管祥符荡叫野荡。现在水清了、岸绿了,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散步。”正在此开展党建活动的国网嘉善县供电公司党建部沈伶妮告诉记者。

经过治理,南北祥符荡水体平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水平,部分指标达到Ⅱ类,沉水植物覆盖度70%以上,透明度两米以上,实现了“水清岸绿、鱼翔鸟栖、草长‘萤’飞”的美好愿景。

9647.jpg

祥符荡.jpg

除了重点项目建设,嘉善共完成12个工业园区、9个镇(街道)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累计建成173个“污水零直排区”。嘉善还积极推进姚庄经济开发区建设省级“污水零直排”标杆园区,启动大云镇工业园区、天凝镇工业区、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污水零直排区”标杆园区建设。

2022年,嘉善县4个出境断面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17个县控及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达标率为100%。

②技术创新践行低碳

立足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战略定位,嘉善以良好生态优势,围绕“双碳”战略,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嘉善.jpg

西塘镇纽扣园区是全国知名的纽扣辅料产地,但一度存在工艺装备落后、治污能力不足的问题。嘉善县痛下决心,开展专项治理,综合运用“关、停、并、转”等手段提升产业竞争力,腾出绿色低碳发展空间。

“经过系列整治,我们腾退了‘散乱污’企业743家,腾退土地994亩,腾出用能量13.8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25.4万吨,但纽扣高新技术企业从0家增长到了12家,省级科技型企业从4家增长到了33家。整个纽扣产业实现了‘凤凰涅槃’。”西塘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围绕低碳发展,嘉善还诞生了一座“近零碳”科创村落——竹小汇。通过对腾退村落进行改造,引入生态科研机构,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注重建筑节能科技的运用,着力打造首个“真零碳”创新聚落样板。

“竹小汇零碳科创聚落通过综合应用光伏屋顶、污水处理、地源热泵、风力发电等低碳技术,实现村落能源自给自足、物质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固液废物产生,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先行实践经验。”嘉善生态环境分局局长赵一峰表示。

③绿色发展携手共富

在嘉善县姚庄镇,有一个随处可见橘元素的村子,这个集休闲观光、产业融合、生态研学、亲子教育于一体的大乐园,吸引了不少游客。

沉香村 悠游沉香荡,醉美江家港.jpg

“我们主打亲子研学,去年最高峰时一天有将近2000人到3000人。”沉香村党总支副书记吴佳斌介绍,沉香村在水生态修复工程的基础上,开展村容村貌、全域景观、文创产业、智慧乡村等领域的全面提升,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农民居家就业、居家创业、增收致富,迈向共同富裕。

无独有偶,借力乡村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还有位于姚庄镇东部的横港村。姚庄镇紧扣生态绿色目标,创新推行“三治积分+金融赋能+生态绿色加油站”模式,村民通过维护环境卫生、做好垃圾分类等获得积分,可直接兑换成现金使用或换取生活必需品,以此激励引导村民齐心为生态绿色“加油出力”。今年,姚庄镇还积极探索将“三治积分”优化升级,助力共富。

美丽乡村——横港村.jpg

“在扎实推进生态治理的同时,我们把实实在在的福利递到老百姓手中。如今,‘生态绿色加油站’模式已在姚庄镇实现了18个村全覆盖,累计服务近10500户居民家庭。”横港村村委会副主任杨苗虎说道。

“如今的嘉善,乘着‘双示范’的东风,紧扣‘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一体化示范、共同富裕’五大目标,不断厚植生态优势,全力打造绿色共富示范区,一幅全域秀美的江南水乡图景正在嘉善徐徐铺展。”嘉善生态环境分局局长赵一峰表示。


全屏播放:开始播放后点击右键选择“缩放”中的“全屏”,双击则退出全屏。

 近日,2022年度全省“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活动揭晓最终获评名单,嘉善县获评美丽浙江十大样地(县级单位),嘉善县陶庄镇获评美丽浙江十大样地(乡镇)。

获奖名单.jpg

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的评选,比拼的是一种大生态的概念,涉及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城乡协调发展等方方面面。近年来,嘉善以“双示范”建设为契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迈向共同富裕等方面成效明显。

①示范引领治水先行

嘉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优化水环境、做好水文章是重要内容之一。嘉善实施控源截污、生境改善、构建水下生物群落等一系列清水举措,对南北祥符荡191万平方米的水域进行水生态修复。

祥符荡全景图-2.jpg

“以前,这边杂草丛生,乱糟糟的,我们管祥符荡叫野荡。现在水清了、岸绿了,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散步。”正在此开展党建活动的国网嘉善县供电公司党建部沈伶妮告诉记者。

经过治理,南北祥符荡水体平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水平,部分指标达到Ⅱ类,沉水植物覆盖度70%以上,透明度两米以上,实现了“水清岸绿、鱼翔鸟栖、草长‘萤’飞”的美好愿景。

9647.jpg

祥符荡.jpg

除了重点项目建设,嘉善共完成12个工业园区、9个镇(街道)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累计建成173个“污水零直排区”。嘉善还积极推进姚庄经济开发区建设省级“污水零直排”标杆园区,启动大云镇工业园区、天凝镇工业区、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污水零直排区”标杆园区建设。

2022年,嘉善县4个出境断面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17个县控及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达标率为100%。

②技术创新践行低碳

立足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战略定位,嘉善以良好生态优势,围绕“双碳”战略,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嘉善.jpg

西塘镇纽扣园区是全国知名的纽扣辅料产地,但一度存在工艺装备落后、治污能力不足的问题。嘉善县痛下决心,开展专项治理,综合运用“关、停、并、转”等手段提升产业竞争力,腾出绿色低碳发展空间。

“经过系列整治,我们腾退了‘散乱污’企业743家,腾退土地994亩,腾出用能量13.8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25.4万吨,但纽扣高新技术企业从0家增长到了12家,省级科技型企业从4家增长到了33家。整个纽扣产业实现了‘凤凰涅槃’。”西塘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围绕低碳发展,嘉善还诞生了一座“近零碳”科创村落——竹小汇。通过对腾退村落进行改造,引入生态科研机构,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注重建筑节能科技的运用,着力打造首个“真零碳”创新聚落样板。

“竹小汇零碳科创聚落通过综合应用光伏屋顶、污水处理、地源热泵、风力发电等低碳技术,实现村落能源自给自足、物质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固液废物产生,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先行实践经验。”嘉善生态环境分局局长赵一峰表示。

③绿色发展携手共富

在嘉善县姚庄镇,有一个随处可见橘元素的村子,这个集休闲观光、产业融合、生态研学、亲子教育于一体的大乐园,吸引了不少游客。

沉香村 悠游沉香荡,醉美江家港.jpg

“我们主打亲子研学,去年最高峰时一天有将近2000人到3000人。”沉香村党总支副书记吴佳斌介绍,沉香村在水生态修复工程的基础上,开展村容村貌、全域景观、文创产业、智慧乡村等领域的全面提升,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农民居家就业、居家创业、增收致富,迈向共同富裕。

无独有偶,借力乡村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还有位于姚庄镇东部的横港村。姚庄镇紧扣生态绿色目标,创新推行“三治积分+金融赋能+生态绿色加油站”模式,村民通过维护环境卫生、做好垃圾分类等获得积分,可直接兑换成现金使用或换取生活必需品,以此激励引导村民齐心为生态绿色“加油出力”。今年,姚庄镇还积极探索将“三治积分”优化升级,助力共富。

美丽乡村——横港村.jpg

“在扎实推进生态治理的同时,我们把实实在在的福利递到老百姓手中。如今,‘生态绿色加油站’模式已在姚庄镇实现了18个村全覆盖,累计服务近10500户居民家庭。”横港村村委会副主任杨苗虎说道。

“如今的嘉善,乘着‘双示范’的东风,紧扣‘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一体化示范、共同富裕’五大目标,不断厚植生态优势,全力打造绿色共富示范区,一幅全域秀美的江南水乡图景正在嘉善徐徐铺展。”嘉善生态环境分局局长赵一峰表示。


信息来源: 嘉善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