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嘉善

“八八战略” 嘉善实践丨从“打通”到“联通” 从“联通”到“畅通” 大道如虹筑坦途 城乡统筹一路牵
发布日期: 2023-07-25 11:13 浏览次数:

7月25日,《嘉兴日报·嘉善版》刊发《从“打通”到“联通” 从“联通”到“畅通” 大道如虹筑坦途 城乡统筹一路牵》一文,全文如下:

7月21日上午,在姚庄镇桃源新邨北门站点等待了5分多钟后,徐阿姨带着孙女顺利坐上了开往县城的103路公交车。“公交车通到自家‘门口’,非常方便,到县城也就半个多小时,车里还有空调,现在住在乡下和住在城里都一样。”徐阿姨说。

“八八战略”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统筹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要一体化,交通是基础。一条条宽阔美丽的道路,连接着城镇和农村,牵出的是城乡融合的新面貌。“以前去别的镇都是坐船,来回要大半天时间。”回忆起从前,徐阿姨感慨,路通了,有公交车就不一样了。

城乡一体化最直观的体现无疑是公交车。以前,我县城乡交通以水路为主,陆路为辅。1991年12月1日,魏塘镇开通环城公共汽车,但是只有一条线路,并且只在城区内运行。2004年9月,我县开通了汽车站至大云的城乡公交,途经17个站点,总长12公里,这是我县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公交线路,恰恰始于“八八战略”提出后的第二年。2008年,我县完成撤渡建桥,实现村村通公交。记者从县城市公交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县域内共有城乡公交线路51条,线路总里程达到848.6公里,约等于嘉善到湖南长沙的直线距离。

“开了近20年公交车,县内很多线路都开过,路越变越宽,越来越漂亮,水泥公路基本都改成了柏油路。”103路公交车司机万振武说。

有路才有车,1970年,杭枫公路顺利完工,填补了县内公路交通的空白;1998年,第一条经过我县的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建成通车;“八八战略”提出的当年,嘉善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一条条漂亮整洁的马路铺到了村民家门口。

沿着103路公交车线路一路前行,学仕路、姚庄大道等一条条道路宽阔通畅,沿路绿化葱茏,风景宜人。2021年,嘉善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在当年度全省“四好农村路”以奖代补考核结果中,嘉善排名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长791.3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100%,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占比年底前可实现100%,百人以上自然村通等级硬化公路达100%,城乡公交一体化率100%,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不仅是“四好农村路”,我县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也在全力赋能城乡交通。行驶过魏俞线东端,103路公交车来到开发区(惠民街道)黄山路,该道路横穿320国道。2021年7月,我县对区域东西向主干道320国道嘉善段进行了改造提升,全长超过15公里,年底全部完工。坑坑洼洼的水泥路被平整的柏油路替代,双向四车道变六车道,绿化、排水、亮化、智慧管理等全面升级,道路面貌焕然一新。

过了黄山路,103路公交车行驶到金嘉大道,此时车辆要从平黎公路高架下穿行而过。去年1月,作为县域内首座高架,平黎公路高架正式通车。该高架起点位于世纪大道交叉口,终点位于木业大道交叉口,总长度7.59公里,通车后不仅方便群众出行,大大提升行车舒适度,也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进一步完善了嘉善的交通网络。

嘉善城乡交通的蜕变远不止于此——兴善公路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高速通车,我县南北向交通选择更加多样化;嘉兴至嘉善第三通道(嘉善段)率先建成、姚杨公路等一批省级“断头路”成功打通……蜕变还在继续——嘉兴至枫南、嘉善至西塘两条市域铁路先行段开工建设;嘉善大道快速路、兴善大道快速路先行段开工建设……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交通建设为城乡统筹打下了坚实基础。县交通局规划科副科长陈晓栋表示,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嘉善未来将构建“七横五纵”的县域路网框架,更好地实现县域路网的内联外畅,从而实现长三角、示范区、县域三个“半小时”交通圈。


信息来源: 县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