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嘉善

嘉善:聚“贤”赋能助力“千万工程”
发布日期: 2023-08-10 15:20 浏览次数:

“在培育雪菜种子时,要注意避开酷暑高温天,可以减轻病虫的危害。”近日,嘉兴市聚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嘉善县天凝镇光明村乡贤蒋惠云对村里的雪菜种植户进行雪菜育苗培训。蒋惠云说,8月份将要对雪菜进行育苗,准备下半年的雪菜种植。在做好本地种植户培训的同时,他还将一批“甬雪1号”种子送去庆元县隆宫乡黄坑村,指导当地村民做好育苗工作。就在今年6月底,嘉兴市聚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被授予“之江同心·凝贤共富”实践基地称号。

今年是浙江省实施“千万工程”20周年。多年来,嘉善县统一战线依托“嘉有善贤”新乡贤服务品牌打造,汇聚乡贤资源,凝聚乡贤力量,充分发挥乡贤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特色优势,助力“千万工程”建设。

引领撬动产业发展

浙江一里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塘街道乡贤孙军返乡从事农业10余载,他积极发挥乡贤作用,搭建产销平台,打造了核心示范基地610亩,带动联合基地6260亩,联结农业经营主体近1500户。

2021年,浙江一里共裕农业管理公司协同阿里巴巴(盒马鲜生)在嘉善县建立盒马村,实现嘉善农业小微产业园的提档升级,带动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向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打造生产、加工、销售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最近,我们还计划在鑫锋村建设智慧大棚,结合蚂蚁亲子文旅项目等,将美丽乡村转换为美丽经济。”浙江一里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年来,乡贤资源在嘉善各地不断扎根开花结果。天凝镇光明村乡贤蒋惠云致力于天凝雪菜产品研发以及引领周边群众雪菜种植技术提升,并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优质农产品会议推荐天凝雪菜;大云镇乡贤潘菊明将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相融合,在缪家村发展景观生态农业,并积极发挥“辐射效应”带动当地更多农户致富……截止到目前,已有22名乡贤回乡创业,乡贤牵线引进项目52个,实到资金10多亿元。

凝心聚力涵养善治

“半个月巡检一次,对河道周边的垃圾进行清理。”天凝镇马塔塘村乡贤张海弟表示,他从小在村里长大,喝村里的水,对村里的事物都有感情,作为一名乡贤,即使年岁已高,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去年3月份起,马塔塘村乡贤参事会实施嘉有善贤·贤聚共富——乡贤共治巡河护河活动,邀请热心公益的乡贤,配合责任“河长”共同参与河道管护,群策群力推动河道及周边环境整治。

在乡贤领办“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中,乡贤们带头创建,自觉净化房前屋后环境,共同打造美丽家园,每年参与开展各类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文明宣传等活动500多次,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宜居、宜业、宜游的生产生活环境。

不仅如此,嘉善县还创新“贤调”模式,成立乡贤调解帮扶团,建立乡贤矛盾调解工作室,全县1600余名乡贤按个人所长、资源禀赋等编入相应小组和网格,走村入户,了解群众“家务事”,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

多元反哺惠民安民

时下正值暑假,但位于开发区(惠民街道)大通村的“银杏学堂”内依然传来阵阵读书声、歌唱声。2014年,大通村10余名党员、乡贤发起成立了“银杏基金”,以助学奖学为主要形式反哺家乡。2016年,依托“银杏基金”,大通村开办了“银杏学堂”,开展艺术类、传统非遗类、舞台表演类、互动体验类的课程,邀请乡贤、名师定期上门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辅导、讲座。

2022年,大云镇40余名乡贤、企业家成立了“共富基金”,首批“共富基金”全部用于投资农村高效农业设施,并由大云镇政府下属国有企业每年按照投资额的10%进行固定分红,履行助农帮困、公益慈善等社会责任。

近年来,嘉善还全面梳理乡贤人才资源,精准匹配基层百姓需求,将医疗、助困、文化等乡贤资源下沉到网格、延伸到阵地,全县建立各类老娘舅工作室、乡贤茶馆、戏曲工作室等乡贤服务阵地60余个,如今,这些服务阵地已成为乡贤联结基层群众情感的重要平台。


信息来源: 县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