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嘉善

嘉善创新指数领跑全省 彰显高质量发展活力
发布日期: 2024-11-15 17:19 浏览次数:
分享:

近日,省统计局、省科技厅联合发布了2023年度全省90个县(市、区)的创新指数。嘉善创新指数168.7,排名全省第五,居全省县(市)第一。其中,科技投入、技术创新、转型升级3个科技进步监测一级指标均列全省前五、全市第一,综合创新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在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城市(未来水务)实验室,圆溜溜的机器人正在管道里工作,所到之处,管壁模拟污垢纷纷掉落,它身后拖着的长“尾巴”,清晰地把作业画面传送到管道外的电子显示屏。“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管道清洗机器人装备及管道测试平台,专治老小区水管水垢。”实验室特聘副研究员郭健介绍。说话的1分钟里,机器人已经向前爬了近1米。“实验环境下,最快行进速度能达到每分钟10米。”

饮用水在管网输送期间易出现水质恶化,供水管网内部污垢是实现龙头水达标最难啃的“硬骨头”。未来城市(未来水务)实验室研发的智能管道清洗机器人装备开发的超声导波耦合高压气水脉冲的供水管网智能清洁技术,能对管网内部进行自动化、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清洁检测,专门清洗小管径供水管道中的细菌和水垢,保障“最后一公里”配水品质。

为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产力,浙大智慧绿洲探索建成“一试点、一中心、一平台、一基金、一园区”,打造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点,探索组建“产业经纪人”队伍,为实验室提供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合作拓展等全方位支持服务。截至目前,已促成30余家科技企业在嘉善注册落地。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嘉善积极推动“科创祥符”科技成果转化赋智试点行动,建设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综合服务中心“两个中心”,整合四大创新载体、科技大市场及西安交大、浙工大等合作院校力量,建立“4+1+X”科技成果征集体系,多方面、宽领域开展科技成果征集,截至目前,已集聚科技成果1123项;对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等进行资源统筹,按功能定位构建开放共享的小试、中试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优公共服务。

点胶、铆合、检测……在20多道工序流转下,一只只磁保持继电器走下智慧产线,被打包运往下游客户手中。在电力磁保持继电器细分领域,位于姚庄镇的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目前在该细分领域,格蕾特的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三。”公司董事长彭勇自豪地说。

格蕾特电器专业研发、生产及销售电力继电器、电流互感器和分流器,尤其在电力磁保持继电器细分领域深耕20多年,去年还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同时向新能源充电桩、光伏和储能设备等领域拓展,进一步增强在细分领域的专业度、创新力。

为进一步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嘉善通过健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企业创新成长链,构建科技政策精准培育、“浙里加计扣除”精准服务、创新需求精准对接、“三色评价”常态管理的“一评三精准”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创新培育体系,打造包括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雁阵”式科技企业梯队。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39家,总量全市第一,新增量连续6年全市第一;认定省科技领军企业2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400家。

接下来,嘉善将继续以“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抓手,围绕创新载体能级提升、创新主体提质增效、科技人才引育留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四个方面,全力打造科创产业联动发展先行区,完成国家创新型县创建工作,塑造“双示范”建设新动能新优势。


信息来源: 县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