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嘉善

冲刺四季度 夺取全年胜丨产学研深度融合 协同发力结硕果
发布日期: 2024-11-20 16:30 浏览次数:
分享:

2024年仅剩一个多月,这段时间,罗星街道各企业正全力以赴地投入紧张而有序的生产中,力求打好今年收官战。

在赋同量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赋同量子”),员工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目前,公司共有员工三十多人,硕士及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占比一半左右。公司首席技术官吕超林表示,四季度是业务高峰期,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需求较大。

“每年年初,我们就会根据本年度的生产计划进行招聘,新人经过半年的培训才能上岗。所以虽然四季度的时候会更忙一些,但是我们做好准备,并不慌乱。”吕超林告诉记者,今年,公司的产值预计超过4500万,争取向5000万冲刺。

2017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及其超导单光子探测技术团队等投资,赋同量子落户归谷智造小镇,依托强有力的人才团队和产业园的政策扶持,走上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研发成果加速落地。

目前,公司已为国内外科研单位和企业用户提供约170台套世界先进水平的SSPD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逾7成,有力推动了高端科研仪器国产化和量子信息领域科技进步,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公司年产值保持20%的稳定增长率。

近年来,罗星街道以嘉善归谷智造小镇为主平台,着力打造嘉善县产业转型“示范点”、人才集聚“智高点”、创业创新“精品点”。今年1-9月,罗星街道规上工业产值73.6亿元,同比增长5.4%;规上工业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长6.7%。浙江大学科技园未来创新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嘉善研究院顺利开园,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更深入。

同样位于嘉善归谷智造小镇的浙江亿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也十分注重科技创新,目前已有专利263组,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约占年销售总额的5%。此外,公司重视产学研融合,已经和华东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

“今年,我们和苏州科技大学合作了一个直流电机无刷驱动的项目,苏科大的老师先给我们进行线上培训,再落地进行实操。”公司研发中心产品开发二部新动力开发科主管杨冬林告诉记者,与外界其它电机相比,他们新研制的无刷电机在安全及使用寿命上都有较大优势。经过产学研融合,公司增加了技术储备,后续将根据产品规划情况投入实际使用。

最后两个月,订单已是满负荷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已做好充足准备,除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同时继续着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1-10月,公司产值13.75亿,预计全年销售额能达到17亿,同比增长45%。

罗星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陆金杰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研发费用达到1.68亿元,同比增长6%。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提升科创平台赋能作用,做强做精科创载体;提升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生态,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


信息来源: 县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