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民生实事 > “七优享”工程

【老有康养】嘉善县“三改四创”构建县域银发经济体系
发布日期: 2024-11-22 10:01 浏览次数:

近年来,浙江省嘉善县以“三项改革”为先导,以“四项创新”求突破,通过推动老年人医、康、养、护和文、旅、体、食、购、娱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县域银发经济体系,探索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新领域,打造“浙里康养”县域样板。

“三项改革”激发养老服务动能

嘉善县实施公办养老机构国企化改革,由县国投集团注资5000万元,成立善和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资产并购、运营权归集和人事任命权集中等举措,对全县公办养老机构实行统管,将县老年公寓等5家养老机构从事业单位转为善和养老下属企业,建立灵活选人用人和绩效薪酬机制,实现连锁化、品牌化、标准化运营,共盘活资产约2亿元。

在医养融合改革方面,嘉善县整合优质医养资源,所有养老机构与辖区卫生院签订康养协议,创新设立11个“巡回医疗点”,由医护人员每周上门为机构老年人开展诊疗、配药服务,年服务20万人次;由专业医疗机构康复师为养老机构内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康复训练,每年工单结算超6万件。新建机构通过“医养联建”模式统筹“医康养护”资源,如罗星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医疗床位259张、养老床位412张,由卫生院为机构老年人提供全程医疗保障和康复支持。通过改革,嘉善县年均降低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护理成本600余万元,带动康养消费200余万元。

同时,嘉善县积极推动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扶持善和养老运作智慧养老大数据中心,创新打造城乡一体“颐养智享”应用。在治理端,民政部门通过科学分析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等数据,实现养老政策科学制定、设施统一规划、服务项目按需设计。在用户端,智能手机、AI语音机器人、华数电视物联端“三端互通”,精准为老年人提供福利政策一键办理、个性化养老方案定制等服务,有效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目前,全县老年人均已注册“颐养智享”应用,工单总量超700万件,结算金额达1.7亿元。

“四项创新”拓展银发经济市场

嘉善县创新机构养老新格局,将养老机构区分为兜底型、普惠型、特需型三种类型,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嘉善将189名特困老年人集中到省四星级养老机构银福苑颐养中心供养,进一步提升特困老年人照料服务及管理水平,有效盘活200多张机构床位用于市场化运行;引入优质企业参与3家公办养老机构运营,出台系列税费优惠、床位运行补助等政策,逐步形成公建国营、公建民营、纯民办养老机构5∶3∶2科学布局;围绕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规划在大云度假区新建一家幸福颐养综合体,打造出以医、康、养、旅为核心,立足嘉善、辐射长三角的田园乡居持续照料退休社区。

为让老年人享受到便捷可及的服务,嘉善县创新社区养老模式,将专业服务送到老人身边。一是做好“一餐饭”。嘉善县建立5家社区老年食堂和30个老年助餐服务点,开放4家养老机构食堂,实现送餐上门县域全覆盖,日均助餐量超过3000人次,带动老年人助餐消费1200万元。二是打造“医康养护一条链”。嘉善县打造3家基层健康颐养中心,累计服务老年人3000余名;布局10家康复辅助器具租售体验中心,今年累计租售辅具超5000人次;80%以上的村(社区)照料中心与辖区卫生服务站毗邻建设,并设立远程医疗“云诊室”,老年人可与三甲医院专家“面对面”进行远程医疗。三是打造示范商圈“一条街”。嘉善县以5A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基础,在农村地区打造“养老一条街”,叠加银行、老年食堂、健康颐养中心等功能,同时,重点打造“银发金街”,设置康复辅具中心、康养生活驿站、社区食堂等,让老年人一站式享受社交、购物、餐饮、娱乐服务。

结合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实际,嘉善县创新居家服务新场景,让老年人安心放心。一是发展居家养老市场。嘉善县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探访关爱、精神慰藉等居家上门服务,已形成18个连锁化片区。同时,依托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嘉善县将优质护理服务向城乡延伸,共创造就业岗位2000多个,居家服务市场年营收达到1.5亿元。二是探索居家医养结合。嘉善县探索建立家庭养老床位、家庭病床“两床融合”上门服务机制,由家庭医生和护理员共同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和连续性医疗服务支撑,实现养老与医疗“零距离”,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三是守护居家老人安全。嘉善县积极开展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智慧化改造,通过安装智能床垫等居家守护“安心七件套”,实时守护老年人安全。

嘉善县突出多元供给,努力创建银发经济发展新路径。一是聚焦标准化建设,以创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为契机,开展《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等10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验证及实施效果评估,建立3家标准化实践验证基地,完善智慧养老、医养结合、居家照料等46项标准规范。二是打造专业化队伍,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初步实现以聘任制和经营目标责任制为主的市场化选人机制和契约化管理体制;鼓励引导中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并给予3万元—5万元的入职奖励;出台“技能津贴+岗位补贴+专项奖补”激励政策,持证护理员每月可获得200元—1200元的财政补助。三是提供多元化服务,实施“银龄讲学”“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等项目,全县拥有老年志愿团队240多个;组建县老年教育联盟,健全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办学网络,目前已实现镇(街道)老年学校全覆盖;加强老年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累计提升改造老年人健身场所675处,推动老年人体育生活化、健身常态化。


信息来源: 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