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的载体、创新的活动、便捷的服务,嘉善各基层党组织以集聚党群阵地“人气活力”,让广大党员群众感受到党的“政策暖”“服务优”,形成了“一核多点、四级联动”的“10分钟党群服务圈”。 “面筋塞肉、豇豆炒肉、雪菜冬瓜,拿好哦,慢慢走……”在大云镇缪家村民大食堂,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盛饭、打菜、舀汤,村民们排队接过饭菜。“这里好吃又放心,解决了我们的难题。”村民顾德兴高兴地说。 在缪家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全村人口的31%。为解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以及外出务工子女难以照料父母的困难,缪家村将腾退旧厂房改造成村民大食堂,精心设计基础外观、内部装饰,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营模式,经过近一年筹备,大食堂圆满落成,让村民在家门口共享幸福“食”光。 “我们在走访时,了解到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随即召开了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建立村民大食堂。”村党委委员李丹丹告诉记者。今年5月,缪家村民大食堂正式启用,食堂由村集体自主运营,全年开放,定向从村民中选聘工作人员,定点从缪家村共富超市中集中采购食材。全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申请用餐;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在食堂内优惠用餐;90周岁以上高龄长者,可免费用餐。 “我们还组织了党员志愿者协助老年人就餐。”李丹丹表示,党员志愿者的用心服务,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的关系。 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服务党员群众的窗口阵地,其作用是否能发挥好,关键在于能不能让“家门口的服务”于细微处“多用情、多用心、多用力”,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罗星街道江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年社团的学员们正在舞蹈房内练习舞步。 “原先一个人在家也没事做,现在通过跳舞认识了朋友,心情更加愉悦了。”居民俞建珍说,社区会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丰富的休闲活动。 江南社区发挥党建联建机制,先后落地“家门口青少年宫”“家门口老年社团”“家门口青年夜校”等6项“家门口”系列党群服务项目,每个月开展便民服务、讲座沙龙、娱乐休闲等活动,不断提升党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将党群活动阵地放到居民‘家门口’,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推开门就是幸福美好生活。”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沈逸予表示,接下来,社区将持续完善党群服务阵地功能,深入推进“家门口”系列活动,让更多党员、群众参与到党群活动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