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嘉善

旗开得胜·服务直通车丨陶庄:增长22.26%!城矿真抓实干实现首季“开门红”
发布日期: 2025-04-18 15:39 浏览次数:
分享:

4月17日一大早,一辆装载了来自江苏某加工企业刨花的货车,缓缓驶进位于嘉兴陶庄城市矿产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矿公司)的不锈钢园区,这些废不锈钢在这里将进行称重、分拣、压块后送往位于福建省的青拓集团。这个春天,城矿公司的废不锈钢园区里,轰鸣的机械声与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合奏出产业升级的奋进乐章。

“我们根据客户送来的料进行分拣,有些是封烤料、有些是普通料,不同的料型进行不同的分拣,像这些是‘311’(不锈钢型号),那边是‘304’。”嘉兴陶庄城市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由晓曦介绍,“每批原料都要经过光谱仪‘验明正身’,就像给废钢做DNA鉴定。”通过手持光谱仪,每批进来的料他们都会进行检测,确认废不锈钢的材质、纯度,以便后期的分拣。

伴随着轰鸣声,抓钢机舒展铁臂,将原料进行相关的分拣后,投入压块机进行压块,松散的废料瞬间压缩成规整的金属立方体。在他身后,不同材质的金属块已垒成整齐方阵。正是这种“精耕细作”的分拣模式,让这个去年9月才启用的园区,在今年一季度就创下1.5万吨的销售业绩。“上个月一天最多的时候进来600吨左右。”由晓曦说。

这份春日里的产业脉动,凝结成首季耀眼的成绩单:一季度城矿公司实现产值22.44亿元,同比增长22.26%,废不锈钢销售1.87万吨,创收2.20亿元,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实现“百亿城矿”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尤为亮眼的是去年投用的废不锈钢园区,仅今年一季度便贡献1.5万吨销量。“数字背后是城矿公司全体员工工作的丈量,是光谱仪每天几百次的精准检测。”城矿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杨翻开工作日志,密密麻麻的记录见证着“开门红”背后的真抓实干。

转型的密码藏在细节里。质检车间墙上,记录着每周发现的不同贵金属;码头工人老张的记事本里,夹着各种金属识别指南。这种全员奋进的氛围,让城矿公司从单纯收废钢,蝶变为长三角重要的不锈钢再生资源基地。

前不久,江海联运一期码头项目港口经营许可证经嘉兴市交通局审批通过,开始进入试运行。“陶庄不产一块铁,成为全国闻名的钢铁小镇,‘无中生有’的不只是一个园区,更是一条绿色循环产业链。”王杨表示,下一步城矿公司将布局有色金属板块的拓展,陶庄这座不产铁的“钢铁小镇”,正将每块废钢都锻造成高质量发展的铺路石。

他描绘着“水陆双通道”蓝图:一方面,今年3月,城矿公司与青拓集团、沙钢集团等知名企业达成供应链合作协议,构建了稳固高效的产业供应链体系;另一方面,水上通道打通后,城矿公司将积极打造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废钢集散港口,有效增强项目、资金吸引力,同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贵金属领域开辟新赛道。

王杨指向远处正在试运行的江海联运一期码头:“目前还在进行航道的升级提升,提升之后千吨海轮将直抵陶庄,我们的废钢能沿运河驶向近海。”


信息来源: 县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