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善县紧紧围绕“绿色农业”发展目标,以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县创建工作为契机,深入推进全域农业绿色融合发展,有效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水平,进一步促进农药减量、产品提质和农业增效。2016年,全县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2.2万亩(其中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近50%),融合绿色防控应用面积8.1万亩,共计增收粮食3239.2吨,节本增收1350.6万元。2017年,统防统治已签约面积13.6万亩,融合绿色防控面积11万亩。8月16-17日,全省绿色防控暨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一、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1.强化政策引领。研究出台《嘉善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并配套一系列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扶持政策。如按照大户补规模、散户补服务的原则,稻麦复种50亩以上每亩补贴100元;加大社会化服务扶持力度,为散户提供水稻统防统治或小麦统防统治作业,服务达到100亩(含)以上,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80元/亩(小麦统防统治奖励20元/亩)的标准补助等。 2.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整建制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技术小组,实施技术人员联系基地制度,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充分利用植保技术大培训,进镇入村到社开展绿色防控技术指导,进一步加大财政惠农补贴政策宣传力度。今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13期,培训人数1061人次,发放技术资料万余份。 3.强化考核督导。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与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相结合相融合,作为“五水共治”“美丽嘉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县委县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逐项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确保任务完成、指标达标,全面建成生态文明样板区,推进全域农业绿色融合发展。 二、坚持融合发展,科学定位绿色防控方向 1.抓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相结合。加强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落实病虫监测工作岗位责任制,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量和高峰期,根据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合理科学发布病虫情报,对病虫进行综合防控。同时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通过分片负责、分类指导、科学防控,确保病虫害应急防控效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今年以来,共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6期。 2.抓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协调应用生物防控、理化诱控、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有效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切实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优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安装频振式杀虫灯587台,应用螟虫性诱剂6920套,释放天敌赤眼蜂300万头,融合绿色防控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6.6%。 3.抓绿色防控与美丽田园相结合。以农药减量和生态保护为目标,应用性诱剂诱捕、天敌释放、田埂种花留草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今年以来,田边种植波斯菊、琉华菊、芝麻、向日葵等蜜源植物5万余米,栽种香根草9万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90%以上,处置率100%,绿色防控区蜘蛛、绒茧蜂等有益生物数量比农户自防区增加4倍左右。 三、探索机制创新,努力提升绿色防控水平 1.培育一批现代化绿色农业主体。加快推进绿色农业主体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植保专业合作社11家,已成为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惠民街道新润村组织实施整建制社会化统防统治服务,按社组建服务小队服务散户,2017年签约农户525户,占比达65.2%;服务面积2040亩,占比41.5%。 2.推广一批农企合作示范项目。积极推广农企合作示范项目,目前全县共建有2个示范项目。其中,天凝镇农丰植保专业合作社与浙农植保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共建,推进合作区域绿色防控建设,研究农药减量新技术,实施农药经营新途径,探索飞防服务新模式。2017年,核心示范区从去年的3050亩增加到5100亩,与276户农户签订统防统治服务协议,服务面积达1.012万亩,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带动辐射面积10万亩以上。 3.打造一批绿色农业著名品牌。以“绿色标准化生产”为抓手,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宣传,植保服务组织注册登记的“软香粒”、“陶萝米”、“范东大米”、“缪家大米”等稻米品牌,统一标注“银加善”集体商标,售价高于市面上同类产品2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