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菜味、橘圃霜余、环碧清流、迎曦古色、春轩听雨、秋阁观蟾、梅岩竞秀、霁雪寻诗。”在清·光绪《嘉善县志》中曾有过这样一段关于陶庄镇汾南村旧时景致的描写,仿佛写尽了这一美丽村落一年四季的美景。回到现代,“画中汾南”的美誉一直声名在外。这里“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乐景象,成了无数人心驰神往之地,高质量呈现了美丽乡村的“汾南实践”。 放眼未来,汾南村的美丽故事才刚刚开始,只待汾南村人共同续写。 
是谁摇着小船,甜甜笑脸,风铃响在屋檐 是谁立下石碑,传承百年,刻下不变诺言 一张蓝图 “秀美乡村”呼之欲出 上世纪90年代,汾南村经济薄弱、并不富裕,是一个不起眼的偏远乡村。这一乡村的美丽蝶变还要从2007年说起。当很多村还在为振兴村级经济发愁时,汾南村早已快人一步,拉开了整村整治的序幕,在全村9个自然村内港一气呵成修筑起了8公里长的驳岸,将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总长约10公里。2009年,全村整体环境有了质的提升。 在那之后,汾南村乘势而上,根据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部署,围绕“一片区一特色,一村落一景观”建设蓝图,2015年,在全县率先提出了整村整创“美丽乡村”。那时,汾南村更是与乡村旅游“一见钟情”,形成了具有独特旅游特色,即集“清新的环境、和善的乡邻、野趣的玩耍、自然的劳作”于一体的“画中汾南”。 古色古香的景区村庄游客中心,按旅游标准建设的景区公厕,富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特色美食,一条条乡村道路整洁美观,朝着四方延伸,仿佛在“招手”欢迎八方来客......这段时间,在汾南村自然村夏河、姚溇等地,一处处旅游相关配套设施相继建设完工,为今后承载更多游客打下坚实基础,也意味着该村正朝“秀美乡村”前行。 
永禁碑成生态名片,蛙声十里合唱,沁入心田 夏墓荡边村落相连,牵手漫步花田,徜徉湖边 一池碧水 “美丽河湖”一脉相承 在汾南村夏河大浜旁,有一块民国六年所立的永禁碑,碑上刻有“永禁垃圾投河、埂树砍伐、鹅鸭放河”字样,是汾南村祖辈传下来的民风“戒尺”。在永禁碑精神指引下,汾南村人爱河、护河,这一方“美丽河湖”也成了该村独有的宝贵财富。 河港虽很窄,但水流却很清澈,弯弯曲曲、银链一般的河流纵横交错地在村落里流淌,河面上倒映出一座座小巧玲珑的桥梁、岸边的树丛和农家小院的篱笆。凡是去过汾南村的人,无不对村里的河流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走进自然村姚溇深处,还可看到一处水域开阔宽广、当地村民称之为门前荡的地方,再放眼眺望,便可看到浩瀚无垠的夏墓荡。这片片水域在阳光下闪耀着点点银光,有着许多美丽传说,也哺育了一方百姓的繁衍生息。2019年,汾南村借助这一天然的水资源优势,顺利完成了整村湖荡市级美丽河湖创建,打造了一处“水美乡村”。 近年来,围绕这一方水生态,汾南村也一直致力于注入更多元素,以此吸引更多游客。在汾南村门前荡,岛上凉亭与亲水平台,间或点缀其间,让人与河流更加亲近;夏墓荡畔,一家名叫“爱莲小筑”的民宿新颖别致,配套齐全;一处处精心布置的农家院落也各具特色,让游客有了更多驻足欣赏的地方。 
醉了,就在梦中水乡,醒来,还在画里汾南 一位达人 “文化之魂”开蒙启智 五彩斑斓的麋鹿,形态飘逸的蝴蝶……在汾南村孟岩艺术空间,人们可以看到造型各异的雕塑及绘画作品。近年来,本着“让艺术家扎根乡村,致力于乡村美育发展”的初衷,汾南村邀请上海艺术家孟岩来到这里。每月,工作室都会结合“文化礼堂”乡村美育计划,开展青少年美术公益课,包括静物绘画、艺术写生等。“工作室大门经常敞开着,时常有村民进来参观,我也会热心向他们介绍作品。”孟岩说,来到这里,既是缘分,也是发自内心的选择,希望可以把美育传播给更多村民。 如果将目光移转开来,就会发现,汾南村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在文化礼堂,七岁孩童开蒙礼礼仪、“疫情防控先进典型”学习宣传、“好家风传承”新时代文明实践、“我们的村晚”文艺演出暨迎新祈福……一个个活动精彩纷呈,让文化礼堂真正成为了村民的精神家园。在文化熏陶下,汾南村也涌现了一位位道德模范、最美好人。年近花甲的张小弟纵身一跃,救起失足落水女孩,让素有积善之乡的村庄再添善美风采;疫情期间,年过七旬的陆松清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志愿队伍,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展现无私志愿情怀。 
一天又一天相见,一遍又一遍点赞 一片孝心 “善美家风”润物无声 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家风家训馆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在汾南村,处处可见“善”的元素。之中,“孝”是一抹最为亮丽的色彩。 村民欢聚一堂,处处张灯结彩……每年,汾南村都会举办一个非常隆重的活动,即姚溇母亲节。多年前,姚溇乡贤卜闰秋感念母亲养育之恩,自发与同村好友发起姚溇母亲节,从最初办几桌,到后来最多时办了20多桌,从本村辐射到了其他村。为方便姚溇的老人们饭后散步串门,卜闰秋等人还发动整个自然村村民众筹资金建造路灯,点亮了村庄,用实际行动弘扬孝道传统美德。以孝治家的风气在姚溇逐渐形成,卜闰秋本人也因嘉言懿行垂范乡里,被村民誉为“乡贤典范”。一时间,汾南村的善美民风也传为美谈。 几个子女都很孝顺,一有空闲就会给老人买菜送肉,添置衣物,聊天解闷;担心老父亲年纪大了洗衣服吃力,子女就将老父亲换下来的厚衣服拿回自己家里洗;在老人百岁之际,几个子女还举办了一场情意浓浓的百岁宴,共同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在陶庄镇汾南村11社,陆贞祥一家的故事也被人广为称颂。他们秉持着以和为贵的家风家训,书写了新时代的家风故事,再次弘扬了以孝为先的优秀传统文化。 
水绿相映把家园连成一线 小岛相连把幸福交织成片 一座小岛 “蓝色珠链”生态如画 神情愉悦的扑蝶少女,具有强烈钢铁气息的拓荒牛、雄鸡和脸部特写……今年年初,汾南村南出岛上多了一些造型巧妙别致、独具特色的钢铁艺术雕塑,这一现代艺术与乡村田野的和谐融合,让宁静的田野风光多了一层独特的味道,宛若一处现代艺术的空间。 陶庄以钢铁而闻名,这些雕塑富有鲜明的钢铁元素,兼具绿色环保的理念,部分采用了当地废钢铁边角料制作组装而成,传达了开拓进取、诚恳务实、朴素无华的陶庄民风和诗意祥和、富有人文艺术色彩的乡村生活。在南出岛的周边,也有很多美丽惊喜。小北出岛、大北出岛连绵成片,门前荡、夏墓荡波光粼粼;出入南出岛的小径上,每到春天,油菜花簇拥盛开,风景美不胜收。而在南出岛不远处,静藏着一处休闲农场——野绿港家庭农场,垂钓、烧烤、采摘,可供游客在煦日和风中放松心情、举家欢享。 对于未来,汾南村还有一份“升级版”的美丽畅想:将南出岛、小北出岛、大北出岛三个水岛通过修建环湖游步道串联起来,开展烧烤、垂钓、观光等乡村旅游项目,逐步形成一条集吃、住、行、游于一体的汾南村特色旅游服务链,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 
生态增绿,文化增彩。 多年来,在打造整村“美丽乡村”的路上,汾南村收获了诸多荣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特色民居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省级传统村落、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A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美丽乡村美育村、嘉兴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嘉兴市绿化示范村、嘉兴市科普示范村、嘉兴市首轮“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先锋村、嘉兴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村、嘉善县十大醉美精品村落、嘉善县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等。该村村级可支配收入每年更是以10%的速度增长。 近年来,汾南村在怡人的湖光美景、水乡文脉中又不断植入创新因子,只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注入更多风景,让大众看到了这一乡村绽放出的人文、生态交相辉映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