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灵活、神情专注,“00后”双胞胎兄弟小琦(化名)和小峰(化名)在天凝镇“残疾人之家”厂间包装毛巾,从外表看,几乎看不出高大帅气的兄弟俩都患有五年以上较为严重的精神性残疾。 小琦和小峰的父亲告诉记者,兄弟俩自上初中以后,开始变得不愿意说话,喜欢独处,晚上也常常睡不着觉。经医生诊断,他们患有较为严重的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从那之后,兄弟俩到处求医问药,每天服用大量药物,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孩子的不幸让整个家庭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 转变从2019年开始。兄弟俩所居住的天凝镇,建立了一所“残疾人之家”。弟弟小峰先被招收,每日除了参加简单的劳作外,还经常与同事们一起参与康复理疗、文化活动。天凝镇“残疾人之家”负责人何春芳说,小峰刚来时只会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什么都不会做,后来他变得快乐起来,会发出会心微笑,还会主动帮管理人员搬东西,对待工作尤其认真。 弟弟的改变让家人看到了希望。今年初,家人为刚刚出院的哥哥申请进入天凝镇“残疾人之家”。如今,兄弟俩不仅能自食其力拿到了相应的工资,还通过参加培训、外出旅游等,开阔了眼界,渐渐感受到了被社会认可的那份满足。 小康路上,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嘉善对残疾人民生改善和脱贫工作高度重视,尤其是对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智力和精神三、四级以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格外关心,积极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机会。记者从县残联了解到,目前,嘉善已建成8家以辅助型就业为主,集托养、康复、培训、文化体育、维权等各项服务于一体的工疗型“残疾人之家”,成功帮助230余名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并辐射带动残疾人家庭脱贫。全县自上而下积极打造全面扶残、助残、爱残的良好氛围,助推“双示范”建设,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 “现在和过去真是天壤之别。”双胞胎的父亲说,因为他也患有肢体残疾,不能正常工作,以前全靠妻子打零工撑起这个家,“现在孩子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我心情变好了,身体也变好了,近一年都没有去住院,晚上也能安然入睡。” 兄弟俩每天坐公交车下班回家,到家后细心照顾家里的小猫、小狗,甚至帮大人做点家务……他们原本抑郁的内心正在慢慢向这个世界打开。“相信他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小琦、小峰的父亲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