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太浦河边,灰鹭凭栏而望,注视着从40公里以外而来的一汪清水。 一条太浦河,西接东太湖,东注黄浦江,将青浦、吴江、嘉善三地串连。对于地处下游的嘉善、青浦两地来说,太浦河还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两地分别在这里设置了取水口。 联防联治共抓保护 在河道纵横的江南水乡,治水护水是体现“生态绿色”要义的重中之重。在姚庄镇银水庙村,有支由老党员组建的水源地保护巡查队,最近他们的成员里又多了新成员。下午3时一过,陈娟就跟村里的巡查队一起出发了。作为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兼职委员,这是她第二次参加巡河行动。“7月底我来到银水庙村挂职学习,大家都是喝同一缸水的人,一起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陈娟说。 银水庙村位于姚庄镇西北部,北与上海市金泽镇相连,紧邻二级水资源保护地——太浦河。为加强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确保周边水源地供水安全,2011年4月,在姚庄镇银水庙村党总支的支持下,村退职干部、老党员潘根龙带头,5名老党员自发组建成立了银水庙村水源地保护巡查队。队员们每周一次,9年来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潘根龙清楚地记得,刚开始巡河的时候,河面上漂浮的水葫芦、浮萍等水草,打捞船都来不及清理。 
2018年以来,我县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东风,围绕饮水安全、河道保洁、水域保护等核心工作,与上海、江苏等地累计召开水利省际协作会议6次,出台水利省际协作相关政策方案4项,建立“联合河长制”,开展定期联合巡河、交叉巡河,落实联络员制度,参与跨区域联合巡查共同解决水环境问题;推进“省际协作机制”,合作建立水质检测定期通报制度和水源水质预警实时通报工作机制等,实现指标分检、数据共享,切实统筹污染防治;落实“长效管护机制”,青浦区、昆山市、吴江区、嘉善县达成《环淀山湖区域水环境联防联治合作框架协议》和《青昆吴嘉水域保洁一体化协作框架协议》,共同抓好水源地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此外,我县和上海签订《关于太浦河饮用水水源省际协作及嘉善应急水源合作框架协议》,在我县饮用水源发生突发事件无法供水时,上海方面可向嘉善提供21万吨/日反向供应原水,作为嘉善应急备用水源。正是在联防联治共抓大保护的背景下,潘根龙跟他的队员们日益感受到了太浦河的变化。“你看现在的河面多清爽,可能偶尔有一两处水草漂浮物,但是比以前,大家的心更齐了!真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一起守护我们的大水缸。” 
碧水清流润齐民心 2013年以前,银水庙村有大规模养鸭场7个,村民同时也是巡查队队员的潘秀珍家的2亩7分地就承包给了养鸭大户,每年能拿到租金2000元。“当时听说要拆鸭棚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担心今后少一部分收入的,好在村里都给我们想到了,我家的地现在都种上林木了。水是越来越干净,空气是越来越好了!”现在,银水庙村根据农户庭院门前三包、月度检查评比等制度,给予每年每户500元、每人100元的补贴,再加上2700元的租金收入。这笔账,潘秀珍怎么算都划算。 在巡查队的示范带动下,姚庄镇银水庙村党群联动参与生态保护的举措越来越实,村民对生态的保护更加上心,人居环境也越来越好。今年连续两期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登上红榜。更让村民们感到骄傲的是,最近,长三角青吴嘉一体化联动治水交接断面水质首次达标率100%。 水网相连共护水脉 如果说东西走向的太浦河是一颗珍珠,那自此往北,连接我县各大湖荡,承担着城镇防汛和生态景观任务的河道就好比是连接起颗颗珍珠的项链。我县河网交错,水网相连、水系相通、水脉相承。太浦河经白鱼荡、沉香荡,可以与和尚塘相连,有着“浙北桃花岛”美誉的北鹤村就在和尚塘东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姚庄镇以水为媒,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这几天,位于北鹤村的五彩姚庄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五彩姚庄项目将植入以五种颜色为代表的产业体系,其中首个颜色就是代表着诗画江南水乡的蓝色。 “我身后这条河叫做横枫泾,我们将在项目中给予它新的诠释,开发过程中注重水源保护,把水的文章和价值做到最大。”望着眼前河宽约100米的河道,浙江宏逸五彩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加松开始了布局,在项目推进中,他们将对区域内的水系进行重新梳理和净化,在保持水乡生态的完整性的基础上,赋予水的运动功能,并将慢行系统、水上景观、田园生产等要素植入,做好区域内河湖生态系统的保护者。“把每一个项目中的水资源做优做好,再把每一个项目有机串联起来,那我们的水资源就可以实现联合的整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