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盛大开幕,全方位展示了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与伟大变革。在浙江展区,歌斐颂、汾南村等嘉善元素精彩亮相,迎来参观热潮。 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多年来,嘉善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统筹城乡发展,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美丽经济,推进农旅融合,探索形成了“城乡一体、乡村振兴”的城乡统筹发展嘉善模式。2021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324元,同比增长8.8%,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59,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3%,位列全市第一。 村庄变景区 生活变了样 走进大云镇缪家村,农家别墅整齐有序,宽阔整洁的道路两旁,稻田与花海延伸向远方。碧云花园、十里水乡、歌斐颂等景区串起了一条甜蜜产业链。 村庄变景区,生活跟着大变样。便民服务街上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成了白天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拉家常、看电视、做手工,揣着养老金的老人们聚在一起消磨时光。69岁的吴玉英是这里的常客。“人老了也开始享受生活了,一个月2000多元的养老金,还担心啥!” 缪家村在实现退休年龄养老安置全覆盖的基础上,创新探索“薪金、租金、股金、福利金、养老金、创业金”“六金”共同富裕模式,让全村百姓共享发展红利。“村里每年拿出400多万元分给老百姓,年底还对老党员、老年人、九星文明户等进行福利补助。”村党委书记陆荣杰自豪地说,“现在城里人羡慕农村人,农村人羡慕缪家人。” 
缪家的底气何来?全靠产业“旺”起来。2008年,习近平同志来到缪家村调研指导城乡统筹,“走在前列、作好示范”的嘱托给了缪家人前行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十多年来,缪家村大胆创新实践,念活“土地经”,形成以缪家乡村振兴学堂为中心,以丰乐合作社为主的优质水稻种植区,以碧云花园、云帆农场为主的生态水果采摘区,以美华水产养殖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区,以嘉德园艺、阿煜花卉为主的精品花卉培育区的“一院多点”的多业态大农业布局。依托区位优势,对原有标准厂房进行“工改工”有机更新,积极参与“飞地抱团”强村项目,实现每年“物业经济”收入超800万元。集聚歌斐颂巧克力等优质旅游项目,引导农户转产转业,目前全村有农村休闲旅游点8个、国家级4A景区2个。缪家村集体收入也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不足5万元,跃升到2021年的1420万元,这其中美丽经济转化收入占了近三成;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过5.2万元,高于嘉兴市平均水平约1万元。 老集镇焕新颜 引来“金凤凰” 老集镇衔接“城头乡尾”,承载群众的记忆乡愁,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节点。位于姚庄沉香共同富裕聚落的丁栅水乡SOHO,原本的闲置房屋变成了科创平台,不仅颜值提升,还引来了“金凤凰”。 从事消化道智能诊疗机器人创新研发的浙江势通机器人科技(集团)公司是首批落户该聚落的科创企业之一。从深圳到姚庄,势通科技看中的正是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交通便利、生态优美,创业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吸引人才。”势通公司核心创始人之一、公司CTO胡峰如是说。 依托一体化示范区,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引进科创、文创、农创等产业,打造集科研办公、旅游度假、会展会议于一体的青年回流创业基地,正是沉香共同富裕聚落承载的使命。“我们希望以产业和社群激发老集镇的产业活力、消费活力、创业就业活力。”负责招商运营的浙江省宏逸五彩农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加森表示。 
产业强起来,百姓“腰包”也得鼓起来。姚庄镇各村的乡村振兴公司纷纷入股势通科技,让村民变“股民”,共享发展红利。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嘉善城市规模及资源集力持续扩大,客观上导致部分老集镇板块的边缘化。为此,我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在江浙沪交界的丁栅老集镇率先破题。“我们将进一步建强老集镇枢纽节点功能,在吸引社会资本的同时,延展提升洪字圩、江家港、反斗浜三个乡村空间,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激活城乡发展内生动力和能力,为同样逐渐走向衰落的老集镇提供共富样本。”姚庄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幸福缪家、共富沉香,近年来,我县打破镇村界限和要素流动障碍,连续实施四轮“强村计划”,采用“土地+资金”“强村+弱村”模式,重点选择省级以上产业平台、特色小镇、县镇两级商贸区等优势区块,统筹布局“两创中心”,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实施“飞地抱团”项目23个,115个村参与抱团337村次,推动村均经常性收入从实施前的79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435万元,所有行政村经常性收入全部达到100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