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善县坚持党建引领,突出缩小“三大差距”,突出“扩中”“提低”,积极推进“共富工坊”建设,有效畅通村企合作渠道,推动富余劳动力转为富余生产力,为强村富民注入红色动能。2021年度嘉善县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9∶1,连续3年呈缩小态势。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感受我县“共富工坊”建设过程中涌现的致富经验和创新做法。
天凝镇党委牵头嘉善杨庙雪菜产业管理协会和相关村、企党组织,在雪菜产业化综合体成立共富工坊,主要对雪菜进行再加工、包装,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的同时,促进村集体经济固定增收。该工坊吸纳当地农村就业人数30余人,帮助就业人员人均月增收5000元、村集体年均增长30万元。
先锋培育,擦亮行业品牌

面对落后的生产链和生态问题,协会党支部积极配合天凝镇党委,聚焦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构建起“协会党组织+会员企业+村党组织+农户”的雪菜共富工坊,并投资1亿元,建起集雪菜种植、集中腌制、生产加工、农事体验、品牌销售于一体的雪菜全产业链综合体,切实把党建引领力转化为雪菜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进一步擦亮了“嘉善杨庙雪菜”国家地理标志这一金名片。
村企联动,激活共富引擎

以嘉善杨庙雪菜行业协会党支部为牵引,整合3家雪菜生产龙头企业,并由光明村、新联村2个村带动200多户雪菜种植户以及天凝镇9个县级重点扶持村,共同组建嘉善雪菜产业化党建联盟,每个村以300万元资金入股雪菜产业化综合体,每年获取10%的保底分红收益,11个村年均增收30万元,切实增强了经济薄弱村的造血功能,有效激活了以“强”带“弱”的共富引擎。

通过共富工坊,吸纳周边30余名农户就业,重点扶持当地困难种植户,每年举办2期雪菜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通过实地技术指导,推行、改良种植方式,进一步提高种植户种植水平,切实构建起以产业强带动农民富的党群共富联盟。通过规划示范种植区、建设小微产业园、建立集中腌制基地,在规范古法腌制工艺的同时,实行统一腌制、统一回购、统一销售,既保护了环境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比如,农户种植1亩雪菜可以腌制400坛,统一收购单价后,每坛能卖50元左右,每亩能带来2万元收入,比散卖增加了15%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