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开发区(惠民街道)继续围绕“惠民当先”“产业优先”原则,持续推进拆改项目,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工作,通过村级工业园区腾退整治盘活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近日,在开发区(惠民街道)横泾桥老工业园区内,数台挖机协同作业,一排三层楼的旧厂房轰然倒地,在水枪的持续喷射下,施工现场扬尘得到了有效控制。施工方负责人钱福林介绍,拆除后,这片厂区将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平整,并覆盖上滤网“两辆洒水车边施工边洒水,拆除和降尘同步,大概到9月底能完成交付。” 在惠立路沿线,到处都是这样的拆房现场。这里作为横泾桥老工业园区的一部分,企业腾退整治工作正有序推进。 据了解,横泾桥老工业园区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老乡镇工业园区,占地2500亩,园区内聚集了124家企业主体和350家厂房租赁户,涉及木业、塑胶、模具、喷涂等行业,土地利用率低,亩均产出低,园区基础设施落后。因为低散乱污企业较多,且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横泾桥老工业区被列为开发区(惠民街道)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区块,从去年9月开始全面推进腾退整治工作,截至目前该区块已复评企业474家,签约427家,签约率超90%,腾空企业349家,拆除企业235家。 “签、腾并举,涉及的124家主体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有22家没签约,完成签约的企业大部分已经拆除。”开发区(惠民街道)征地拆迁部经理杨其明告诉记者,该区块的有机更新同时也是开发区(惠民街道)9月份征迁工作的重心,推进力度较大,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未来,横泾桥区块将打造成集科创孵化、总部办公、文化设施、城市公园和品质居住为一体的产城融合科创新城,实现老旧工业园的迭代升级。“按照县里的部署和开发区的定位,我们是把这里作为后期嘉善东部新城的一个城市布局来做的。”杨其明解释。 
横泾桥区块有机更新效果图 直面历史问题,优化重塑发展空间,化解城镇“成长的烦恼”。通过腾退整治、配套建设、定制化产业空间,开发区(惠民街道)的城市活力不断提升。在城市有机更新规划中,开发区二期工改工项目、各村级工业区的腾退整治也在加紧进行中。“开发区二期的工改工项目到目前为止78家企业主体有30多家企业已经完成签约,计划在本月底用地单位的签约率达到70%以上,目标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该区块的攻坚任务,包括大通集镇、惠通村级工业区的整治也一并在推进。”杨其明说,通过整治不仅消除了一部分的安全隐患,对环境卫生也是一个提升改变,更重要的是为开发区今后的建设腾出了更大的空间。
优化空间、地尽其用,如今,城市更新的蓬勃建设态势在开发区(惠民街道)各处氤氲开来,紧凑的拆腾节奏中,城市的“颜值”“气质”、功能品质也在不断升级。这座城市正从有机更新中汲取力量,向阳生长、努力蜕变,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不断“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