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第七届中国嘉善·善文化节开幕!
发布日期: 2023-11-13 11:35 浏览次数:

满城荡漾善文化,培根铸魂双示范。11月10日下午,第七届中国嘉善·善文化节开幕式暨嘉善县第十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大云镇举行。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致辞并宣布善文化节开幕。县领导张锡锋、钱学勤、楼向辉等出席活动。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嘉兴市文联等领导应邀参加。

江海洋在致辞中说,“善文化”源远流长,滋养嘉善人在为人处世上“从善如流”,在精神品质上“坚韧不拔”,在干事创业上“敬业争先”。站在新的起点上,嘉善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按照建设“江南韵、文化味、现代化的中等城市”的要求,加快推进新时代“善文化”建设,高品质打造精致城市,让文化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在奋进“七个大突破”中展现更大作为。

江海洋表示,嘉善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双示范”建设实际,不断传承弘扬“善文化”,用嘉善故事讲好嘉善发展,把嘉善经验提升为县域实践的生动案例。要秉持开放包容,增强“善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以“文化文明共鉴”的心态,“五湖四海一嘉人”的姿态,营造最优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八八战略”为统领,矢志不渝接续做好“三篇文章”,不断以新理念新思想新办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进一步扩大“梦中的江南水乡”文旅品牌影响力,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持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善文化”是流淌在嘉善人血脉基因中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在一代代嘉善人的坚守传承下,“善文化”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活动中,与会领导向嘉善县第十届道德模范颁奖,进一步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嘉善一直把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为一项促发展、惠民生、展形象的重要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嘉善水乡特色、吴越文化底蕴、彰显时代精神的文化发展之路。开幕式上,《建设新时代“善文化” 打造县域精神富有金名片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发布。今后三年,嘉善将重点围绕打造“文化创新先行地、文化治理新高地、精神富有示范地”,以“溯善源、育善念、崇善德、乐善居”为主抓手,推动满城“知善、信善、扬善、兴善”,把“善”融入城市发展全方位各领域,激发县域文化创新活力。

“善文化”,生长在嘉善历史文脉中,发扬在世代传承中。为了更好地评价建设成效,本次开幕式发布了2023年度“善文化”指数。经测算,本年度嘉善“善文化”指数920.18,实现持续三年增长。其中,“善文化”认同率99.1%,“善文化”入选全省首批“文化标志建设创新项目”名单;每万人拥有身边好人数1.465人,涌现了感动全网的嘉善22号接警员、见义勇为的外卖小哥周家其等一批好人典型;窗口服务满意率99.66%,1000余个便民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新居民归属感96.5%,“一嘉人·筑善城”氛围日益浓厚。

整场开幕式共分积善之嘉、嘉人善事、向善未来三个篇章,表演精彩纷呈,通过音舞诗画、情景剧、演唱、朗诵、歌舞等多种文艺形式,沉浸式地演绎新时代“善文化”价值主张。

自2017年起,嘉善已连续举办6届善文化节系列活动。今年的善文化系列活动包括“善行天下——袁了凡”全国巡展、中国西塘汉服文化周暨2023第十一届中华民族服饰展演、“新老融合筑善城 五湖四海一嘉人”主题活动等,将持续至11月底。

活动前,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锡锋等与嘉善县第十届道德模范见面,向他们表示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起来了解

嘉善县第十届道德模范的事迹吧~

助人为乐模范

宋柳丰,男,1986年12月出生,现为嘉善县公安局案审大队大队长。2008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抓获嫌疑人900余人,侦破了20年命案积案等重特大案件。2020年重病手术后不久就主动返岗,积极投入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用实际行动感化了一批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成为8个孩子的“警察爸爸”。他的事迹获“学习强国”《平安时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获评全省优秀人民警察、“浙江好人”。

金燕,女,1975年4月出生,自由职业。2005年起,她踏上了志愿者之路;2017年,成为嘉善注册志愿者。多年来,她积极参加医院、博物馆等组织的公益活动,平均每年的志愿服务时长超过450小时。2016年,在手术治疗后,她选择继续投入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18年,志愿服务的对象超4.5万人次,周边群众都称她为“金牌志愿者”。她曾获评2022年“嘉兴好人”“嘉善好人”。

见义勇为模范

周家其,男,2003年9月出生,现为嘉善美团外卖骑手。2023年1月16日,他在送外卖途中发现一名欲轻生男子坐在大桥栏杆外。他虽身有残疾,但在报警之后,反身从背后将男子紧紧抱住,并不断劝说男子,直到民警到来,为救援赢得了时间。事后,他默默离开了现场,继续送那份未送达的外卖。他的事迹得到央视新闻、新华社、《浙江日报》《杭州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广泛转发刊播,全网累计点阅量破亿。他曾获评2023年“浙江好人”“嘉兴好人”。

陈灼,男,1979年2月出生,现为西塘镇棕笆笆鞋店店主。他于2012年来到嘉善西塘工作生活。2021年9月4日,他在店门口看见一男子持剪刀向一对男女行凶,不顾个人安危的他用身体做“挡板”,直至警察赶到救下两名受害者。对峙中,他身上多处被刺伤,最严重的伤口缝了10多针。《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表《记一等功!陈灼,好样的!》。他曾获评2022年“浙江好人”,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人物”,记一等功。

诚实守信模范

徐萍,女,1977年11月出生,现为干窑镇天乐食品店负责人。20多年前,她从父亲手中接过小店后,一直信守“为村民服务 平价销售”的承诺,讲究货真价实、诚信经营。2007年以来,小店自制糕点坚持16年未曾涨价;店内商品实行7天无理由退货,开店以来从未出现过退、换货的事情;她信守服务村民的承诺,已连续10个盛夏为路人免费供应自制凉茶,被村民称为“万能店小妹”。她曾获评2022年“浙江好人”“嘉兴好人”。

潘根龙,男,1955年3月出生,现为姚庄镇银水庙村水源地巡查队队长。2011年,他作为最早发起人之一,成为太浦河长白荡饮用水水源地巡查队队员。2015年,原巡查队队长将护水队长的重担交给他,他再次向老队长和全体村民郑重承诺一定带领队员们全力以赴守护水源地。12年来,他不仅“承诺”有声,更做到了“践诺”于行,巡查足迹遍布水源地周边5平方公里,累计巡查里程超10万公里,发现和处理问题700多个,制作巡河笔记12本,共计1200余页。

敬业奉献模范

王爱荣,男,1966年3月出生,现为善通公司快客驾驶员。他从事客运工作20多年,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交通法规,已安全行车255万公里。在工作之余,他还摸索出一套“车况良好、平稳起步、轻踏缓放、合理换挡、经济车速、多滑少带”的安全节油操作法,在公司内向同事推广后,使公司车辆每年节油约1500升,相当于每年为公司节省1万余元,能多行驶7500公里,为公司节能降耗作出了积极贡献。

唐建军,男,1988年11月出生,现为一级消防士,任站长助理。入职15来,他先后参与执行各类抢险救援任务3500多起,社会救助2500多次,抢救被困人员200多人,参与消防宣传500余次。15年来,5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始终扎根基层一线,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他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被嘉善县授予“杰出青年”奖章。

章叙荣,男,1970年7月出生,现为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吴镇小学副书记。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他已在教学一线工作33年,其中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26年,任教过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地理等学科。33年来,他先后在7所学校潜心教学,其中乡镇学校4所。他始终坚持“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农村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一信念,利用休息时间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他曾获评县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嘉善县名师。

金亚娟,女,1986年9月出生,现为干窑镇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残疾人专职委员。1995年,一场车祸导致她肢体三级残疾。从2001年起踏上体育竞技拼搏之路,11年来,她在各级别赛场上获奖牌百枚。退役后,她成为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建立了“助残”工作室,为全镇的残疾人提供帮扶。在她的热情帮助下,不少残疾人享受到了政策的帮扶,迎来了崭新的人生。她曾获评“最美嘉兴人·十佳嘉禾女性”、嘉善县十佳“善美女性”。

孝老爱亲模范

金美华,女,1969年2月出生,现为大云镇碧云花园工作人员。2004年,邻居生下女儿小孙,夫妻俩一人患有精神疾病,一人患有身体残疾,因此照顾孩子显得力不从心,她每次听到婴儿的啼哭声,总忍不住上门施以援手。在村妇女主任的牵线下,好心的她主动承担起了照料小孙的担子,做起了“邻居妈妈”。19年来,在她用真挚的爱、坚毅的承担、细心的照料下,小孙已长大成人。现如今,小孙考上了心仪的护理院校,而她只对小孙提出了唯一的要求:做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吴彩红,女,1974年2月出生,现为嘉善县惠民街道曙光村残疾人专职委员。母亲罹患精神疾病,父亲腿有残疾,公公是聋哑人,婆婆一只眼睛不能视物,多年来,她毫无怨言地挑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2019年,她主动担任曙光村残疾人专职委员,成为残疾人的“监护人”,了解残疾人的切实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她的影响,她的两个女儿都选择了医护专业,接续助老助残路。她曾获评2023年“浙江好人”“嘉兴好人”。


信息来源: 县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