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开发区(街道)党委、人民政府(办事处),专班各成员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浙江省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2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嘉善县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23年工作要点 嘉善县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工作专班办公室 (嘉善县农业农村局代章) 2023年4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嘉善县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 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23年工作要点 根据《嘉善县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主要目标 2023年,通过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县推进重大项目建设15个以上,完成投资37亿元以上;县城和特大镇人口占县域人口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建成和美乡村示范村(未来乡村)3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1.9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保持稳定;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农业现代化率先实现,共同富裕走在前列,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保持全国前列。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城乡规划建管。强化规划引领,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基础上,衔接交通、水利、能源、农业等各类专项规划,细化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启动中心城区、干窑、天凝和陶庄4个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展建设用地“零增长”实施路径探索。按照“1+1+N”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充分研究控规单元、街区管控单元的划定,尤其是先行启动区水乡单元的划定。指导镇(街道)有序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应编尽编。固化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完成高铁新城、北部新城、祥符荡等各重点片区的城市设计成果。 构建“村庄规划+乡村设计+农房设计”乡村规划设计体系、“规划—建设—管理”全周期闭环机制。推动农房“浙建事”和“浙农宅地”应用贯通落地,优化农房建设审批流程,推进宅基地建房一次申请、并联审批。完善农房全生命周期管理、宅基地房地一体监管等机制。 (二)加快提升产业平台。突出数字经济、现代消费与健康、新能源与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文旅体产业、科技创新、生物医药等领域,启动一批比较优势明显、就业容量大、带动乡村能力强的高能级标志性项目。争创高能级战略平台,加快推进中新嘉善智能传感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建设。有序推动2个小城市培育试点达标,打造服务乡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功能节点。 (三)强化城乡基础设施。重点推进覆盖综合交通、市政交通、市政管网等领域的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未来社区20个。加快推进通苏嘉甬铁路、沪昆铁路、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嘉善段、沪杭高速嘉善联络线、嘉善大道和兴善大道高架快速路“三高四铁”建设。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8.7公里,养护工程44.8公里,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到100%。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邮政快递体系。实施乡村数字化新基建工程,实现乡村5G网络深度优质覆盖。 (四)夯实公共服务保障。重点推进覆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等重点领域的公共服务类项目。加大普惠性托位供给,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到3.8个。建成上海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嘉善四中实验学校2所学校,加快推进嘉善新城中心学校、荷池小学等9所学校建设,新增学位4500个以上。推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深化城乡教共体(集团化)办学,县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模式的教共体占比不低于80%。推进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新增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10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8%。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建设康养联合体3家。 (五)提升城乡生态环境。深入打好碧水提升战、蓝天保卫战、清废净土攻坚战三大战役。全面启动县控以上断面水质提优三年行动计划,县控及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交接断面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持续推进“污水零直排”标杆园区暨“碧水绕园”创建,试点培育“污水零直排”标杆企业,姚庄工业园区通过省级标杆园区验收。全面深化“垃圾革命”,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85%,新增65个省级高标准分类示范小区。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力争98%以上。全面推进全域水生态修复,推进东部水生态修复三期(惠民片)、四期和魏塘长秀村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建设河湖生态缓冲带不少于4.3公里。建设完成盛家湾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综合打造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滨河生态和基地服务为一体的产学研教育基地。升级生物多样性数字化平台,打通数据共享通道,实现生物多样性数据有机更新、场景化运用。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无废细胞”“无废细胞精品线”等建设,全面提升土壤固废管理水平,以嘉善县天凝镇为试点区域,打造国家级“无废乡村”创建示范工程。建成2个城乡风貌样板区。 (六)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全县重点推进农业平台建设、数字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现代种业发展等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万亩以上,建成低碳智慧农田2000亩,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分别稳定在33万亩以上、14.5万吨以上。推进都市型果蔬基地建设,发展高效型现代畜牧业,重点打造范泾草莓、罗星甜瓜、姚庄番茄等一批千亩产业集聚地。紧扣种业芯片核心,建立全省最具显示度的万亩粮油类种子种业繁育制种综合体。以农开区和小微飞创园“一大一小”平台为载体,高质量推进农业平台能级提升,推动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强新型智能农业设施装备引进和推广,加快产业全程机械化。做大“杨庙雪菜”“姚庄黄桃”地理标志品牌,全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新建小微产业园3个、果蔬产业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7个。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新建数字化种养基地9家,省级数字农业工厂3家,建成电子商务专业村10个左右。 (七)推进乡村全域秀美。研究制定《嘉善县全域秀美(和美乡村)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推进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带状型发展,启动天凝镇和美乡示范片区建设,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未来乡村)4个,美丽庭院3000户。分类施策推进“空心村”综合开发利用,打造乡村数智生活馆。深化农村环境全域美丽行动,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管理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开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项目27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90%、出水水质达标率达86%。深化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建设2个新时代美丽城镇。 (八)培育乡村文明善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善文化”。以先进典型为示范,深化“好人善城”全生命周期管理,广泛挖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事迹,潜移默化影响群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以全域文明创建为契机,发挥德治先导作用,深入实施文明好习惯养成工程,探索实行“九星十美”“村域善治”等文明积分制。开展以移风易俗、优良家风等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精神文明融合行动,新建礼堂书屋9家,礼堂书屋行政村覆盖率达47%。加强乡土文化研究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建非遗馆分馆2家,乡村文化名师工作室2家。推行“四治融合”+“协商治理”模式,开展“四治融合”示范村(社区)创建。深化“五社联动”,畅通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品牌。健全道德评议机制,发挥道德评判团、“老娘舅”“合议堂”等群众性评议组织作用,使道德可评可学可感知,持续推进嘉善县天凝镇洪溪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工作。 (九)打造强村富民典范。深入实施第五轮强村富民计划,支持镇域统筹安排“飞地抱团”项目,扩大村集体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的村参与比例以及投资额度。鼓励“镇统筹+村入股+农民持股”组建共富联合体,集中建设投资规模适度、见效快、风险低的共富商超(农贸市场)、共富停车场、共富大棚、共富菜(果)园等共富产业发展项目,新建共富体项目2个。打造定向招工、电商直播、农旅融合等各具特色的“共富工坊”30个。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实施低收入农户共富项目,鼓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提高低收入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 (十)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妥有序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积极打造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交易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拓展生态农产品价值链。一体推进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省级共同富裕试点,联动推进“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标准地改革+农业‘双强’”“宅基地改革+乡村建设”“数字化改革+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进一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护农户土地承包权各项权能。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常住人口增长规模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保障相匹配。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建成农业标准地1万亩。推进交通、水利、通信、供水、供气等城乡一体基础设施普惠工程,强化一体化长效管控机制创新。推进城乡医共体、教共体、养联体建设,开展城乡居民全生命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持续推进医疗、教育和养老资源向乡村下沉,优化居家养老、教师流动、智慧医疗等体系。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成立县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工作专班,下设5个功能组,建立健全专班运行机制。县农业农村局加强与县发改局等部门沟通,统筹力量,切实承担好牵头职责。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坚决扛起目标任务,高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二)强化督导考评。强化科学研判、调度分析和指标晾晒。建立重大项目联系机制,每个重大项目确定一名责任人持续跟进,对于进度缓慢的予以督促;年底进行年度考评,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 (三)注重典型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挖掘各镇(街道)、各部门在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推进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多渠道宣传推广经验做法。定期向上级报送信息。充分运用媒体平台,多方式、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报道,营造干事创业、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
善城乡提升办[2023]3号 关于印发嘉善县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23年工作要点.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