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2023年嘉善县全国生态日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盛家湾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揭牌仪式在姚庄镇盛家湾举行。活动现场,嘉善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成果、嘉善县低碳地图数字化平台、水生态质量指示生物评价体系等生态文明重要成果发布。 嘉善县首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核算成果发布 2022年嘉善对县域、镇(街道)等的2021年度GEP进行了核算,经核算嘉善县GEP总值587.31亿元。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最终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 今年4月,由嘉善县环保联合会制定的《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平原河网地区》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成为全省首个以平原河网地区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核算技术规范。 根据这份核算规范,嘉善县对县域、镇(街道)、重点湖荡的2021年度GEP进行核算,形成嘉善首份GEP核算报告,为进一步摸清地区的生态家底,推动嘉善县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高质量绿色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嘉善县低碳地图数字化平台 上线发布 嘉善作为浙江省第二批产业绿色转型类低碳试点县,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亮点纷呈,特别是实践示范碰撞数字赋能,有效探索出了低碳成果可视化的实现路径。 嘉善县低碳地图数字化平台按照“量化、具化、数化”的展示要求,以县域地图为底板,以驾驶舱为引条,将各个精心设计的低碳实践点位串珠成线、聚链成群,集中展示“6+1”领域低碳转型的亮点元素及典型案例,实现“一屏感知、多屏互动、指尖点击、移动互联”。 水生态质量指示生物 评价体系发布 嘉善县河流指示生物评价体系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河流水生态质量评价的首个指示生物评价体系。 根据发布的河流指示生物评价体系,17个底栖动物物种被分为优秀、良好、中等、较差、极差五个等级。其中,二翅蜉和径石蛾被视作生态质量优秀的指示物种,颤蚓、摇蚊和毛蜢被视作生态质量极差的指示物种,良好、中等、较差三个等级各列有4种指示物种。 为了构建这一评价体系,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备新带领团队成员系统全面地调查了姚庄镇所有河流湖泊的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水质和物理生境指标,共采集到118个大型底栖动物物种,隶属于3门7纲18目60科110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最终选择这17个底栖动物物种组成作为评价参考。 王备新介绍,水生态质量的指示生物包括指示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及细菌等。而底栖动物又被称为“水下哨兵”,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水生态质量评价的生物类群,具有分布广、易采集、鉴定简单和对水质敏感等特点。此次发布的嘉善河流水生态指示生物评价体系正是选择底栖动物作为指示生物。这一评价体系的发布,将为一体化示范区河流水生态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近年来,嘉善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锚定“双示范”定位,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生物多样性水平持续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