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加快推进嘉善气象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22〕30号)《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高水平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嘉政办发〔2023〕31号)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嘉善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定位,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全面提升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嘉善气象高质量发展,为嘉善“双示范”建设贡献力量。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嘉善气象高质量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和综合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灾害性天气监测率、预报预警准确率、公众服务满意度走在全省前列,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提质增效,嘉善长三角一体化气象高质量发展全省先行试点建设成果深化推广。 到2035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先进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智能化、精细化的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立体综合的气象精密监测体系。实施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嘉善国家基本站等国家级台站探测环境保护,重点地区加密建设区域气象站,补盲建设X波段天气雷达等探空装备,强化突发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围绕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交通出行、休闲旅游等应用需求,建设温室气体、农业小气候、能见度、负氧离子、太阳辐射等特种监测设施。加强视频资源共享和信息技术应用,基于高清视频图像识别技术开展天气现象及灾害性天气智能观测。加强气象装备保障常态化实训,优化装备运维保障机制,推进重要装备定期迭代更新。(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建设局、嘉善生态环境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体局、县政务数据办,各镇〔街道〕。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健全智慧协同的气象精准预报体系。以国家级数值预报和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为核心,进一步加强高分辨数值预报系统本地应用。加强灾害性天气、高影响天气预报和强对流天气短临预警技术研究应用,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实现精准预报“五个1”,即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气候异常。推动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升级。发展基于场景和影响的智慧化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应用,提升突发预警靶向发布和分级传播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局) (三)优化公共普惠的气象精细服务供给。加快智慧型公共气象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智慧精细、开放融合、普惠共享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面向社会公众及社会治理各领域,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智慧气象服务,发展融媒体气象信息服务。完善气象科普宣传教育体系,拓展校园气象科普阵地,支持公共场馆建设运营中融入气象科普元素,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气象科普机制,探索创新跨行业、跨领域的社会化科普合作模式,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示范点等。(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传媒中心、县科协、县教育局、县文旅体局、县政务数据办,各镇〔街道〕) (四)强化专业高效的重点领域保障服务。健全面向重大灾害防御、重大活动需求的决策气象保障服务机制,提升专业化、定制化、精细化水平。提升“蓝天保卫战”“双碳”战略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江南水乡客厅”湿地生态气象监测站,建立江南平原水乡气候生态评价指标,开展国省级气候生态品牌创建,推进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提高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构建主导农业产业和优势农产品气象灾害指标阈值库,做好粮食生产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气象保障,开展分作物、分灾种的定制化全链条智慧气象服务,推进黄桃等农产品气象指数保险服务,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面向“北西塘、南大云”全域旅游格局,开发古镇文化、甜蜜之旅等主题的“气象荐游”产品,探索开展旅游气象风险预警及相关保险产品。(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嘉善生态环境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体局、县银保监组,各镇〔街道〕) (五)推进数字赋能的智慧气象场景应用。依托“天擎”和政务云气象数据仓双核心,实现气象数据和应用全面“入云”,气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深度共享。深化数字化智慧气象应用,加强“气象+行业”数据融合应用,推动气象融入防汛防台、云上嘉善、云游嘉善、智慧水利等数字化场景。延伸气象服务链条,围绕交通、能源、旅游、健康等领域,面向智慧城市、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等共富单元建设气象服务需求,建设数字气象驾驶舱,探索基于位置和场景的精细化智慧气象服务。健全防雷安全责任体系,强化防雷重点单位“安全码”数智管理。(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政务数据办、县发改局、县应急管理局〔县防指办〕、县传媒中心、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县文旅体局、县卫生健康局,各镇〔街道〕) (六)完善高效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化镇(街道)气象灾害防御属地责任落实,健全城乡一体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深入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深化灾害性天气“梯次化”预报预警,落实预警“叫应”和极端天气“五停”“六断”应急联动机制,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社会自主响应机制。深化“基层治理一件事”和“网格+气象”工作,推动气象、应急、水利等涉灾部门基层队伍与专职网格员多员合一、职责贯通,实现气象信息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事务进驻“基层治理四平台”。鼓励引导支持社会救援组织等专业力量积极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防指办〕、县社会治理中心、县水利局,各镇〔街道〕) (七)强化需求导向的气象人才科技支撑。推动地方气象事业与国家气象事业协调发展,强化地方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育高层次气象专业人才,将符合条件的气象人才纳入县级人才工程和人才政策享受范围,合理调整地方气象机构岗位设置。建立对气象科技项目的持续支持机制,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本地化监测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积极导入最新气象科技成果落地应用。鼓励本地研发机构及高新企业进入气象领域,拓展气象传感器研发、成套探测装备集成、气象数据应用、科普展品研制等新业务,引导建立多元创新载体,形成具备规模效应的气象产业。建立健全气象科研人员、团队奖励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委编办、县人力社保局、县科技局、县经信局) 四、保障措施 县政府建立推动嘉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责落实和支持力度。严格执行气象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气象资料使用等活动。进一步发挥气象双重领导管理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优势,强化规划、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嘉善县人民政府 2023年9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善政发〔2023〕13号(嘉善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