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评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在示范区两区一县共2413平方公里范围,实施4大类、15条改革措施。1月26日《指导意见》正式实施,嘉善是浙江省唯一享受该政策红利的县。 《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对具备改革条件的县级以上产业园区可实施降低环评文件等级、简化环评编制工作、探索开展环评备案制、优化排放总量管理等4条具体措施,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宏观把控和引导作用,促进项目环评提质增效。另外,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制项目类别范围由原来的十六个行业36个项目类别,增加至二十个行业41个项目类别。 “《指导意见》正式实施以后,政策有效期从原来的2年调整为5年,这也是对嘉善地区环评制度的支持进行延续和升级。”嘉兴生态环境局嘉善分局环评科科长王怡青说,其实,自2021年长三角一体化环评制度改革以来,我县牢牢把握环评改革“放管服”的总体方向,高效集成生态环境准入改革成果,持续提升环评制度效能,做到了建设项目环境要求不降低、环评审批更便利、项目管理更高效,制度集成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县“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区域由5个省级区域扩展到县级园区,共185个项目环评享受降级备案,“正面清单”实现环评审批当日办结,小微企业享受环评打捆,共享设施“绿岛”,一体化环评制度改革以来预计缩减审批时间5400天,减少申报材料60%以上。 王怡青表示,“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承诺制审批、打捆环评、绿岛治理模式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建设项目节省了环评编制的时间,减少审批环节,简化环评审批程序,为建设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提供了更多便利,也有利于嘉善最优的营商环境。 浙江剑桥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是享受到红利的企业之一,在《指导意见》正式实施的当天,通过线上申报等工作,在当天就拿到了嘉善县“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通知书。 “这是个利好消息,不但节省了办理时间,而且经济成本也降低了,这样便捷的制度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浙江剑桥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环评负责人陈洁说,原先完成环评备案,需要经历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专家评审、评估、环评受理、公示等一系列环节,现在符合改革这个条件之后,节省了29个工作日。 下阶段,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嘉善分局将进一步统筹推进改革工作,按照《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深化“放管服”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具体推进情况,进一步明确各项改革举措操作细则,形成新发展阶段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评审批制度一体化改革经验,持续释放改革效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县域双示范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