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前水井旁,有棵菩提树,在那浓荫下,我做过无数甜梦。”这是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作词作曲的《菩提树》,也是嘉善籍艺术家孙道临先生最爱的一首歌曲。 少年的孙道临羡慕舒伯特的甜梦,每当他陷入迷茫和困顿时,都会从《菩提树》中获得力量和慰藉。他在《我的朋友舒伯特》里这样写道:“我多么希望世间有那样一棵菩提树,在沉沉黑夜中,我可坐在那下面,闭上我的双眼,寻求安宁。” “大概只有先生这样的才情,才有自信称自己是舒伯特的朋友。”著名主持人曹可凡是孙道临先生的忘年交,他说,人们都说孙道临是电影艺术家,在我心里,他是一位诗人,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电影艺术家的气质所在。 孙道临是一首诗 孙道临本名孙以亮,籍贯浙江嘉兴嘉善县,1921年出生于北京,1949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曾主演《乌鸦与麻雀》《渡江侦察记》《南岛风云》《家》《革命家庭》《早春二月》《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雷雨》《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近20部影片,塑造了众多经典银幕形象,也见证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电影发展历程。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首次公开放映他们执导的电影《火车进站》,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2007年12月28日,嘉善籍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逝世,一代荧幕偶像陨落,但他的电波永远不会消逝。 今天,12月28日,世界电影日当天,家乡人民以展览形式纪念这位“嘉善人民的儿子”。 上午,由嘉善博物馆与上海电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一首诗的纹路——孙道临电影艺术纪念展”在嘉善博物馆启幕。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孙道临亲友、著名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和上影集团、省市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兄弟县市博物馆代表等参加。 江海洋代表嘉善县四套班子向孙道临先生的女儿孙庆原女士及其亲友,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上海电影博物馆等指导单位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孙道临先生是中国电影史上一座不朽丰碑,也是嘉善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杰出骄子,为嘉善的经济文化发展留下了宝贵财富、注入了不竭动力。传承和弘扬孙道临先生的艺术精神,是家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江海洋希望,通过举办孙道临电影艺术纪念展,让家乡人民追念先生光辉的艺术形象,缅怀先生崇高的精神品格,感受先生心怀民族、坚守本心的家国情怀。也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携手上影集团做大做强嘉善文旅产业,在影视制作、IP开发、运营传播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 “17年前的今天,道临老师离开了我们。”站在启动仪式现场,王隽回忆起孙道临先生在上影厂工作的点滴。她说,孙道临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重要标识,也是上海优秀艺术家群体中最闪耀的明星之一。嘉善和上影集团都是孙道临的家人,两家联手举办纪念展,代表着嘉善与上影对这位艺术大师的敬仰。今天的纪念展,也是上海和嘉善全新的文化作品的一次呈现,更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希望的起点,衷心希望两地未来延续这份亲情,携手并肩,继续用电影为两地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现场,上海电影博物馆和嘉善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以学术、艺术、展览、文物交流为载体,打造一批有价值的陈列展览成果,通过跨区域交流与合作,共同展示、传播传统文化与影视文化。 启动仪式后,在策展人的讲解下,参加活动的嘉宾们共同参观了“一首诗的纹路——孙道临电影艺术纪念展”。 本次展览以“树”为脉络,以“诗”为引线,巧妙运用电影语言,以特写、平行蒙太奇、画外音、闪回四个内容板块介绍孙道临的生命历程、艺术成就、家庭生活等,重现了他的一生。整个展览面积500平方米,展出近200件展品,其中近一半展品是首次展出,大都由孙道临的女儿孙庆原提供,包括孙道临送给王文娟做旗袍的布料,王文娟在《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的戏服等。 “这里的‘书房’陈列像极了外公在上海武康路的家。”孙道临外孙女朱凯佳在展厅泪湿眼角。她说,很多展品她也是第一次见,睹物思人,特别怀念这位伟大的、神气的、幽默的、可爱的“小朋友”。 “希望孙道临电影艺术纪念展成为弘扬电影艺术和善文化的窗口。”孙道临女儿孙庆原认为,回到父亲深爱的故乡办纪念展,很有意义。她说,父亲深受善文化熏陶,嘉善人善良、谦逊的品格深入骨髓、刻在心里。父亲的一生,除了热爱电影艺术,也始终关心家乡的发展。小时候,家中经常囤着来自家乡的西塘黄酒,父亲说这是用来推介嘉善的;也时常看到父亲坐在家中翻看电话簿,四处打电话为嘉善发展寻找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