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示范点 > 全面深化改革

省《竞跑者》点赞嘉善县“构建‘五环’急救链精准提升响应救治能力”做法
发布日期: 2024-06-12 17:14 浏览次数:

2月4日,省《竞跑者》刊发《首批“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来看看试点地区的做法(上)》,嘉善县“构建‘五环’急救链精准提升响应救治能力”的做法获点赞,一起来看看吧!

嘉善县聚焦医疗救援空窗期、公众急救能力薄弱、设备体系不完善等难点,构建村村救、镇级急救单元、车上急救、县级急诊中心、院内重症联合救治“五环”急救链,建立健全县镇村一体化急诊急救体系。目前,县域急救平均反应时间8.03分钟,所有呼救120的危重患者全部在“黄金四分钟”内获得救援。

建立“村村救”机制,压缩救援抵达前“空窗期”

一是力量布局体系化。组建“村(社区)医护人员+急救工作人员”的组合式“村村救”志愿者队伍,将全县所有网格员全部纳入志愿者队伍。

二是救援调度精准化。将志愿者信息导入120指挥平台,依托“村村救”APP,接受县域急救调度体系统一安排,一键指派500米内就近志愿者先于救护车抵达现场施救。

三是志愿者管理规范化。建立健全“村村救”志愿者管理办法,明确日常待命、任务执行、救治成功等3大类6项保障政策。常态化开展医疗救护员职业技能项目培训,实现100%专业持证救援。

强化“第一反应人”机制,提升“身边人”快速施救能力

一是拓展覆盖人群。多部门协同推动“第一反应人”覆盖至公交司机、学校教师、养老护理员等群体,并逐步向其他领域延伸。2023年,共有16594名“第一反应人”取得救护员证。

二是提升急救能力。依托红十字博爱家园、5G智慧健康屋、120急救站等阵地,设置25个培训点,对公众开展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促进急救“第一反应人”扩容提质。

三是加强师资建设。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护师培训,为全社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夯实师资基础。2023年,新增应急救护培训师50余名,配备二级师资93人、三级师资36人。

完善“全链智控”机制,赋能各环节救治水平

一是一网智享急救信息。建设县域急救联合质控平台,对院前120指挥系统、医院H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多端急救相关数据进行统一归集,即时呈现急救信息,精准分析质控数据,实现一方接救、多方协同。

二是智能调度指导自救。完善指挥调度智慧化救援机制,在120电话接通时同步完成对患者病情的远程评估,推动分级医疗处置。强化“首接负责人”制度,依托MPDS(急救优先调度系统)电话指导呼救者现场自救、互救。

三是精准支持院前施救。120救护车配备可视对讲系统、车载医疗监护设备,智能预判抵达呼救位置、送达急诊科等时间,院内实时呈现救护车上患者的医学影像、病人体征、病情记录等生命信息,实现院前院后无缝衔接。

信息来源: 县委推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