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开学啦!祥符荡畔,迎来新一届研究生!
发布日期: 2024-09-23 11:23 浏览次数:
分享:

在浙江嘉善,一座名为西塘的小镇上,有一片科创热土,它的名字叫做智慧绿洲

这里有八大未来实验室,为未来食品、人类健康、绿色城市、生态环境、设计智造,提供“绿洲方案”。

“边打仗、边学习、边拓展、边完善”,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浙大力量,彰显浙大担当。

欢迎你加入智慧绿洲,开启全新篇章!

9月22日下午,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智慧绿洲”)举办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浙江大学新一批专项研究生满怀期待地来到祥符荡,筑梦青春,共同开启崭新研途。这也是入驻的第二届浙江大学智慧绿洲专项研究生。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嘉善县委常委、嘉善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曹惠明等出席,并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

“希望你们以创新之力高擎时代之帆,在探索创新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追求。”吴健在开学典礼上深情寄语2024级研究生新生。她说,智慧绿洲是浙江大学紧密联系经济建设主战场,助力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举措,更是各位同学研究大学问、解决大问题的科研热土。希望大家志存高远,奋斗自强,厚植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家国情怀;脚踏实地,慎思笃行,坚定知行合一、躬行不辍的科研态度;开拓创新,奋发有为,锻炼立足前沿、敢为人先的创新思维。

“欢迎大家成为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大家庭’的一员。”江海洋代表嘉善县委、县政府,向2024级研究生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祝贺。他介绍,嘉善承担着全国唯一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祥符荡创新中心是国务院批复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要板块之一。希望同学们在祥符荡这片热土上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创新实践,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并承诺嘉善将继续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大家在祥符荡安心学习、舒心生活。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结合点,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渠道。2022年9月6日,智慧绿洲首期开园,此后500余名研究生先后入驻智慧绿洲开展科研实践。尤其是去年9月,首届41名浙江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新生入驻智慧绿洲,为祥符荡畔增添了一抹新的青春色彩。新学年,新一批专项研究生的到来,进一步壮大了智慧绿洲的研究生队伍。

“智慧绿洲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已组建‘校内导师+智慧绿洲导师+企业合作导师’的‘三导师’团队,为研究生提供多维度的学术支持和社会实践机会。”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党工委书记林伟连认为,智慧绿洲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能够利用知识创造一个个新问题的解决方案,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从“样品”到“产品”到“商品”,最终真正变成“产值”。2025年,智慧绿洲计划招收研究生100余名。

“坚守科研初心,期待在智慧绿洲多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成果。”入驻最前沿的实验室,师从未来食品实验室主任刘东红教授,这让2024级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晗对研究生生涯充满期待。在她看来,祥符荡是“研”续梦想的地方。

“从祥符荡出发,自行车骑行八公里左右,就可抵达长三角原点。”听完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主任范骁辉讲授的“开学第一课”,浙江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志明颇为激动,对这个新家园充满好奇,“原来只听说这里的实验设备一流,没想到地理位置绝佳,湖区环境美如画!”

风起长三角,智汇祥符荡。作为浙江大学和嘉善县合作共建的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智慧绿洲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窗口。成立短短两年来,智慧绿洲围绕食品与健康、城市与环境、设计与制造、决策与咨询四个板块,打造了“8+1”未来实验室体系;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区域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不断攀登学术创新高峰,已成功研制全球首例细胞培养黄鱼肉,建成国内首条食品柔性智能绿色提取中试生产线、首套无人化中药组分分析及智能筛选平台、智慧城市数字运维平台,发布了创新设计数字平台,上线智能决策平台、区域发展政策大脑,推动智能管道清洗机器人装备、高效阻隔材料、光热电一体化材料、绿洲炭草一号和“从1到10”的研发30余个。

据统计,智慧绿洲已汇聚各类人才603人,其中国家级省级人才70余人。先后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80多项,签约科研经费超2.5亿元,和华润三九、广西柳工、嘉善日善等头部企业共建联合研究机构22家,在深度融入区域和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信息来源: 县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