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祥符实验室 | 法定代表人 | 沈锋 |
住所 | 嘉善县西塘镇中兴路 828 号5幢 |
开办资金(万元) | 10 | 经费来源 | 经费自筹 |
年初数(万元) | 9954 | 期末数(万元) | 9720.13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围绕纳米转化医学、生物信息交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技术咨询及服务、知识产权运营、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落地,建设创新型产学研合作平台和新型创新载体,设立产业化公司和产业基金。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421MB1N75355F | 举办单位 | 嘉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招商服务中心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嘉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招商服务中心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完善载体建设,打造优质平台一是积极扩建升级,完善科研设施布局。实验室在科研场地、设备配置、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科研条件自建立以来不断改善,2024年完成实验室增建改造科研空间2000m²,满足了项目的发展需求,全面助力了实验室的研究能力和项目团队的研发速度提升。二是高标准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目前,实验室共有科研仪器设备430余台/套,总价值超过6000万元。全年共服务企事业单位20余家,达成275批次的对外测试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与效益,有效促进了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二)深耕科研领域,成果持续涌现一是标志性科研项目取得突破。2024年,实验室共申请各类科研项目47项,获批15项。二是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累计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4篇,其中包括Nature子刊(NaturePhotonics、NatureCommunications)2篇和领域顶刊(Angewandte、Matter、AdvancedScience、AdvancedMaterials)4篇,8篇论文的IF≥10。在知识产权方面,累计申请发明专利58项、授权7件;软件著作权10件;医疗器械注册备案4件。(三)点燃“人才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扩大人才规模,打造实验室人才高地。祥符实验室共有员工152人,累计引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6人,科研人员硕博占比84%。二是积极组织人才申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6项(火炬计划2人,国家万人计划4人)、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个、省万人计划2项、“星耀南湖”创新团队/青年3个。自主培育完成职称认定与评审共35人(副高级职称认定3人、中级职称认定11人、初级职称认定21人)。三是积极打造人才交流平台。揭牌成立“清华校友创新创业基地(嘉善)”,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清华大学致理学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青年常态化开展学术交流。(四)加强科产融合,助推成果转化一是新兴产业引育孵化初见成效。围绕嘉善产业需求与实验室科研方向,不断开展内部孵化和外部招引,共推介并对接80余个前沿项目,落地项目7个,覆盖了智能制造、生物科技、数字显示、功能农业、自动驾驶、医疗健康、新能源及智能驾舱等多个高科技和创新领域。二是传统产业综合赋能持续发力。一年来,共走访调研全县企业50余家,共签订横向合同41项,进一步提升了地方产业的创新性。三是产学研合作交流常态化。举办了嘉兴市院企银企双向对接会——祥符实验室专场、“之江同心新知新质圆桌会”(嘉善县通信电子产业专场)平行对接洽谈会——智能终端专场;举办祥符创新论坛第三期、清华校友专场;组织参与嘉善首届科技与产业创新联动发展推进大会;与联想集团、陕西科技控股集团等央国企达成战略合作签约。此外,分子诊断项目受邀参加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ADLM2024美国临床化学年会暨临床实验医学博览会,与丹纳赫集团资深科学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谈,建立了未来产业合作的基础。(五)奋力筑基,聚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2024年实验室正式获批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浙江省院士工作站、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嘉兴市生物半导体重点实验室。注册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取得独立申报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格,为实验室深入开展科研工作和提升项目质量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六)成果斐然,科技成果获得重要奖项一是“基于框架核酸的高灵敏多元生物分析”研究荣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一等奖;二是“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跨尺度细胞生物学研究”荣获浙江省细胞生物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是“电力基建工程智能评审系统”项目获BPAA第四届全球应用算法模型典范大赛“可持续发展算法模型赛道”金奖;四是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等共同研发的“新型框架核酸近红外荧光探针”入选2024年嘉兴重大科技成果。(七)加速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零”的突破一是“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完成与头部品牌的内测对比,该产品在覆盖靶向目标区域数量,准确率,成本上全面超越现有业内水平;二是形成了一套多模态、轻量化、内容可控的预训练模型ChatDNA,在纳米粒子药物递送、电力智能评审、矿山安全、智能客服等场景下实现试点应用;三是国内首创“临床模拟手术解决方案与材料应用”项目组研发的产品原型覆盖了10个专科,并与清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机构和医疗器械厂家联合开发,市场前景广阔;四是成功研发出针对大肠杆菌检测的生物微流控芯片,通过显微技术实现了对大肠杆菌的精准计数,有效解决了合作方的技术难题。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科研方面,科研成果主要表现为专利和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周期较长;二是科产融合方面,与本地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匹配,科技研发和产业应用之间有效的对接和融合不够,研发成果因市场需求不足难以有效转化。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在平台能级方面,以驱动创新为导向,全力推进科研能级平台提升,积极筹备申报全省生物半导体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生物材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二是在人才引育方面,积极引育省级、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并积极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三是在服务地方方面,充分发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作用,主动对接地方企业需求,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的技术服务与支持,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竞争力,赋能嘉善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在企业孵化方面,加大企业孵化与引进力度,优化孵化培育体系,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重点打造独角兽企业和规上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