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我县推进构建示范区生物多样性共保联治体系入选省优秀案例
发布日期: 2025-05-26 14:25 浏览次数:
分享: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跨域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的有效机制和路径,推动示范区探索建立一体化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估体系,助推形成一体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和友好单元,形成公众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嘉善推进构建示范区生物多样性共保联治体系》成功入选省2025年度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系嘉兴唯一。

一是机制创新破壁垒,构建共保联治体系。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共保联治机制,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建立两区一县联席会议共同决策和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青浦、吴江和嘉善共同签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协议》《“青浦•吴江•嘉善”三地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合作工作框架协议》,形成一体化保护政策规划体系。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共同推进“一河三湖”(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等重点跨界水体协同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加强跨域联合监督执法,共同打击违法捕捞,2024年三地联合开展渔业执法行动6次,出动执法船(车)66艘(车)次,查处非法捕捞行为8起,清理各类违法网具388条。

二是调查评估强支撑,打造生态监测网络。建立一体化调查、监测和评估体系,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两区一县先后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组织19个调查队、150余名调查队员完成首次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为进一步加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关键区域的水鸟和栖息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协作提供了案例和数据支撑。在示范区内建立生态环境要素调查监测点位340个,初步形成水陆一体的生态监测网络,其中上海淀山湖站联合嘉善祥符荡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点、吴江站点一同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

三是多元共治促融合,绘就全民参与图景。加强生物多样性科普宣教,全面推动公众参与。建立并完善青吴嘉三地生物多样性互学互鉴机制,开展“共话·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家园”青吴嘉生物多样性保护三地互学活动,搭建生物多样性数字博物馆、云上课堂、线上展览、慢直播等组成的宣教网络体系,使其成为展示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成效、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的重要窗口。加强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推动生物多样性科普宣教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公园、进乡村,拓宽公众获取生物多样性知识途径和渠道。2024年,嘉善碧云花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嘉善红菱稻米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成功入选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信息来源: 嘉善生态环境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