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科学施工的保障下,祥符荡创新中心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在智慧绿洲科研企业孵化中心项目现场,500余名建设者如精密运转的齿轮,在前几日的高温下坚守岗位,用汗水浇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智慧地标”。 “太阳底下的钢管少说也有50℃。”皮肤黝黑的架子工唐朝和笑着向记者展示手中被晒得发烫的钢管。作为项目外围操作架的搭建者,唐朝和每天需在铁架间攀爬往返数十次,汗水早已浸透工服,在后背洇出一片片汗渍。 据了解,智慧绿洲科研企业孵化中心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1亩,总建筑面积约14.3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作为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一期)项目的核心区域,科研企业孵化中心建成后将打造一个集科研、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和人才入驻,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助力打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为北融示范区注入新的活力。 为应对高温天气,项目部采用了“潮汐作业法”,清晨天刚亮,唐朝和所在的班组便登上脚手架,在上午10时前完成作业,下午则到3时之后再进行室外作业。“虽然辛苦,但想到这是长三角的标杆项目,心里就特别有劲。”唐朝和说。 “水管够!人丹、藿香正气水就在医务室,随取随用。”智慧绿洲科研企业孵化中心项目现场负责人严凯指着工地上的补给站介绍。为保障工人健康,项目部构建了全方位的防暑体系,除了在施工时间上“做两头、休中间”外,项目现场还准备了茶水间,午餐为工人供应咸菜汤。“咸菜汤含有钠、钾等矿物质,能够帮助身体在炎热天气中保持电解质平衡,从而增强耐热能力。”严凯解释道。 “我们这边一共有四个地块,其中三个地块目前正在进行地上结构施工,一个地块还在建设地下室,预计到今年10月,所有楼栋主体都能完成封顶。”严凯表示,明年初,项目转入外立面施工与室内精装修阶段,确保2026年8月30日如期竣工。 与此同时,在祥符荡南侧,浙大二院嘉兴医院项目也在如火如荼推进中,400多名工人正争分夺秒地赶工。 “目前有四幢楼已经顺利封顶,正在进行内部二次结构施工,还有一幢楼预计7月中旬封顶。”项目负责人冯祥军介绍道。为保障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每周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方等相关人员都会召开例会,共同商讨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施工进度节点按时完成。整个项目计划到2027年6月竣工交付。 记者从县祥符荡开发建设公司了解到,目前,北融行动方案中的重点项目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竹小汇二期主体即将完工;祥符荡科创绿谷研发总部生态修复及配套工程、示范区生态水网工程(北祥符荡段)预计8月底完工;智慧绿洲连接道路预计9月完工;创新大道、祥符荡西路(二期)、商务酒店等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