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嘉善

以“微改革”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优化” 我县两项经验做法入选全省案例
发布日期: 2025-07-18 08:44 浏览次数:
分享: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和硬招牌。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公布2025年第一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名单,我县的《变末端执法为前端服务 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提质》《推进行政执法跨域协同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两个案例成功入选。

近年来,我县始终秉持“亲商、富商、安商”的理念,以“微改革”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优化”,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没想到扫个码,部门就组团上门服务,像预约‘体检’一样方便又专业!”日前,我县一主营机动车维修业务的企业想要提质升级为二类维修企业,但面对操作流程存在困惑,企业负责人便通过“易企有约”平台预约了涉企指导服务。

企业“点餐”、政府“上餐”。接到企业的“预约订单”后,县交通局通过“易企钉”线上告知该企业监管标准,并组织服务队伍奔赴现场进行指导。更让企业心安的是,部门还指定专员“一对一”跟踪服务,为其量身定制服务方案。针对该企业现有超过200平米的主厂房与150平米的停车区域、两者功能交叉存在安全隐患的现状,工作人员根据三类机动车维修企业升级为二类维修企业技术要求,提出优化厂区功能布局、重新设置危废间、配置消防设备等安全建议。

一周后,该问题得到高效解决,顺利完成了二类维修企业的备案,企业维修经营业务更加广泛规范。“这种有温度的服务,是我们最需要的营商环境。”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不仅要让企业享受到‘点单’服务,更要让他们‘点’得方便、‘点’得全面。”县综合执法局改革协调科科长沈烨晟表示。

企业需要什么服务,政府就提供相应的指导。能够如此精准地为企业答疑解惑,得益于我县推出的“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为落实“互动治理型”执法理念,我县于去年下半年推出“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在梳理了市场监管、税务等7大领域79个高频违法风险点后,推出覆盖新能源、生命健康等10类本地主导行业服务“套餐”,供企业自主选择服务内容,填补企业对行政执法的“知识盲区”。

为满足企业全方位服务需求,我县还在县企业综合服务应用“易企办”上开发“易企有约”模块,实现线上预约、线下服务无缝衔接。依托1个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9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3个特色企服驿站,构建全域覆盖的服务网络,将“预约式”指导服务与机动车维修、医保药店、道路停车等13个执法监管“一件事”融合。截至目前,“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已指导服务企业131家,提出指导意见328条,帮助消除隐患220个,形成了“企业点单-政府服务-企业反馈”的良性循环,并在全市得到推广。

像“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这样的涉企执法服务,在嘉善不止一项。

交界地带跨越行政区域,执法机构设置不同、执法力量不同、执法标准不一,谁来管?怎么管?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县创新的行政执法跨域协同实现了打破边界同下“一盘棋”,通过形成跨域治理制度框架,发布全国首个跨区域联合监管团体标准,实现了同案同管、同案同罚、同案同纠,并创新搭建“示范区执法跨域协作应用”区块链平台,打造跨域数据共享、联合执法、集体会商等6大应用场景,实现跨省数据实时共享、协同处理。构建跨域协同执法生态链、区域执法数字化区块链、跨域贯通协同监督链“三链一体”,优化示范区法治化营商环境,该项改革还获评浙江省改革突破奖、行政执法改革“最佳实践”。

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今后,我县将持续聚焦改革创新,以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空间,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信息来源: 县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