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持续攀升,各类夏日清凉用品迎来销售旺季,从防晒喷雾、冰丝凉席到降温贴、手持小风扇等,成为消费者消暑的 “利器”。然而,在选购和使用这些产品时,潜藏的安全隐患和消费陷阱不容忽视。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特发布以下消费警示。 防晒类产品:警惕成分超标与虚假宣传 防晒用品是夏日必备,但市场上部分产品存在诸多问题。一些低价防晒霜为追求即时美白效果,违规添加重金属成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过敏、色素沉淀,甚至危害身体健康。此外,不少产品宣称 “高倍防晒、12 小时持久防护”,但实际检测中防晒指数与宣传严重不符,无法达到有效防晒效果,可能导致使用者晒伤。 消费者选购时,应选择正规渠道销售、有明确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成分表的产品,优先选择标注 “妆字号” 或 “特字号” 的防晒品。使用前可在耳后进行皮肤测试,确认无过敏反应后再大面积使用。同时,不要轻信过度夸张的宣传,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防晒指数的产品,并注意及时补涂。 降温类用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降温喷雾、冰垫等降温用品在夏日深受青睐,但使用不当易引发安全风险。部分降温喷雾含有丙烷、丁烷等易燃成分,遇到明火或高温易发生爆炸,此前就有消费者在车内使用降温喷雾后,因车内温度过高引发意外的案例。而一些劣质冰垫采用不合格的密封材料,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液现象,其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刺激皮肤。 使用降温喷雾时,要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避免直接喷洒在皮肤和衣物上,更不能在密闭空间大量使用。购买冰垫时,应选择材质厚实、密封良好的产品,避免尖锐物品刺破,若发现漏液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清洗接触部位。 电器类清凉用品:注重质量与用电安全 手持小风扇、桌面冷风机等电器类清凉用品,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带来用电隐患。一些三无产品未经过安全认证,电路设计不合理,容易出现短路、漏电等问题,引发触电事故或火灾。此外,部分小风扇的扇叶材质脆弱,高速旋转时若被碰撞,可能碎裂伤人。 选购时,要认准 3C 认证标志,检查产品的电源线、插头是否完好,避免购买外观粗糙、做工简陋的产品。使用过程中,不要长时间连续运转,防止电机过热损坏。同时,要将电器放在平稳的地方,避免儿童触碰玩耍,使用后及时断开电源。 凉席类用品:警惕甲醛超标与材质陷阱 凉席是夏日床上降温的常用品,但部分产品存在甲醛超标问题。一些厂家为使凉席保持平整、色泽鲜艳,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过量甲醛进行处理,消费者使用时会吸入甲醛气体,危害呼吸系统健康。另外,市场上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用普通化纤材料冒充冰丝、竹纤维等优质材质,不仅降温效果差,还可能因透气性差引发皮肤不适。 购买凉席后,最好先进行清洗晾晒,通过通风散除可能存在的甲醛等有害物质。选择时,可闻一下是否有刺激性气味,优质凉席通常气味清淡;触摸感受材质,冰丝凉席手感顺滑,竹纤维凉席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 夏日清凉用品虽能带来一时舒爽,但安全与健康始终是首要考量。消费者在选购时务必擦亮双眼,提高警惕,仔细查看产品资质,不贪图便宜购买劣质产品。如遇消费纠纷或发现问题产品,可登录全国12315或及时拨打热线12345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夏日消暑既清凉又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