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通过引入4家专业公司,搭建智慧指挥平台实现家宴中心食品安全数字化管控,创新打造“嘉善同飨共富宴”区域品牌,推动农村家宴从“单一服务”向“全链产业”跃升。上半年,全县开展家宴1783场、服务21.7万人次,各类相关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 一、全链条织密安全网,筑牢家宴风险防线 一是规范体系全覆盖。修订出台《嘉善县农村家宴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明确农村家宴中心场所建设、运行管理要求和服务要求等共7大项、36小项规范,对全县农村家宴中心建设、日常管理维护及各类服务起到指导性作用。同步实施《嘉善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全流程管理办法》,通过线上平台提交备案后,根据家宴举办的规模,由相关人员审核菜单,结合现场情况,在24小时内完成初审。建立食材来源必查、操作过程必查、留样登记必查的“三必查”机制,从源头堵住安全漏洞。 二是智慧监管全链条。搭建嘉善县农村家宴智慧指挥平台,逐步整合全县71家“阳光厨房”数据,7月底全县预计将有46家家宴中心实现实时AI监管。开发“线上巡查+线下指导”双轨系统。系统自动抓拍未戴口罩、生熟混放等违规行为,实现食材溯源、加工留样、餐具消毒等环节全流程数字化管控。2025年累计预警处置问题358次,线下核查效率提升50%。 三是风险兜底全方位。全县9个镇(街道)分别为辖区71家家宴中心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实现食安险全覆盖。共计投入4.2万元,保额共2400万元,与相关保险公司建立快速理赔通道,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联合人社部门为临工单日80万元意外伤害保险,覆盖从业人员1900人次,为参与农村家宴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份额外的保障。 二、全流程服务一站式,打造便民惠民标杆 一是专业团队立体化管理。引入嘉兴智汇、嘉善膳品汇等4家专业公司托管运营46个家宴中心,派驻专职管家提供标准化服务。建立“物业24小时响应”机制,保障设施设备100%完好率。联合村社协管员开展日常巡查,形成“专业公司运营+物业即时维护+基层协同监督”的三方管理体系。上半年指导家宴服务1783场次,2.19万桌,服务21.7万人。 二是厨师评价动态化激励。建立《嘉善县农村家宴厨师服务评价体系》,开发“乡厨评价APP”,构建食品安全工作管理、烹饪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与沟通、卫生操作规范四大维度评分体系,依据评分动态发布星级厨师榜并对未评级厨师有针对性得加强培训指导。 三是数字平台集成化服务。升级“膳品汇家宴”农村家宴预约平台,设定“宴会中心预定”“乡厨预约”“食材选购”“红白喜事服务”“评价反馈”等功能模块,提供集中配送、个性点餐、移动厨房、送餐上门等个性服务,开辟了为群众提供选菜、选址、选厨、配菜及相关配套“一条龙”服务。截至目前,已为257场家宴提供“一条龙”服务,相关产值923万元,为东家节省费用134万元。 三、全维度拓展共富路,激活乡村经济引擎 一是村企合作创新模式。在罗星街道、天凝镇、姚庄镇等率先推行“专业公司托管+村社协同”机制,对全县46家农村家宴中心进行产业化运作。通过镇(街道)给予运行公司一定的服务费,确保家宴中心正常运行。其余25个家宴中心依然由村(社区)自行承担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今年上半年,专业化公司共承接家宴335场,11052桌次,服务110520人,产值约2千多万元。 二是品牌矩阵特色发展。打造“嘉善同飨共富宴”区域母品牌,培育九大镇街特色子品牌,各镇(街道)结合本土地域特色开展菜品研发,品牌推广。姚庄镇“幸福桃宴”研发黄桃八宝鸭等菜品,干窑镇“范泾窑宴”传承古法焖缸肉工艺,惠民街道“四季果宴”创新草莓咕咾肉。通过不断开发特色菜品,不断吸引村民到家宴中心举办宴会。2025年特色宴席订单占比达38%。 三是产业融合多维增收。向鑫峰村合作社、范东粮油果蔬合作社等各个合作社直采本地品牌农产品,如罗星三金大米、秋葵、小番茄、干窑邮政大米、姚庄锦绣黄桃、河虾、白水鱼、六塔鳖等,共计300余万元。探索餐饮服务联农带农新路径,农户在业余时间通过参与家宴帮工即可实现增收。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家宴产业链已吸纳灵活就业1900余人次,县域外各地临工就业600人次。
|